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品种黑腐病抗性试验

2017-07-24 14:58曹建琴王静顾蓉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莲座期黑腐病甘蓝

曹建琴,王静,顾蓉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甘蓝品种黑腐病抗性试验

曹建琴1,王静2,顾蓉1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甘蓝黑腐病是甘蓝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害在山西省旱塬甘蓝生产地区发生比较严重,给当地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选用15个甘蓝品种,在其不同生长期进行黑腐病抗性田间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寿阳甘蓝黑腐病的发生集中开始于结球期,不同品种抗病性差别明显,其中,夏盛65、改良优美、春天宝抗性较强,结果可为生产上预防甘蓝黑腐病发生及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甘蓝;品种;黑腐病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黑腐病是由黄单胞杆菌属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Xanthom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不仅危害甘蓝,而且对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也具有严重的危害性[2]。该病初侵染源为带菌种子和土壤中的植株病残体,该病原菌可存活2~3 a,通过灌溉水、农事操作及害虫危害传播蔓延;生长适温为25~30℃,最低温度为5℃,最高温度为39℃;耐干燥[3]。甘蓝黑腐病主要发生在结球甘蓝、球茎甘蓝、抱子甘蓝、菜花等甘蓝类蔬菜上,肥水管理不当、植株徒长、早衰等不利条件都会引起黑腐病,其主要危害叶片、球茎、叶球[4]。甘蓝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病菌从伤口和叶缘处侵入,先在叶部出现可见的小黑点并扩展成棕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出现黄色晕圈,随后病斑由叶片维管束向叶柄发展;结球后发病可使叶球松散,干燥条件下球茎黑心或呈干腐状,全部维管束变黑,田间发病严重时会造成植株大量死亡,直接影响生产效益[5]。该病在多雨年份发病较重,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气极易发病[6],为了选育高抗黑腐病的甘蓝品种,从抗性材料的筛选、病菌鉴定与分离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7-11]。而山西省旱地甘蓝生产期正值雨季,目前黑腐病已发展为山西省旱地甘蓝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12]。

山西省寿阳县是以甘蓝为主的“旱塬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该地区生产的“寿绿牌”甘蓝种植面积达2万hm2,年产量10亿kg,是全国三大优质菜供应基地之一[13]。近年来部分甘蓝生产地区多年连作,加之夏季多雨,导致黑腐病发生逐年严重,生产中迫切需要抗黑腐病的甘蓝优种。

本试验在山西省寿阳县旱塬甘蓝生产基地选择15个甘蓝品种,在其不同生长期进行黑腐病抗性田间鉴定试验,以期确定不同甘蓝品种黑腐病抗性的强弱以及发病规律,为当地甘蓝生产品种选择及黑腐病药物最适防治时间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的15个甘蓝品种名称及来源列于表1。

表1 15个甘蓝品种名称及来源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山西省寿阳县旱塬甘蓝生产基地。选取甘蓝黑腐病严重的地块进行田间种植试验,每公顷地施有机肥70 t,底肥增施过磷酸钙600 kg,翻耕耙细。畦长度10 m,宽2 m,畦高10 cm,每畦起4行小高垄,垄宽30 cm,高10 cm,小区面积为20 m2,重复3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种植25行,共计100株。在每个小区调查黑腐病的全部株数为100株。田间管理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执行[14]。

2015年4月16日小拱棚育苗,5月28日移栽定植,7月1日进行甘蓝莲座期黑腐病调查,8月2日进行甘蓝结球期黑腐病调查,8月25日进行甘蓝收获期黑腐病调查,同时进行收获。

1.3 甘蓝黑腐病分级标准、计算方法及划分标准

分级标准[15]:0级,无任何症状;1级,病斑向内扩展深度<3 mm;3级,病斑向内扩展深度<6 mm,但未出现“V”字形病斑;5级,病斑向内扩展深度<10 mm,出现明显“V”字形病斑;7级,病斑向内扩展深度<15 mm,病叶未枯死;9级,病斑向内扩展深度>15 mm,部分病叶枯死。

抗病性划分标准[16]:免疫(I),病情指数=0;高抗(HR),0<病情指数≤10;抗病(R),10<病情指数≤30;中抗(MR),30<病情指数≤50;感病(S),病情指数>50。

发病率=发病株数/总株数×100%;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9))×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莲座期抗性调查

通过对莲座期黑腐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5个品种总体发病较轻,其中,春丰、翡翠50、夏光、春秋双冠王4个品种发病率均低于5%,且病情指数均小于1;其余11个品种均无发病症状(表2)。

表2 甘蓝莲座期黑腐病田间调查结果

2.2 结球期抗性调查

通过对甘蓝结球期黑腐病调查,结果显示(表3),15个品种中,圆舞60、春天宝2个品种表现为免疫,无任何病症。有11个品种表现为高抗,其中,夏盛65发病率为8%,病情指数为3.6;春丰发病率为12%,病情指数为5.6;荷兰比久65发病率为14%,病情指数为8.7;阳关里绿发病率为2%,病情指数为0.9;海牛发病率为8%,病情指数为3.1;夏光发病率为17%,病情指数为7.0;改良优美发病率为3%,病情指数为1.7;春秋双冠王发病率为13%,病情指数为7.1;庆丰发病率为4%,病情指数为1.3;金球发病率为18%,病情指数为8.2;改良双冠王发病率为17%,病情指数为7.4。晚丰和翡翠50表现为抗病,其中,晚丰发病率为29%,病情指数为21.4;翡翠50发病率为20%,病情指数为14.7。

与莲座期相比,多数品种表现出病症,因甘蓝黑腐病常通过病株、雨水、灌溉水、农具、昆虫等传播,高温高湿、多雨、害虫猖獗等因素会加重发生[17]。

表3 甘蓝结球期黑腐病田间调查结果

2.2 收获期抗性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15个品种中,有3个品种表现为高抗,其中,夏盛65发病率为12%,病情指数为7.1;改良优美发病率为16%,病情指数为9.8;春天宝发病率为15%,病情指数为9.7。有7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其中,晚丰发病率为32%,病情指数为23.8;荷兰比久65发病率为25%,病情指数为19.4;阳关里绿发病率为18%,病情指数为15.4;海牛发病率为20%,病情指数为14.9;圆舞60发病率为5%,病情指数为2.8;庆丰发病率为22%,病情指数为15.6;改良双冠王发病率为24%,病情指数为17.8。有5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其中,春丰发病率为33%,病情指数为31.2;翡翠50发病率为39%,病情指数为35.2;夏光发病率为35%,病情指数为30.3;春秋双冠王发病率为33%,病情指数为30.8;金球发病率为34%,病情指数为30.8。

表4 甘蓝收获期黑腐病田间调查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15个甘蓝品种进行不同生育期抗黑腐病田间调查试验,结果表明,莲座期,总体发病较轻,这可能与寿阳当时气温低有关;结球期,2个品种表现为抗病,11个品种表现为高抗,2个品种表现为免疫;收获期,3个品种表现为高抗,5个品种表现为中抗,7个品种表现为抗病。这与文献[18]报道的甘蓝黑腐病莲座期到包心期最易感病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主要原因首先可能是由于此期菜青虫虫害严重,其是甘蓝黑腐病再侵染的主要媒介之一[19];其次,此期高温高湿,多雨露的天气有利于病菌侵入和病害流行[20],所以,对甘蓝黑腐病进行药物防治应重点选择在莲座期至收获期。

本试验研结果表明,当地甘蓝黑腐病的发生集中开始于结球期,不同品种抗病性差别明显,其中,夏盛65、改良优美、春天宝抗性较强,结果可为生产上预防黑腐病发生及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1]李树德.中国主要蔬菜抗病育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598-608.

[2]崔瑞峰,孙九光,张光星.甘蓝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J].北方园艺,2008(6):201-203.

[3]郭群英.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的综合防治[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2(4):38-39.

[4]刘春华,王秀岩,王金玲,等.黑龙江省甘蓝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6(l0):98-99.

[5]张云霞.甘蓝苗期黑腐病抗性鉴定及抗病相关机理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4.

[6]朱启学.高山甘蓝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0(4):15-16.

[7]蔡岳松,童南奎,曲竹蓉.甘蓝品种(系)对芜菁花叶病毒和甘蓝黑腐病的抗性鉴定[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0,12(3):19-21.

[8]黄德芬,李成琼,司军,等.甘蓝抗黑腐病离体鉴定方法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8):5-9.

[9]龚静,朱玉英,吴晓光.甘蓝黑腐病抗性材料筛选及接种方法的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1(4):87.

[10]李秀英,宋继昌.高海拔冷凉地区甘蓝黑腐病及软腐病的识别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5(14):128-129.

[11]张黎黎,刘玉梅,田自华,等.十字花科蔬菜抗黑腐病育种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12,39(9):1727-1738.

[12]刘恩科,张冬梅,韩彦龙.冷凉区旱地甘蓝“一优三保”综合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0),89-91.

[13]弓秀琴,孟晓明.论寿阳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4):30-32.

[14]郭尚,田如霞.阳曲县旱塬甘蓝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85-87.

[15]程伯瑛,武永慧,王翠仙,等.惠丰甘蓝对黑腐病的抗性鉴定研究[J].北方园艺,2002(6):48-49.

[16]李树德.中国主要蔬菜抗病育种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691-694.

[17]梁元凯,夏正丽,刘润安.甘蓝黑腐病识别与综合防控技术[J].西北园艺,2016(1):43-44.

[18]吴志刚,宋明.甘蓝黑腐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4(12):25.

[19]王元珪,王述彬.花菜、甘蓝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89(11):30-31.

[20]司凤举,司越.甘蓝类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7(10):19-20.

Resistance Test of Blackrot of Cabbage Varieties

CAOJianqin1,WANGJing2,GURong1
(1.Shanxi Academy ofA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 030031,China;2.Institute ofVegetables,Shanxi Academy ofA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 030031,China)

Cabbage blackrot disease is one of the main diseases of cabbage,in recent years,this disease isserious in Shanxi province Hanyuan cabbage production base in some areas du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serious year by year,which causes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to local farmers.In this study,15 cabbage varieti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resistance to blackrot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cal cabbage blackrot disease occurrence mainly started in the heading stage,the resistance disease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among them,Xiasheng 65,Gailianyoumei and Chuntianbao had strong resistance to blackrot disease.The result will provide the basis for selection ofprevention production varieties.

cabbage;variety;blackrot disease

S436.35

:A

:1002-2481(2017)07-1153-04

10.3969/j.issn.1002-2481.2017.07.28

2017-03-03

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201604D131043)

曹建琴(1974-),女,山西大同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莲座期黑腐病甘蓝
甘蓝家族中的“颜值担当”——羽衣甘蓝
菜花黑腐病如何防治
宜宾烟区烤烟根黑腐病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
保护地胡萝卜黑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大白菜干烧心病防治试验
变色的紫甘蓝
大白菜花芽分化及抽薹过程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
白菜心也要洗
耐热早秋甘蓝润夏一号栽培技术
高海拔冷凉地区甘蓝黑腐病及软腐病的识别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