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送孩子去美国留学非常危险

2017-07-20 10:22
新传奇 2017年20期
关键词:杨振宁留学生研究生

杨振宁:送孩子去美国留学非常危险

杨振宁表示,国内好多小学、中学的学生都被送到美国去,但是“美国的教育绝对不是比中国的中学、小学、大学的教育好”。一个中学生到美国,不管他进哪一个中学,都会有很多吸毒的同学。而背后的危险是很多把小孩送出去的中国父母没有想到的。

谈话中,对于近期清华大学女教授颜宁要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一事,杨振宁表示,自己并不认识颜宁,但是她突然跳槽一定是有着许多复杂的原因,自己并不敢猜测这些原因是什么。图为杨振宁接受采访

杨振宁现年95岁,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他曾因入籍美国让父亲抱憾终身,却在晚年毅然放弃美国国籍重返中国。今年2月,中国科学院表示,对已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近日,杨振宁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做了一场在线直播。

年轻人要对今天中国的成功有深刻认识

直播中,杨振宁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杨振宁称,自己是1945年考取了清华大学第六届留美公费,所以是1945年刚一抗战结束,就从昆明经过印度,经过地中海,大西洋到美国去的。

他说自己常会反思,为什么自己能够有那么快的成长速度。他说,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系,中国文化传统对于读书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在很困难的抗战情况下,居然还搞了西南联大这样的学校,所以自己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里头好的点,对他有很深的影响。

接着他还说,现年已95岁的他,知道中国人怎么被外国人欺负,怎么被外国人看不起的,这些经验都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而今天的年轻人没有这些经验,一方面是幸运的,可从长远来说,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就会不够深刻。如何让现在的年轻人对今天中国的成功,有更深的历史的认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美国教育绝对不比中国好

目前各地高校希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被问及目前中美教育差距到底在哪时,杨振宁答说:“我觉得整个中国目前的家长也好,教育家也好,也可以说弥漫在中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觉得美国的中小学好。”

他说,国内好多小学、中学的学生都被送到美国去,“家里倾家荡产把这个小孩送去,就是因为他们没懂,美国的教育绝对不是比中国的中学、小学、大学的教育好”。

一个比较好的学生,比如80分的学生,他如果能够考进中国一个比较好的大学,在这个学校念四年得了学士学位,再送到美国去念研究生,这是一生最容易成功的路径。他自己就是这样,本科硕士都是在西南联大,这些经历给他打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杨振宁认为,美国的社会是一个放纵的社会,好处是它容易促进一个人个性的发展,可是走得太极端了。一个中学生到美国,不管他进哪一个中学,都会有很多吸毒的同学。年轻人受了这些同学的影响,可能堕落,而且这个堕落是一下掉下去,就回不来的事情,这种危险是很多把小孩送出去的中国父母没有想到的。

美国太放任,有没有好处呢?杨振宁认为是有的,非常聪明的,90分以上的小孩在美国占便宜,因为他不需要规规矩矩念书,他自己就都可以吸收进去,尤其最聪明的人在美国容易发展。

赴美留学不一定大有作为

“我一辈子也就带了十几个博士生”,当被问到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的导学关系之间的差异时,杨振宁这样说。

他指出,国内跟国外大学的教授、导师之间的交流情况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因为美国不同的学校,导学关系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教授对与学生交流所持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说,美国的教授博导们相较之于中国的教授导师来说,并不存在更为普遍明显地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倾向和动机。

哈佛大学有一位30岁左右的理论物理学家,年轻有为锋芒毕露。他就是一位很少去办公室,很少去跟学生交流的导师——学生想要跟他交流还得排队。但是因为他的名气大,哈佛的名气也大,很多优秀的研究生都往他那里跑,而且他回答效率也非常高,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给你最准确的指出问题根源。总的来说,美国的导学关系大多取决于导师自身,学校不会刻意插手管这些。

杨振宁说:“过去在西南联大的时代,学生交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式,我们可能随时随地会展开讨论——比如吃饭、喝茶的时候。尽管讨论的大多是课程问题,但像世界大事、历史、文学、艺术等内容我们也有涉及。如今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也诞生了很多像调查、实践、走访等交流形式。可以说以往的学术交流比较单纯直接,而现在则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很难讲二者孰优孰劣,但它们对于每个人学术认知产生的启发作用,我想是一样的。”

“如今全世界研究生得到博士学位所需要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曾经,搞理论的两年三年就能拿到学位,做实验的可能需要三到四年。而现在很多博士七年八年的时间才能毕业。美国这种情况更甚于我国,我们的研究生比同时代的美国人、还有过去的研究生都有更大的压力。”

中国留学生在美“闯祸”不断引发深思

杨振宁的担心不无道理,目前随着生活条件变好,低龄学子出国读书的监护和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令人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并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根据留学移民机构金吉列发布的《2014年度留学行业资料报告》,中学及中学以下的小留学生人数已占总留学人数的16%。

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适应美国生活,选择在中学甚至小学就送孩子来读书。但因为家长无法陪同,多数只能将孩子托给寄宿家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状态、成长危机等不甚了解。而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从家长的束缚中松开来,缺少自控能力的学生很容易走上歪路,酿成悲剧。

因为缺乏监管,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麻烦事”已经并不鲜见。

今年2月洛杉矶地区还“电视直播”一场警车高速追车的事件,一辆白色宝马在高速上飙车,警方追逐了40多分钟,最后通过撞车围堵方式才将其强行拦下。车上的两男一女也均为中国留学生,其中驾驶人周某刚满18岁。2014年8月,19岁的一名中国戴姓女留学生在入读大学前夕,在寓所内饮酒过量而死,尽管根据美国法律,21岁以下的年轻人禁止在公共场所饮酒或者酗酒。

(《人民日报》2017.5.11、新华社2017.4.17等)

猜你喜欢
杨振宁留学生研究生
杨振宁百岁生日,我们欠他一个道歉
百岁杨振宁的长寿秘诀
杨振宁:苍老灵魂重回青春的欢喜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杨振宁的放弃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