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东梅:傲霜斗雪凌寒而开

2017-07-24 08:33廖冬梅程晨
今日华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画作女士颜色

廖冬梅+程晨

人物简介

廖东梅女士,香港患有先天性脑瘫的画家,於1992年开始作画,画作上千幅。曾举办个人作品展:“生命·彩虹”“破茧”“艺术·生命”等,出版个人作品集《廖东梅画集》及《真我颜色—廖东梅画集》等。於第五届国际展能节(布拉格)海报设计比赛获得亚军,作品《我的梦想》获选於澳洲墨尔本“梦想之旅”展出。2000年获得香港“十大再生勇士”荣誉、2002年获颁傑出残疾人士、2004年获卫生福利及食物局“赛马会艺力显光华”计划委任为“艺力之星”、2005年获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荣誉、2007年被选为成功女性、2007年获香港特区颁授荣誉勳章、2012年荣获香港精神大使。2009年,被邀请参加“敢想之旅”国际展能艺术节,赴美国首都华盛顿作交流及公开示范。

她极难言语,卻能夠让人“看见”她的声音,她的画就是世上最动听的语言;她行动不便,卻能夠让人感受她的“健步如飞”,在画中走出了一个缤纷的世界。她是冰山上的雪莲,历经严寒,傲霜斗雪、顽强生长,开出最纯凈的花。她是不畏困境的天使,带给大家无尽的感召力。

在严寒中,开出一朵梅花

来到这个世界/我哭了/我哭前面这条遥远的路/崎岖难行/但我没有放棄/因为彩色缤纷的日子装饰我的梦/让粗糙的笔画出了彩虹

廖东梅女士1974年生於北京。出生時因大脑缺氧导致脑痉挛不能行走,语言障碍不能清晰吐字。在那个中国还没有特殊学校的年代,她与学校无缘,身体的残疾使她成为社会的边缘分子。她是不幸的,然而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有爱她的父母,他们从未放棄过她。对於她之後的非凡成就来说,除了她自身的努力和坚持,父母、亲人的努力和坚持对她的影响亦是极其重要,正是因为有了母亲的教导,父亲的陪伴,才有了她这位创造奇蹟、享誉画坛的卻患有先天性脑瘫的画家。

“女儿没有上过学,从小到大,都是依靠她的母亲教她认字、看报纸,引导她写字画画。”廖东梅女士的父亲说。而他也一直陪伴在女儿身边,做女儿的代言人和最厚实的倚靠。来自父母亲温暖的手,牵动着她的心,亲情的纯粹与伟大,让她对生命有了向往与憧憬。

因为手痉挛,她无法稳稳地握住笔,更无法掌控笔,为了写出字,她仅仅为了握笔便练习了四年时间,之後,她才逐渐地能够控制自己的手,儘管一个字写得很大,但也标誌着她终於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慢慢地,她能够画出一些图案,她的梦想、她的渴望、她的世界爆发在那一张张四方画纸上。十多岁之後,画纸成了她心智得以舒展的一方天地,也打开了她通往心灵的另一扇窗。

“画画是为了表达自己,家中的猫、金鱼都是她练习的参照物,只要目光所及之处,她都要画出来。遇到开心的事情,也会画下来。透过简单的线条,表达她心中世界的模样。”父亲说。

有一次,她照常在家中用铅笔作画,姐姐廖井梅女士的同学来到家中看到她的画作,讚不绝口,鼓励她,让她尝试着用彩笔作画。这在常人中极为简单的事情,对於廖东梅女士来说,难如登天,然而,也从此开始,她的画作有了色彩,她的世界也开始五彩缤纷起来,粗糙的笔,画出了她生命中的彩虹。

从1992年开始,廖东梅女士用颤抖的单手、涓滴的清水、点上各种颜色,破茧而出,创作出上千幅优秀作品,蜚声国际,活得比正常人更加丰盛、更加光彩。

1997年,廖东梅女士举办了她的第一次个展——“生命·彩虹”,之後,多次举办个展,包括1999年的个展“破茧”、2005年的个展“艺术·生命”,2006年与画家虫虫合作出版《执著·放下》插画传记,2007年其作品“柿子树”被复製成马赛克壁画,在地铁佐敦站展示……

她屡获国际殊荣,包括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展能艺术节2000竞赛“海报设计”银奖、2000年及2002年获选为“香港十大再生勇士”及“傑出残疾人士”、2004年她获卫生福利及食物局“赛马会艺力显光华”计划委任为“艺力之星”、2009年,被邀请参加“敢想之旅”国际展能艺术节,赴美国首都华盛顿作交流及公开示范、2005年被选为“十大傑出青年”及被委任为“展能艺术天使”、2007年获香港特区颁授荣誉勳章、2012年荣获香港精神大使……

她曾经哭泣自己前面这条遥远、崎岖难行的路,但却因为从未放棄,而让自己在严寒中,开出了一朵芳香四溢的梅;每一段失落的日子,於她而言仅是人生小小的插曲,就像黑暗中的火熠,是为下一刻的生命,擦亮更光的火和热。

真我颜色 极致的生命体验

她的画/五彩缤纷/那是她眼里的颜色/她的画/热情如火/那是她内心的颜色/她的画/璀璨夺目/那是她个性的颜色/她的画/生机盎然/那是她生命的颜色

缤纷的色彩在廖东梅女士的生命中跳动,色彩盎然的春,绿水青山,透着勃勃生机;百花盛开的夏,花香飘溢,蕴含生命璀璨;层林尽染的秋,万叶封丹,昭示繁衍茂盛;霜打落叶的冬,湖光雪色,预示孕育和谐。这是廖东梅女士眼中看到的颜色,是她画作的颜色,更是她生命的色彩。

父亲说:“她的心裏是多彩的,她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激情,她热爱生活,几十年来,就是因为这份热爱,所以才能坚持下来。”她对艳丽色彩的配搭有极强的协调能力,似是与生俱来的,在绘画时表现得大胆而自信。

曾有一次,稻香集团老闆希望她通过绘画讲述稻香的成长过程、折射饮食文化精神,创作五幅作品,悬挂於香港的饮食文化博物馆。廖东梅女士苦思冥想一个多月,突发灵感,想起中国的甲骨文,将其创作出形象,她买来甲骨文字典研究,以甲骨文既字又图的特色为蓝本,让原本抽象的精神具体化;甲骨文丰富的内涵,让画作顿时变得丰满;看似简单勾画的几笔,却给人以饱满之感;丰富的色彩,将意境展示得一览无餘。五幅作品深受欢迎,悬挂於博物馆,观者讚不绝口。接着,她创作了甲骨文系列,将中国的元素与西方油画结合,中西文化的衔接天衣无缝,与廖东梅女士强而有力的墨线表达生命力的一脉相承。

她的作品有敏锐的情感的宣泄,有与生命搏鬥胜利之後的欢愉,有对万物的执著感受,有对生命强烈的爱,那些点点划划形成的线与形,又如锥画沙那般力度,那是一种生命的精神力量,促使她的艺术达到了极致,因为艺术的极致,必然有生命的极致。

有人说:“看过廖东梅女士的画,无论你是否能够完全读懂她的画,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奇特的美。”确实如此,其画作色彩浓烈,笔调粗犷,表达了她顽强的生命意志。她说:“我会用红色来形容自己的个性,表面上,红色是很热烈、刺激的,其实红色的更深层次意义是丰富的生命力。”“她的画,给人以‘顽强、敦厚、活泼、美丽的感受极致的艺术,都要有极致的生命体验做基础,而廖东梅的画中,就有这种东西。”中央美院教授袁运生如此评价她说。香港《艺术地图》总监樊婉贞把她的创作定位於“朴素艺术”,因其自发地对绘画的狂热,其用色浓郁狂野、线条自由奔放,是纯粹的原生萌发,也是她视艺术为生命的执著。

2005年,她在荣获“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时致辞,这一次,她没有让父亲代为其发言,而是自己一字一句地唸出她的心声。她说:“艺术是我的生命,我要继续努力突破自身的障碍,超越自我、追求创新。”

傲霜斗雪 活成励志的传奇

她在绘画方面的才能/让她在逆境中/将不幸转为自己幸運/並活成了励志的传奇

生命的成长经历着许许多多的衝击,不断的起伏跌宕。廖东梅女士从母体出生,生命的历程並未能够完全自由掌控,但在生命的旅程中,她却能借着一己的意志,亲友的支持、爱护,以培育正确的人生态度,去塑造命运的历程。

她艰难地伸出痉挛的手臂,表白对自己艺术前景的自信,那种强烈的感情让人感觉到艺术对於廖东梅女士已经是她的生命,她每画一笔,如同与生命搏鬥一般艰辛,然而,画面的完美、纯正,产生一种敬重之情,笔画之前的自信与自然、造型意象的充沛明确,让人感受到的是她健康坦然的心境。她在绘画方面的才能,却又让她在逆境中,将自己的不幸转为幸运,将自己活成了励志的传奇。

廖东梅女士是香港十大再生勇士之一,香港精神大使。她在绘画艺术中达到了无数正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她通过绘画积极追求美好人生,並对慈善活动贡献良多。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後期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服务至今近二十年过去,她的善行从未停止。十几年间,每一年她都会被十多所学校邀请教授绘画技能,讲述她如何克服困难的故事。她不善言谈,大多时候都不能清楚地表达她的意思。她的父亲便陪同在旁,做女儿的代言人。他转述女儿的话——只要有梦想,只要肯努力,总有一天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廖东梅女士很爱笑,无论有怎样难以忍受的痛楚,她总能克服,拥抱生命。她一直都在以豪迈的色彩告诉我们生命的热情洋溢,生命的可爱可亲。

猜你喜欢
画作女士颜色
王惠君女士书画作品选登
全年目录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特殊颜色的水
Guy Laroche“女士腕表”演绎现代百样风情
喂猫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