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特点造就长寿之乡
——介绍贵州省赤水市

2017-07-25 09:42文并图片提供杨成林
长寿 2017年5期
关键词:赤水市赤水百岁老人

文并图片提供/杨成林

四大特点造就长寿之乡
——介绍贵州省赤水市

文并图片提供/杨成林

2015年7月17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公告,确认贵州省赤水市为“中国长寿之乡”。这是贵州省第三个中国长寿之乡 (前两个是石阡县和印江县),也是新标准修订后该省的第一个中国长寿之乡。

有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在赤水市31万总人口中,100岁以上老人有34人,占总人数的11/10万,高出10/10万的评判标准;80岁以上人口6865人,60岁及以上人口48 437人,80岁以上老人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14.2%,超过评判标准0.2个百分点;人均预期寿命76.91岁,超过全国平均寿命水平。“中国长寿之乡”的3项必达指标,赤水市全部达标;12项参考指标有9项达标,领先规定标准。“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

大家对赤水都比较熟悉。它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又因成功申报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而享誉全球。更因为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使红军暂时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此战役经《长征组歌》传唱后,“四渡赤水”成为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典范。

赤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年均气温18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195.7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3%,日照时数1193小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0.17%,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景区负氧离子含量达32 000个/立方厘米。赤水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绿色食品也很丰富。竹荪、晒醋、玉兰片、冬笋、腊肉都是当地的特产。美丽景色加上绿色食物,又没有大都市的污染和喧嚣,故是一个能使人放慢脚步、放松心情、净化心灵的养生胜地,是宜游、宜居之地。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孕育了赤水人热爱自然、饮食绿色的生活习惯,也孕育了心态平和、乐观开朗、知足常乐的生活心态。集中到一点,就是赤水人的生活方式好、幸福指数高。当地的百岁老人,主要分布在高山及半高山地区,其长寿秘籍也各有千秋:如100岁的王守玉老人,每天要喝一杯用当地特产晒醋和蜂蜜勾兑的蜂蜜水,她笑称,自己年轻的时候是“校花”;101岁的汤融华老人与91岁的老伴黎天友生活在赤水五柱峰景区,他们一起走过了75个春秋,他们的长寿“秘籍”是夫妻恩爱;103岁的贾洪珍老人认为,自己的长寿“秘籍”则是儿孙孝顺;101岁的王仕珍老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自己长寿的关键因素,就是活到老、做到老,勤劳才能身体好。这些百岁老人代表了这一地区长寿人群的生活方式。

赤水处处彰显人文之美。赤水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留下了许多古镇、古村、古街、古盐道、古码头、古石刻、古驿站、古牌坊,有红军“四渡赤水”遗迹。在赤水文化中,有古代农耕文化、码头文化、盐运文化、船工文化、驿站文化、山水文化、武术文化、养生长寿文化、竹子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孝亲敬老文化以及现代丹霞地质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厚的历史文化是赤水的宝贵财富,它们陶冶着人们的情操,起着净化心灵的作用,是赤水人长寿的重要原因。

赤水的公共服务之美,表现在赤水坚守民生底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赤水建有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金沙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赤水河长江上游珍稀鱼类保护区,使环境未遭污染和破坏。赤水市现有医疗机构191家,其中有133所标准化建设的村卫生所,每千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等指标已提前5年达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目标。此外,从2009年开始,赤水对9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生活津贴;从2015年1月起,高龄生活津贴对象扩大至80岁以上;百岁老人从每月150元提高到300元。近年来,为赤水的养老事业发展,赤水市共投资6000万元,建成农村敬老院40所,面积达五万六千多平方米,另有居家养老服务站7个,老年公寓1所。所有这些,都为赤水人的健康长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赤水市赤水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上)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下)
百岁老人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赤水大瀑布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关于发展赤水市无公害蔬菜产业相关问题的思考
赤水市老年大学举办时装秀活动
近年百岁老人快速增长及其启示
赤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