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7-07-24 13:56王丹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研究生理念人才

王丹

摘 要:当今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而管理类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经验相对缺乏,因此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管理类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改革的目标要紧紧围绕“知行合一”这一理念。

关键词: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

据统计分析,目前国内研究生就业率不容乐观,其原因就是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问题。尤其对于管理类专业而言,其实践性极强,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要有突破和转变。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而不考虑社会用人需求的话,不仅会造成人才的损失,还更加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建设。因此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1.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

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需要与社会及企业用人需求相适应,然而目前一些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及方向并不明确,缺乏对管理类研究生未来就业与发展的探索、思考,因此相关管理类课程设置依旧盲目和传统。而且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致使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进入工作岗位后竞争力相对不足。

2.导师队伍质量不高

地方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和知名学者较少,因而培养和指导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导师队伍质量并不高。而且地方高校的导师负担很重,精力十分有限,因此对研究生的指导与帮助作用不足。由于地方高校自身优势不明显,导致对博士及名师的引进工作十分困难,其结果就是导师队伍得不到更新注入,造成了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处于瓶颈状态。

3.人才培養方式过于单一

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技能的应用,然而目前地方高校的培养方式过于单一,无法保证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开展。由于地方高校经费紧张致使实践设施严重不足,所以培养学生的方式仍以传统形式为主,造成了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狭窄。另外,地方高校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周边大型或知名企业较少,因此管理类研究生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并不多。

二、对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分析

1.明确培养理念

地方高校要从管理类专业社会需求的实际角度出发,并结合本校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认真反思与审视现有培养模式的缺点和不足,进而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革方案与部署。在改革中,务必要明确管理类专业办学思路与培养理念,即“知行合一”理念,力求突破,实现培养的管理类人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服务与贡献的目标。

2.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

地方高校只有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吸引高学历和高素质管理类博士或学科带头人前来任教,而且良好的发展前景会阻止本校优秀教师的流失。与此同时,地方高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关怀力度,并提高教师待遇,进一步优化和培养管理专业骨干教师,从而从专业、实践、责任和师德角度构建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

3.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地方高校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管理类人才培养对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万不可脱离实际,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学校要建立与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的密切联系,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签订校企合作项目,使管理类研究生可以去企事业教学实习基地体验或服务,也可以让合作单位的优秀管理人才到学校作报告、演讲等,这将极大促进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使其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管理中去,这对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教学质量都有作用,而且通过实践教学,对研究生将来的就业也会提供丰富的经验。

4.创新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要紧紧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增强培养研究生创新管理的能力,加大对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包括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使研究生具备企业所需要的管理技术与能力,进而理解和适应企业先进的运营管理流程。培养模式中增添对企业管理需求的注入,将极大提高研究生的应用技能。

总之,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从教育培养的责任角度出发,不论目前地方高校面对何种的困难,都要迎难而上,通过积极的改革措施去化解。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关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的需求,更是研究生人才未来就业和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地方高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并健全人才培养的监督和管理制度,最终将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办学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

猜你喜欢
研究生理念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