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恢复40年:五代考生的人生蜕变

2017-07-26 11:39视觉中国
青年与社会 2017年19期
关键词:英杰大学人生

视觉中国

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年,在这段历史中,高考是很多人命运的转折点,更是无数人难以忘记的青春记忆。高考之际,我们特此采访了5位特殊的高考考生,他们分别在1977年、1987年、1997年、2007年、2017年参加高考,接受人生第一次考验。让我们跟随镜头,回顾这些年他们参加过的高考。

郑春福,62岁,1977年参加高考,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考到理想学校。第二年,顺利考入石家庄元氏师范学院。在当地法院副院长职位退休后,如今返聘回信访局工作。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当时正在山海关训练的炮兵侦察兵郑春福接到命令,赶往唐山路北区参与救援。10月底,郑春福所在的部队完成救援返回秦皇岛,被授予集体三等功。当年冬天,郑春福选择了复员,回到高邑老家,成为一名政治教员。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当时已经25岁的郑春福决定奋力一搏。他白天劳动,抽出清早、晚上的时间看书复习。没有复习班,没有老师,甚至没有教辅书,复习材料也只有当年留学的高中书本,但他更努力地复习: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有时候挑灯夜读,不知不觉就天亮了。

因为种种原因,郑春福第一次高考落榜。他认为,如果不参加高考也没有其他退路。1978年,他重新参加高考,如愿上了一所师范学校。如果没有高考,郑春福想着自己可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郑莲慧,50岁,1987年7月参加高考,同年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目前是一名司法系统的公务员。当年,郑莲慧成为他们村第二个本科大学生,第一个是她的二哥。

郑蓮慧当年所就读的高中条件艰苦,考前大家压力都很大,晚自习熄灯后都会打着手电复习。因为学习紧张,郑莲慧身体状况不是很好,60多岁的父亲骑着自行车走三十多里的路程,给她送来奶粉、鸡蛋和妈妈烙的烧饼、炸的肉丁面酱,让她每每想起都感动不已。大学给了她尽情展示自己的空间,也教会了她专业知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高考改变了郑莲慧的命运和人生,让她从一个农村姑娘能够在省会城市扎根。参加高考这件事,让她懂得感恩,感恩当年倾心倾力辅导她功课的老师;懂得拼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懂得做人,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会管理自己、管理时间。

刘英杰,1997年参加高考,同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现在是一名高中老师。高考让他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也让他的人生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飞跃。

刘英杰上初中时,同龄人很多选择辍学打工赚钱养家,像他这样的并不被大家认可。甚至连他自己也曾经动摇过,到底该不该继续念书,继续花着父母每年几百块的学费。升入高中后的他,学到了更多知识,让他坚信即便考不上大学,也见识了很多辍学者无法看到的世界。高考有很多事让他记忆犹新:第一科考试忘了带准考证;英语考试没有答完题,考场上就想过不考了;为了缓解理科考试的压力,蹲在水泥地上默写物理公式……高考放榜那天,刘英杰考了全校第三名,兴奋的他推着漏气的自行车飞奔回家,要把天大的好消息告诉父母。

在刘英杰看来,高考是人生中难忘的记忆,是可以带来一生自信的事情。高考更是一个挫折教育,经历了高考的人,当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当明知道可能面临失败,也会坚持到底。

李玉,80后创客。2007年参加第一次高考,分数不高,复读了一年,在正定中学复读。2008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数是海归,跟学生们讲了很多关于国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从未踏出国门的他心生向往。后来,他申请通过了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面试,开始出国留学。

因为对管理、人感兴趣,留学英国的李玉选择了经济与管理专业。后来,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深入到行业及社会当中,大学所学的一切都只是皮毛,都是纸上谈兵。要想在社会上闯出一片天地,软实力至关重要。而这个软实力,需要个人的摸爬滚打,需要个人去体悟、修炼。

王晔晗,18岁,2017年高考生。每天晚上10点20分,上完晚自习的王晔晗骑自行车10分钟,回到家。从高考倒计时100天开始,他主动复习到11点才会休息,写备考日志。高考冲刺30天的时候,他和班上的高考学子都放弃了假期,周末都在学校上自习。

尽管回家已经很晚了,妈妈还是会贴心地为他准备好水果和牛奶,却什么也不多说。王晔晗明白父母和姐姐的苦心,他知道家里人对他今年高考这事高度紧张,为了照顾他的情绪,选择不讨论、不过问。前几天,王晔晗身体有点不舒服,执拗的他面对妈妈的关心,突然什么也不说。妈妈也不再多言,默默地开车带他去药店,让他自己买了感冒药。

夜深了,王晔晗还在埋头复习。即便如此,王晔晗却并不认为高考是唯一出路,考上好大学就意味着是人生赢家的开始。要想实现人生的开挂状态,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生活。王晔晗说,妈妈的意见是无论今年高考成绩如何,都不复读,去开开心心地上大学。所以,王晔晗备考很轻松,高考对他来说,能够让他走出自己从小生活的城市,到远方去看一看,这或许就是这场考试给他带来的最大意义。

猜你喜欢
英杰大学人生
Probability density and oscillating period of magnetopolaron in parabolic quantum dot in the presence of Rashba effect and temperature*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Observe modern design works and tas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人生中的某一天
Special Property of Group Velocity for Temporal Dark Soliton∗
燕赵英杰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