对气象微博未来应用及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7-07-19 07:46车召贵陈石定向立莉刘翔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9期
关键词:应用发展

车召贵+陈石定+向立莉+刘翔

摘 要:近几年来,虽然气象微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目前仍然还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将会影响到气象微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微博的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在利用微博开展气象服务工作时有着较大的优势,大力发展气象微博是十分必要的。现就气象微博未来的应用及发展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气象微博; 应用; 发展

1、引言

微博(Weibo),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也即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关注机制分为可单向、可双向两种。由于微博具有便捷性、原创性、草根性等诸多特性,深受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喜爱,自出现后,用户数呈现 “爆发”式增长,并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博的兴起和诸多特性,同样也引起了我国气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1年8月,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下发了《关于做好微博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气减函【2011】112号),要求各单位应充分认识做好微博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把微博打造成为气象预警信息传播、部门信息公开、收集公众需求、树立良好形象的全新平台,使微博气象服务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气象微博的现状

2.1取得的成绩

自开展微博气象服务后,全国各地的气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在腾讯、新浪两大网站上注册开通,经过近6年的努力,这些气象微博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至目前,气象机构仅在新浪微博开设的认证微博总数就有1317个,粉丝数近千万。省级以上气象部门均已实现了通过微博与公众互动。微博气象服务的内容主要涉及为公众分析气象疑惑、普及气象知识、便民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灾预警等。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形成了全国一体化的气象信息微博发布体系,这也是全国首个全系统微博群组。部分省份也在新浪上组建了各自的省级气象微博矩阵,如江苏气象就建起了气象微博集群化信息发布平台,这个平台包括了1个省级、13个地市级以及62个县级共76家微博。一批传播力、互动力、影响力高的气象政务微博正成为气象工作的“助推器”,气象服务的“传播手”。2016年12月16日,在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新浪微博主办,北京气象新视野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微博天气通协办的首届气象微博影响力研讨会上,深圳天气、气象北京、中国气象局获得最具影响力奖,广州天气、江苏气象、中央气象台获得最佳内容奖,中国天气、广东天气、南京气象获最佳互动奖,龙江气象、海口市气象台、东莞天气获最快进步奖。

2.2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来,虽然气象微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目前仍然还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将会影响到气象微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还存在着较多“形式微博”、“应付性微博”。这些微博大致存在著①发布数量少。有的几天甚至几周才发一条信息,发布总数有的至今还不足千条;②发布内容单一。主要只发布一些短期预报和预警信息;③发布形式单一。发布信息时主要以官文为主,不走轻松活泼的亲民路线,没有“新、趣、奇”的特点,不能吸引眼球;④与粉丝互动少。对粉丝的留言基本上采取的是不关注、不交流、不回复的“三不”政策等特点。在今天这个微博、微信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使得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而且也使得气象部门在社会上的形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个人微博与官方气象微博混为一体。如新浪加“V”的“天气预报”微博就属于个人微博,如今已拥有粉丝49万之多;“北京气象”的微博也属于个人微博,而不是属于北京市气象局的官方微博等。这些个人微博同样发布着气象信息,可以想象他们发布气象信息的准确性是很难得到保证的。这种现象的存在会误导粉丝,使得气象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也会受到影响。

以上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微博的影响力具有两面性。传统媒体如短信、声讯、电视、电台、报纸、网站等是一对多的线性传播,而微博的传播方式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传播,并且能够轻松实现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兼容,是一种裂变传播和双向传播。微博的这种传播特点就决定了气象微博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天气预报准了,服务到位了,其正面影响就毋庸置疑了,但如果预报错了,服务稍有不慎,其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因此一个错误的预报信息远比一个正确的预报信息更受关注,更容易得到板砖,所以很多官方气象微博在开通之前就处在极度矛盾之中,既希望提高微博的影响力、关注度,又怕被关注、被炒作,尤其是预报不准、有难度的时候。

二是对现有的盈利项目形成了冲击。原有面向公众的气象手机短信、声讯等气象信息是有偿的,而目前气象微博发布的气象信息则是完全免费的。气象微博的出现,不可避免的会使许多原来定制气象手机短信、声讯等的用户退掉订单,转而选择免费的气象微博服务,这样原有的盈利项目就会逐渐萎缩,盈利也会越来越少。由于怕影响到单位创收,气象微博在发布气象信息时就不显得那么大方了,一些本可以提供的精细化预报、临近预报或粉丝特别关注的预报内容一般都不会及时提供。

三是微博的盈利前景不明。从微博诞生以来,盈利问题就一直被认为是微博生存发展的最大挑战。即使是微博客的鼻祖-Twitter,目前也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作为国内微博产品领跑者的新浪微博,其相关负责人认为:“现阶段新浪微博的主要任务还是满足网友的需求,吸引人群,留住用户。至于新浪微博的盈利模式,现在还在探索当中”。应该说,这种想法代表了国内微博产品未来商业模式发展趋势上的一种潜在心态。如果气象微博未来的盈利能力补偿不了对气象手机短信、声讯等信息创收的冲击,将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是缺乏应有的重视。由于上述等原因,使得气象微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重视。主要体现在①缺乏绩效考核机制。对气象微博发布的信息、进行的互动、开展的活动等情况没有严格的要求,微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的好与坏没有差别,导致大家工作积极性不高。②缺乏高素质的维护队伍。目前大部分气象微博的维护人员都是兼职的,他们大多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文字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还只满足于能发微博。在这种情况下,气象微博的质量和影响力都不高。

五是微信和其他新闻客户端等新业务的冲击。微信等的冲击对微博的客户具有分流作用,也间接的影响了微博的发展。

六是缺乏统一的法制化管理。由于微博注册开通很简单,信息发布门槛低,官方气象用户名往往被抢注。如“北京气象”微博用户名被个人抢注后,北京市气象局很无奈的只好注册了“气象北京”这个微博用户名。究其原因还是法制管理不健全造成的。

3、发展气象微博的必要性

由于微博的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在利用微博开展气象服务工作时有着较大的优势:微博的快速发布、即时传播性、快捷分享的特点,使得气象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传播给公众,加快了气象信息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传播速度;微博的裂变传播性,使得气象信息传播量和信息传播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微博的双向传播性,使得公众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传播者和参与者,提高了公众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微博的草根性,使得气象部门可以与公众直接互动,拉近了气象部门与公众的距离。微博创新了互联网时代气象信息传播的途径,改变了气象部门参与社会管理、与公众交流互动的方式。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气象微博是十分必要的。

4、几点思考

既然发展气象微博是十分必要的,现就气象微博未来的应用及发展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4.1高度重视微博气象服务工作

4.1.1明确气象微博的目标定位

微博气象服务开展之初,气象微博的注册数量和粉丝数量都呈井喷之势增加,发展异常迅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注册数和粉丝数的增量开始减少,加之微信等新业务的冲击,有人就开始怀疑微博气象服务工作了,认为气象微博是不是该被淘汰了?筆者认为这种观点还言之尚早。气象微博粉丝增量随时间减少是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相符合的,还不能简单看作是气象微博的衰竭。微博和微信各具特点,微博属于一种交流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组建个人社区的方式向一定的群体传播信息,也可以通过关注某一账号的方式获取信息。而微信属于一种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通过公众平台、朋友圈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在开展气象服务时,它们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属于两种不同的服务渠道,同属于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高于传统模式甚至可能取而代之的新生事物,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把它们放到气象经营创收的总体规划中去思考,放到下一轮经营方式改革创新的战略高度上去规划。因为时代在变,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变,传统的经营创收方式迟早会被更新更容易被用户接受的方式所取代,而微博可能就是这些新方式中的一种。

2016年底,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首届气象微博影响力研讨会的召开,这或许给我们指明了气象微博近期的发展方向:扩大气象微博的影响力。

4.1.2加强对微博气象服务的组织和管理

将微博气象服务纳入日常业务体系,纳入到对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尤其是业务工作流程、发布和回复等工作机制;组建微博维护队伍,并对他们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设定一些指标如发布、回复、粉丝增量、开展活动等情况,尝试性的建立微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机制。

4.2进一步扩大气象微博的影响力

微博的影响力主要是由活跃度、传播力和覆盖度三大指标构成的。其中,活跃度代表每天主动发博、转发评论的有效条数;传播力与微博被转发、被评论的有效条数和有效人数相关;覆盖度的高低取决于该微博的活跃粉丝数的多少。要提高微博的影响力,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4.2.1做到信息及时更新、常态发布、保持一条稳定的信息流

气象信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正常的天气变化还是各种突发性天气、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个气象微博如果不及时更新,几天才发一条信息,或者较长时间不登陆、不上线,没有新内容,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因此及时更新、常态发布、保持一条稳定的信息流是非常重要的。

4.2.2做到信息内容多样化

目前气象微博的内容还比较单一,主要还只是发布一些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这些最基本的信息虽然是公众最为需要的,但对宣传气象工作、普及气象知识、提高公众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积极性来说还是不够的。我们应开发更多的气象微博的栏目,如江苏气象微博就以发布全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为主,同时还设有生活气象、实况聚焦、空气质量预报、苏苏说天气、男神报天气等共18个栏目。此外还应适时转发其它微博,如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全国天气形势,同城的热点微博等,以丰富微博的内容,只有这样,才会更为人们关注,从而实现更好的传播目的。

4.2.3做到信息形式新颖

除微博的内容外,微博的表现手法也是吸引粉丝、引发互动、实现转发的关键所在,“新、奇、趣”是关注热点。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的使用者更加年轻化。为了达到更好沟通的目的,气象微博应该增加亲和力,适当采用更为生活化的语言进行信息传播。此外,发布微博时还应尽量多配图片、视频,以增加视角效果,吸引粉丝的眼球。

4.2.4与网友间更好的互动

微博的发布与回复是微博维护的两大基本任务之一,只发布微博信息,不开展回复、与网友互动的微博必然是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和生命力,也达不到解惑答疑、引导舆论的目的。因此,要高度重视微博的回复工作,适时开展与网友进行良性互动。此外,在与网友互动时,还应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工作,对重大敏感信息需做到及时通报、快速沟通、妥善处置。从目前来看,只要气象部门的解释是诚恳实在、合乎情理的,网友一般都是会理解信任的。

4.2.5适时开展“微传播”活动

“微传播”主要是指“微直播”、“微访谈”等活动。“微直播”是指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参与到突发事件或公共事件的直播,及时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追蹤天气过程是气象部门利用微博渠道开展气象服务“微直播”最贴切的一种服务产品。在热带气旋、暴雨等天气过程影响时,如果微博小编亲临受影响地区实时发布现场图片,包括当地天气情况,民众防御等的图片和视频,实现天气过程的实时“直播”,将会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到天气系统移动和影响的全过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提前做好防御措施。由于“微直播”的实时性、现场感和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形成了一种裂变式和发射状的信息传播,有利于增加新粉丝和提高气象微博的影响力。

“微访谈”是建立在微博平台基础上的文字访谈类产品。“微访谈”搭建了嘉宾与公众之间较为公开和透明的信息平台,由普通网友直面嘉宾进行访谈,发现和捕捉到公众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开放式的话语环境。“微访谈”开放性带来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共享性。网友在自己参与的同时还能在访谈页面点击“推荐给朋友”和“邀请朋友参与”。把好的访谈分享给自己身边的朋友,“微访谈”这种及时分享的功能使其影响力得以有机会呈几何级数增加。

4.2.6加强气象微博群组或矩阵的建设

目前已形成了全国一体化的气象信息微博发布体系,部分省份已形成了省级的气象微博矩阵。微博群组或矩阵的形成可以大大增加粉丝的数量,并能加快微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覆盖率。气象部门应依托天气网和各省天气网,依托全国气象台站的地方资源优势,依托全国各级台站气象员工的联动,建设各级微博矩阵平台,形成全国、省、市、县(区)连成一体的覆盖率更大的微博群组。

4.3深度研发新的盈利模式

传统的气象服务模式,主要只是向公众提供预报预警,如手机短信、声讯等。在开展营销时,微博气象服务与传统的气象服务相比更具优势,它不仅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气象服务产品(如科普、养生等),而且在发布气象服务产品时还可以投放广告,具有较大的营销潜力。气象部门应该积极与微博营运商合作,深度研发气象微博的盈利模式,以解决气象微博的盈利问题。

4.4依法对个人天气微博进行监管

气象法第22条规定“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订正。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部门应该与微博运营商合作,有限抑制用个人微博发布天气预报的情况,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众的利益。

4.5及时进行总结

每隔一定时段,微博维护人员应及时对微博气象服务工作进行总结,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找准方向。在总结时,还应及时对过去所用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气象微博资料库,避免资料的重复性,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起抛砖引入之作用。我们相信随着气象部门对气象微博重要性认识的深入,一定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功能,使其成为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最有效的渠道之一。

猜你喜欢
应用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