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伦伦博士 越古穿今 别致传承

2017-07-24 16:15叶宏程晨李朝炎
今日华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演奏家古筝音乐会

叶宏+程晨+李朝炎

她,天赋異禀,生於古箏世家,坚持以勤为本

她,荟萃群芳,音韻随妙指而出,缓缓直抵人心

她,桃李遍佈全球,化音乐为桥樑,穿越古今中外

她就是邹伦伦博士,是殿堂级古筝演奏家

是弘扬国粹文化的使者

荟萃群芳 筝耀五洲

在见邹伦伦博士之前,脑海中弹奏古筝的女子,都带着一股不沾染凡尘的遗世独立气质。待到会面交谈,内心卻不止一次被感慨所佔据:这绝对是一位被才华所掩盖的女中音。

当天,邹伦伦博士身着白色中式改良款裙装,梳着整齐利落的马尾,幹练而不失精緻,眉宇间肆溢着古韻典雅,虽因时间关係未能现场聆听天籁弦乐,卻有幸享受了一场乾净、浑厚而又温柔的唤醒“听觉之旅”。

众所周知,高音可锤炼,中音属稀世,低沉、婉转妩媚而动人心弦的中音更被奉为珍品,是最能轻易接近灵魂的介质,可抚慰听者的心灵,会让人慢慢的“上瘾”。但相比於女中音,邹伦伦博士那林籁泉韻般的古筝音,更是璀璨难敌。

邹伦伦博士以优美而绚烂的演奏风格闻名,她的演奏极具感染力和夺人心魄的魅力;她的专业领域涉猎音乐创作、教授、演出等诸多方面;她的足跡踏遍世界顶尖级舞台;她的听众包罗政治名人、社会名流;她是殿堂级古筝演奏家,更是促进古筝文化传播的先锋。

她生长於古筝世家,是家中第四代古筝传人,自小耳濡目染,四岁开始学习古筝,至七岁便已开始登台表演。从小入读瀋阳音乐学院附中並接受专业的音乐教育。十八岁以优異的成绩进入瀋阳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本科,师承赵玉齐、曹正、吕殿生、张景霞、阎俐等,四年後以最高荣誉出师毕业。

1994年,大学毕业後,邹伦伦博士便受邀请前往纽西兰威灵顿大学,同时担任该大学东方音乐系特约讲师,也因此开启了她的古筝海外教育事业,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学习中国音乐的学生和华侨子弟,期间亦受邀为纽西兰博物馆举行中纽友好联谊进行会演和宣传,让更多的海外人士领略到来自国乐文化的魅力。

据介绍:1997年,邹伦伦博士获纽西兰总督邀请代表亚洲艺术家出席亚洲艺术节开幕礼並担任表演嘉宾;1998年,留澳期间与著名琵琶演奏家Dr.刘璐璐和著名二胡演奏家Dr.刘莹共同创立乐队“国乐三姐妹”,开始探索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音乐文化融合的道路;1999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澳洲,她被中国大使馆特邀为首要表演嘉宾。

2003年1月18日,邹伦伦博士将古典与现代音乐会形式完美融合,在香港理工大学综艺馆成功举办了“一轮明月古筝演奏会”,轰动全港。2004年受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邀请参加澳门回归五周年庆典並担任表演嘉宾。

2013年6月30日,她在香港演艺学院与国际二胡大师果敢携手,成功举办了备受香港各界高度讚誉的“穿越古筝二胡音乐会”,有力促进了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播,被誉为“近代最富有感染力”的女音乐家。2014年2月8日在澳洲悉尼歌剧院与“国乐三姐妹”共同举办了“穿越悉尼”音乐会,成为当地华人传扬中国文化的典范。2015年9月23日,邹伦伦博士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荣获“第四届世界傑出华人艺术家大奖”的乐器演奏家。

时光缱绻,邹伦伦博士多年的自我要求以及演奏积累,为她带来了无数的奖项与荣誉,而她在与古筝音乐结伴前行的道路上,也愈走愈远,愈走愈坚定。

弦凝指舞 所向披靡

回望2003年,香港理工大学的成功会演让邹伦伦博士与香港结下了深厚缘分,也提升了她对於传统艺术文化的认知以及使命感。同年8月SARS疫情解除之後,她正式开启了在香港的古筝音乐之旅。

2004年12月,她便在香港成立了“邹伦伦博士古筝学院”,並率先开启网络教学模式;2006年创办“香港国际音乐艺术学院”,並於2008年亲率学生参加了在中国葫芦岛举行的大型古筝演奏会,並创下了“新吉尼斯纪录大奖”。

据了解,邹伦伦博士古筝学院是由专业演奏家组成的教学团队,他们不仅拥有超高的演奏素养及演出经验,同时教学经验也相当丰富。她与其团队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独特教学方法,言简意赅地帮助学生们在短时期内掌握演奏的要领。

学院以古筝教学为主,並设立有琵琶、二胡、古琴、小提琴、大提琴、贝斯、长笛及音乐理论等课程,香港学院同时还外设有外派教师业务,为各类学校外派教师进行定期辅导,也可通过Skype等多种途径进行网络远距离授课。

除此之外,学院会给学生提供世界一流的乐器及配件,在此所有乐器都是经由专业演奏家设计並製作,对於音色、用料、做工都具有严格的把控和保障,极具购买和收藏价值。学院也拥有自己的古筝乐团,经常举办诸如音乐会、音乐比赛、艺术交流、学术讨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舞台实践机会,今年年初举办的首届“世界音乐大赛”吸引了众多两岸四地、海外优秀音乐人才参加。

邹伦伦博士坦言,她所教授的学生基本毫无悬念的是音乐比赛的夺冠种子选手,她的学生不仅古筝好,学习也是名列前茅。他们因为学习古筝而更具定力与专注力,看着这些新生代完美的承接了她所致力传达的爱与热情,也是最令她欣慰的事情。

在採访中,我们获悉如今的邹伦伦博士身兼多职,她是古筝学院的院长及文艺轩艺术总监;她也是香港国际音乐艺术学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她还是乐队“国乐三姐妹”的创办人及艺术总监。在完成这些诸多行政身份的同时,她还坚持从事着音乐的製作与创新,也亲自进行授课和各地的表演工作。

在我们看来,在快节奏的当下能幹好一件事情已非易事,但她卻能遊刃有餘,始终以十二分饱满的精神进行着多种角色的切换,实在令人好奇,当我们追问她诀窍之时,她卻以那好听的女中音温和地回复道:“我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开始工作,结束工作後便会练琴,保持早晚各一次。

邹伦伦女士每天凌晨四点的坚持,不似凌晨四点的花未眠的文艺,也不似凌晨四点的通宵达旦的放纵,卻再一次向我们验证了成功之人必有其过人之处,能自律者更能把控好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追问何以能一直坚持,她莞尔一笑道:也许是因为拥有音乐这个宝贝,让她所向披靡。

越古穿今 别致传承

源自2500年前的《礼记》所载:“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对於一个孩童的培养自周朝开始便是一种贵族教育,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其中又以礼、乐为先。

快速迭代的社会环境,如同洪水猛兽,不仅礼、乐蒙尘,更让所有的时空坐标都濒临失效,不少人都迷失在泛滥的碎片化信息以及不断被放大的眼球化效应之中,焦虑而不知所措。邹伦伦博士卻看得清晰透彻,自2013年开始,对於香港以及千禧一代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她思考过很多,而她认为她所能做的,便是通过自己擅长音乐的途径去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她的中国面孔,她多年相伴的音乐,便代表着祖国;她踏遍各大国际级舞台的演出,她多种紧跟时代的创新授课方式,便代表着另类而又别致的传承。

她执著於将自己通过古筝所收获的人生道理、爱与热情传递给下一代。她完美的将指尖艺术糅合各种新式传播,让浮躁的年轻人抛棄了对古筝最初陈旧古老的偏见,並於潛移默化之中,逐渐开始认识接受,甚至沉醉於这门传统艺术的魅力。

不过,相比於传道授业之中享誉盛名与讚美的角色,邹伦伦博士本身更是属於世界这个大舞台的。每年她都会前往各地組织或受邀进行会演,並在寒暑期时节回到纽西兰、澳大利亚等多地参与演出,与朋友和她的学生们进行艺术交流互动。

这些看似简单的按、滑、揉、颤的“弦上舞蹈”,在完美糅合现代化的演绎技能之後,幻化为载着邹伦伦博士的热情与华夏几千年文化沉淀的音符,直抵人心。

2016年11月3日,邹伦伦博士再次携手国际二胡大师果敢於日本横滨、东京举行“穿越日本”音乐会,据媒体报道,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好评度极高。

“2016穿越日本”音乐会,由香港国际音乐艺术学院和世界傑出华人青年协会主办,演出既有经典传统曲目,也有新颖的日本动漫主题曲。邹伦伦博士与果敢大师联手演绎的《汉宫秋月》《渔舟唱晚》《梁祝?化蝶》等民乐让人领悟到民乐的优美,而由邹伦伦博士独奏的《梅花三弄》《战台风》等又是一番刚柔並济的铿锵之力。同时还与日本友邦进行了中日名曲串烧,通过音乐的力量,消除了语言与地域所带来的隔阂。

因为採访,我们有幸聆听到高音质的“穿越日本”音乐会的录製音效,第一次发现与淚腺如此相接近的二胡音色,在清脆有力,时而低柔,时而活泼,时而激昂的古筝音的配合之下,竟如同一幅浓墨淡彩总相宜的水墨画,唯美、安宁卻又不乏情绪地点缀其中。

邹伦伦博士对於我们所一直惊叹的女中音也有所打算,由於很多人都曾提及过这被忽略已久卻别具特色的声线,在未来,她有打算将吟唱的表现方式加入演奏之中。我们相信並期待着邹伦伦博士带着独具魅力的音乐穿越能量,点燃国粹的魅力火花。

猜你喜欢
演奏家古筝音乐会
失败的音乐会
笛子演奏家
第一次弹古筝
笛子演奏家
森林里的音乐会
我爱古筝
另类演奏家
非常演奏家
新年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