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教科书满意水平调查

2017-07-20 16:38王启龙黄云
职教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语文

王启龙+黄云

摘要:通过z省11个地市的398名中职语文教师在物理属性、结构属性、内容属性和习题属性等四个维度满意水平的调查发现,教师对于目前使用的《语文》教科书总体满意水平较为积极,对于3个版本教科书在各个维度以及总体满意水平略有差异,教师对B版的满意水平最低,A与C版满意水平较为相近。教师的年龄、职称和周教学时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A版教科书的满意水平。教师对教科书的满意水平一方面反应了其对教科书编写质量的反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对教科书的解读能力。教师应灵活地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从理解大纲,理解教材和理解学生三个角度,提高对教科书解读和使用能力,发挥教科书的对话功用,实现教科书的合理使用,最终提升教科书的育人效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满意水平;教师;语文

作为学校教学中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材料.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的编写质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作为主要使用者的教师,拥有评价教科书质量的绝对话语权。教师对教科书的评价可以用“满意水平”来呈现,即教师作为教科书的使用者,将教科书呈现的课程内容与自己预期期望相比较,衡量课程内容是否满足课程目标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因满足而高兴或是因未满足而失望的一种感受。调查教师对教科书的满意水平,既是教科书编写者获取用户使用感受从而不断完善编写质量的切实需要,同时也可以加深教师对教科书的理解,促进其教学策略的不断优化。语文课程作为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的核心和关键,承担着传播中国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等多项使命。尤其是在越来越重视职业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的今天,语文知识的传播与文化力量的传承也被提上了新的高度。为此,本文针对z省11个地市的中职学校教师进行了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的满意水平调查,从不同维度比较不同版本教科书之间的优势与弱势,以期为教科书的修订与教师教学策略的完善提供借鉴。

一、研究工具与方法

(一)研究工具

为了研究教师对教科书满意水平状况,我们在综合考察了一些有关教科书评价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职《语文》教科书的具体特点,确定出影响教师对教科书满意水平的因素,编制了《中职语文教师教科书满意水平问卷》,结构如下:

1.物理属性:包含封面、装订、纸张、尺寸、印刷、字号,共计6项题目:

2.结构属性:包含文章体裁、文言文比例、年代分布、作者国籍、性别比例、单元主题、顺序编排,共计7项题目:

3.内容属性,包含选文与单元主题一致性、经典性、生活性、趣味性、排列顺序、篇幅长短、阅读难度等,共计11项题目;

4.习题属性,包含习题的数量、难度、层次性、趣味性、实用性、互动性等,共计8项题目。

其中四个层面的属性分别取其维度下不同题项的均值计算所得,总体满意水平取32项题目的均值计算所得。问卷进行整理输入后,采用Excel及SPSS22.0作为量表的数据处理工具。经检验本次调查所使用问卷中32项测试题目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18,大于0.6,表明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取样方法

本研究以Z省所辖市县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为测量的研究总体,运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依照z省各地市职业学校数量,每市随机选取大约1/4的样本学校。每一个样本学校选择2-3名语文教师,总计选取语文教师398人。本次调查主要涉及A、B和C三个出版社的教科书,其中A版教科书为z省实验版教科书,也是本文着重分析对象。样本中使用A版的比例占30.15%,略低于B版(31.41%)和C版(38.44%)。样本教师的基本描述性特征详见表1。总体而言,本次研究取样较为均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满意水平描述

如表2所示,本次抽样调查中,在整体满意水平上,样本教师对于A版教科书总体满意水平较高,而B版在各维度属性与整体满意水平上都相对偏低,尤其表现在习题属性上的满意水平为3.06,仅达到中等满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总体满意水平上,A与C版较为相近,在物理属性、结构属性上A略优于C,在内容属性和习题属性上C略优于A。

(二)不同版本差异检验

为检验语文教师对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满意水平的差别程度,尤其是比较实验版教科书与另两本教科书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就A和B、A和C版本教科书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教师对A和B教科书在“单元知识的集中度”等8个维度的满意水平上有显著差异:而A和C版教科书在“文言文比例适切性”等8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

1.A版和B版满意水平比较。在对A、B两版教科书的32项评价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时.发现表3所呈现的8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其中“课文知识集中度”一项,F值的显著性为0.198>0.05,说明拒绝方差相等的假设,此时采用T检验,其中T值为2.247,显著性为0.032<0.05,说明两版在此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课文目标清晰度”、“练习题目生活性”与“练习题目互动性”同理。“课文主题一致性”一项F值的显著性为0.015,说明接受方差相等的假设,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课文导语趣味性”“练习题目趣味性”和“练习题目参与性”三项同理。另,所有检验的T值均为正数,表明A版在8个维度上都显著高于B版。

A、B两版存在显著性差异维度的均值如图1所示,其中A版在各维度上都显著优于B版,B版在练习题目趣味性、生活性、参与性与互动性四个维度上的均值均低于3分,说明其习题属性亟待进一步加强。同时两者在8个维度上的分数走势曲线基本一致,与练习题目有关的维度分数均不高.两版本教科书在习题属性方面均需进一步提升(见图1)。

2_A版和C版满意水平比较。在对A和C两版教科书的32项评价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时.发现表4所呈现的8个维度上,满意水平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其中“文言文比例适切性”一项拒绝方差相等的假设,在T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各项均接受方差相等的假设,在F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文言文比例适切性”、“课文顺序合理性”、“课文篇幅适切性”与“题目难度适切性”T值为负数,表明A版在此4个维度上显著低于C版,其余4个维度則显著高于C版。

总体而言,A版与C版之间的均值落差不大,基本都在0.3左右,但从走势可以看出,二者在课文篇幅和课文顺序的编排上优势较为突出,在练习题目的编排上.与前述分析结果一致,需要进一步提升。值得说明的是,A版在文言文比例、课文顺序、课文篇幅与题目难度的编排上,仍然需要向C版进行经验借鉴(见图2)。

(三)A版教科书满意水平

如前所述,语文教师对新A版实验教科书的满意水平较为理想,但如果按性别、学历、年龄等自变量将教师划分为不同群体,在四个一级维度以及各个子维度上不同群体对教科书的满意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哪些群体表现出不同的评价水平?则是本文研究的另一重要内容。

本研究提取使用新教材的120个样本进行人口统计学资料与32项题目之间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职称”和“周教学时数”这三个群体的教师在满意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代表在0.05层面上显著差异,**表示在0.01层面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如表5所示)。

1.不同年龄教师群体的满意水平差异。不同年龄的教师群体在“纸张质量”、“尺寸规格”、“印刷清晰”和“字号大小”等四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而言,五个年龄段教师对四项题目的满意水平总体呈现倒“U”形分布,即36-40岁教师对四个维度的满意水平均为最高,并且都在4.4分以上;而46岁及以上的教师四个维度给分均为最低,并且都在3.9分以下;30岁以下教师分数次低,也都在4分以下,满意水平不容乐观(见图3)。

2.不同职称教师群体的满意水平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群体在“课文来源经典性”“课文目标清晰度”“课文题材生活性”“练习题目趣味性”和“练习题目可参与性”五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而言,三个职称群体对五个维度的满意水平总体呈现正相关性,即职称越高对五个维度的满意水平就越高(如图4)。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级职称教师在“课文目标清晰度”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分均达到4分以上,其余均在4分以下,尤其是初级职称教师在“课文来源经典性”“导语趣味性”和“练习题目趣味性”三个维度上满意水平在3分以下,因此,有待探究这部分教师低满意水平的原因,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其满意水平。

3.不同周教学时数教师的满意水平差异。不同教学时数的教师群体在“课文来源经典性”“课文题材生活性”和“课文导语趣味性”等三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按照周课时数划分的五个群体对三个维度的满意水平总体呈现“U”形分布,其中12-15课时的教师群体在三个维度上的满意水平均为最低。在“课文来源经典性”和“课文题材生活性”两个维度上,5-8课时的教师满意水平均为最高。在“课文导语趣味性”维度上,4课时及以下组的教师满意水平最高(如图5)。

(四)研究结论

样本教师对于三个版本《语文》教科书的总体满意水平较高,在物理属性、结构属性、内容属性和习题属性等4个维度的满意水平均偏积极。相对而言,B版各维度满意水平均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提升。A版与C版满意水平较为相近,在不同维度上各有优势。

教师对不同版本教科书各子维度的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版在“课文知识集中度”等4个内容属性维度和“练习题目趣味性”等4个习题属性维度上都显著优于B版,在“课文导语趣味性”“练习题目趣味性”“练习题目生活性”和“练习题目互动性”4个维度上显著优于C版,但是“在文言文比例”“课文顺序”“课文篇幅”与“题目难度”的编排上略逊于C版。

年龄、职称和周教学时数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教科书各维度的看法。例如,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对教科书的物理属性存在较大差异。46岁以上教师对“纸张质量”“尺寸规格”“印刷清晰”和“字号大小”等4个维度满意水平均不甚理想;在职称方面,职称级别较低的教师对“课文来源经典性”“课文目标清晰度”“课文题材生活性”“练习题目趣味性”和“练习题目可参与性”的满意水平也有很大提高的空间。

三、建议

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改革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角色需要进行新的定位.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还是课程的设计者。当下,语文教科书“一标多本”现象已不足为奇。了解新课程与教学理念,熟悉新教材.也是教师面对的新挑战。教师对教科书的满意水平一方面反应了其对教科书编写质量的反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对教科书的解读能力。实际上,无论选用哪個版本的教科书,教师都应该灵活地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注重教科书“学本”功能的发挥,才真正掌握了语文教学的关键。笔者试从提高教师教科书解读和使用能力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理解大纲,发挥教科书的对话功用

我国于2000年和2008年两次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类课程教学大纲。并于2015年再次组织编写《课程标准》,其背后正是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变化之快,以及对文化基础教育理念发生的巨大转变。虽然最新版本的《语文课程标准》尚未出台,但是我们不难通过对前两版教学大纲的分析和对职业教育总体发展态势来预估其核心的价值理念,即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对话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等等。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教材观急需由“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转变。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基于教科书的师生协商对话的过程,教科书只是教学过程中对话的载体。需要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将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以及在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和方法启迪,换句话说,要基于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适时跳出教科书,多与学生交流与对话,在平等的交互过程中实现教科书的最大功用。

(二)理解教材,实现教科书的合理使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标多本”现象已经被广泛接受,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都蕴含着编者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编排逻辑。省市教研部门以及学校教研室,应在教研活动中增加对教科书的研究和培训,编写教学辅助手册,为教师教学提供全方位的引导,帮助教师加深对教科书尤其是实验版教科书的理解。尤为要加大对年轻教师和高龄教师的辅助。关注二者对新版本教科书理念的解读和教学方式的指导。教师也要改变对自身与教科书关系的认识,从教科书的“使用者”向“二次开发者”转变,对几种版本的教科书进行对照、比较,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取长补短,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充分发挥“多本”的优势。

(三)理解学生,提升教科书的育人效用

在使用教科书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其核心追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人”,而且是一个个千差万别、个性十足、背景复杂的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需要正视这个存在。教师首先要理解学生,不仅要理解其现有的语文水平,也要理解其复杂的家庭、学习背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求。教学本身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的,“教”是为“学”服务的,因此,教师不仅自己需要解读教科书.而且更要引导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视角去理解教科书,真正发挥教科书的育人作用。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语文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