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科学教学效果

2017-07-24 14:36唐基斌李卫平
湖南教育 2017年27期
关键词:阴晴圆月亮利用

文︳唐基斌 李卫平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科学教学效果

文︳唐基斌 李卫平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参与度。这种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状态,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创设趣味课堂,激发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自控能力也相对较弱,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趣味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教学“土壤的保护”时,教师可以播放在网络资源中选择的一段充满趣味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认真记下视频中出现的动物种类,以及它们保护土壤的行为和方式。看完之后,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如此一来,学生在进入正式的课程学习之前对新知有了一定的理解,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二、改变学习方式,凸显学习主体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被动吸收的学习方式,将课堂作为学生自我展示和发挥的舞台,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学“月有阴晴圆缺”这一课,虽然月亮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学生未必会特意去留心观察月亮阴晴圆缺变化的过程。同时,因地球与月球相距甚远,学生平日即便看到月亮的变化,也无法实现清晰明朗的视觉效应。因此,教师可在授课时,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将月亮阴晴圆缺的不同状态以Flash效果演示出来。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依据课程内容,对月亮的不同变化阶段进行缩小、放大、暂停和回放等。这种直观、形象且动态变化的过程演示,不仅将繁杂的口头阐述转变为生动的画面展示,而且将遥不可及的月亮就此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对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过程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

三、营造自主环境,培养创新精神

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立自主能力,这是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只有真正关注并锻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能力,才能够从本质上帮助他们形成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成为独立自主的社会接班人做好前期准备。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教学“太阳能的利用”时,教师可以将“太阳能的利用”作为一个讨论的话题。授课之前,学生回家自主搜集与太阳能利用方式、如何利用、利用过程等相关的视频、文章或图画,并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各自初步整理之后的资料进行二次整理,各小组之间通过分享会的形式,由小组代表分享组员讨论、整理之后的成果。通过这种自主搜集资料、互动分享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主判断能力,还有效地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作者单位:永州市零陵区黄古山小学)

猜你喜欢
阴晴圆月亮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闲吟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岁月人生
时间的长度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月相表解读腕上的阴晴圆缺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