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会计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的探讨

2017-07-27 07:52路一凡王轶英刘志杰
商业会计 2017年7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会计国际化

路一凡 王轶英 刘志杰

摘要:作为会计专业人才供给侧主渠道——高等教育,如何在会计国际化大背景下,提高会计人力资源供给侧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精通国际会计和惯例、高端型会计专业人才,成为会计界的一个焦点。文章就基于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实施会计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提升会计人力资源供给侧质量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提升我国会计人力资源供给侧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 会计 人力资源 供给侧改革 探讨

在跨国投资、融资以及国际商贸等全球经济活动迅速增多的背景下,作为国际性商业通用语言——会计,其必定向国际化发展已为世界多数国家所认同。会计的国际化必然要求其人力资源教育国际化与之相适应,作为会计专业人才供给侧主渠道——高等教育,如何在会计国际化大背景下,提高会计人力资源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精通国际会计和惯例、高端型会计人才,成为会计界的一个焦点,本文拟就基于国际化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会计人力资源供给侧质量进行探讨。

一、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

国际化会计人才没有一致明确释义,但最基本的,作为掌握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人才,其不仅应具有熟练运用国际会计语言能力,而且应能得到国际市场认可。也就是说国际化会计人才须有如下能力支撑:一是语言的国际化,即精通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也掌握国内会计准则,并具备专业外语沟通能力。二是职业的国际化,有能力就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跨国大中型企业公司。三是工作国际化,有能力为我国资本走入国际市场而服务;有能力为国际资本引入我国而服务;有能力为国际间跨国资本间流动而服务。四是资历国际化,具有国际和同内注册会计师资格。具备以上能力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意味着不仅精通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熟悉国内会计准则和实践,还要具备会计专业外语的沟通能力,并有能力走入国际市场为我国服務。所以其必然是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

二、国际化会计人力资源供给侧主渠道高等教育现况分析

(一)尝试用原版教材作为辅助教材的国际化会计人力资源教育模式。改革开放使中国产生了多种企业组织形式,不仅有个体经济,还有大量的具有国际资本的外资和合资企业,为适应这种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设置国际会计专业,借鉴美国会计教育体系,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尝试双语教学方式,在设置中文主干课程时再加上部分英文或英文原版教材作为辅助,其教材内容国际化程度不深,当然谈不上高端,是一种简单的国际化会计人力资源教育模式。

(二)与国际组织合作的会计人力资源的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随着涉外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以及国内外国际资本市场的迅速增多,国际化会计人才在国际市场就业需求日益旺盛,为满足市场需求,部分高等教育院校开始从国际经济发展需要定位高等会计教育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与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合作,如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等,将国内会计学历教育与国际会计从业资格教育结合起来,引入其先进课程体系和教材,同时,部分院校实施国际化办学形式,如“3+1、2+2 、4+1”等各种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组成了目前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培养国际化高端型人才的主要模式。我国由于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急需培养一批能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具有全球战略思维、国际化高端型会计专业卓越人才,而目前我国国际化会计人力资源教育与现实需要还有一些差距亟需优化。

三、我国会计人力资源供给侧国际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忽视能力培养。我国传统会计人力资源高等教育普遍注重会计知识而忽略基础和人文知识学习,重视传授会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略能力培养。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不断推进,我国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在不断发生变化,会计教师一直忙于应付不断出台、修订的会计准则,学生也处于肤浅理解状态,在教师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缺少创新精神,无法应对今后多变的经济状况和业务。

(二)课程设计以国际职业组织培训课程为主,缺乏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设计。有些高等教育院校把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培训教材直接拿来作为我国的国际化会计专业教材,再辅以一般压缩版的通识课程,如经济学、统计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以国际资格考试通过率作为教学目标,应试教育倾向严重,教学目标单一,并未形成自身教育理念,即使这些国际会计职业教育包涵的教育理念符合国际化会计专业和管理能力要求,但国外行业教育理念相对于我国会计专业国际化教育所要求要相对狭窄,国外会计行业理念不足以胜任站在全球视野代表我国利益平等跻身国际市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端型会计人才从而引领国内会计作用的大目标。

(三)课程设置简单嫁接,很难全面体现培养国际高端人才的目标。在传统高等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外,额外增加少部分选修课,如专业英语、国际会计等一些课程,课程设计以简单嫁接的方式来弥补国际会计领域知识的欠缺,并未针对国际化复合型高端型的会计人才进行统一系统的教学体系设计,很难完全达到培养国际高端人才的目的。

(四)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应对会计国际化新要求没有做出相应变动。

(1)以往高等会计教育只强调人才专门化,专业课程所占比重偏大,而基础课与其他相关课比重偏小,缺乏拓展经济视野的其他课,不重视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2)课程体系设置狭窄,教材内容陈旧,没有满足国际化新要求。(3)核心课程内容重叠严重。如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等方面,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在货币时间价值、投资决策和存货管理等方面,管理和成本会计在控制、管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重叠。(4)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遗漏。缺少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惯例知识以及会计学科发展前沿的课程,缺少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相关法规教育方面的课程。(5)偏重教授理论知识,实务操作不足。课程体系结构严重向专业理论课倾斜,会计实务实践教学不足,毕业实习不规范,“放羊”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发挥实习应有的作用。不重视培植学生职业判断能力,不重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与会计国际化要求不相符合,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国际化会计人力资源的需要。

(五)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我国高等会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采取传统“制度加解释”方式,偏重会计理论传授,师生互动交流少,忽视独立自主和发现式学习,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这种单一教学方式和手段,不能很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不利于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影响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导致我国专业人员在实务国际化进程中,往往按惯性不分情况的模仿以前业务方法,遇到新经济新问题缺少应变能力、缺少对新业务分析和处理能力,导致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这种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灌输不重启发、重复制不重创新的教学方法显然与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其内在缺陷已经逐渐暴露且日渐扩大。

(二)双语教学教和学水平不一,专业教育和外语教育出现“两层”现象。双语教学是会计国际化教育的基本保障。当前在有些高等教育双语教学中,出现外语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层”现象,原因一是掌握大量专业知识的教师多数是中年教师,外语运用能力有限,而英语基础好的青年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实务经验又略显不足;二是学生英语基础薄,双语教学未有效促进国际会计学习。因此,不仅国际化会计专业课程的双语师资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同时,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会计人力资源培养方案,即精英会计教育和大众会计教育,进行个性化会计教学培养。

四、国际化背景下提升我国会计人力资源供给侧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国际化教育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国际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交叉和融合现象日益广泛和加深,仅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能力已完全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要求,会计专业已变得广泛而特殊,会计人员面临的将是多元化和开放性工作,会计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应该及时适应这种变化,确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会计的人力资源教育必须“面向全球”培养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重点在于能力的培养,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

在教育理念上应确立以下认识:一是由狭窄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要改变因为过于狭窄的会计专业教育所引发对学生知识视野的限制,改变在学校教育中因为过弱的人文知识陶冶而导致学生人文素质不足的现象,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专业素质,从而使高等会计教育能适应以后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趋势,适应对会计人员提供多元化和开放性服务的强烈需求。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使得传统的 “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观念早已淘汰,必须使学生认识到高等教育只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二)根据不同会计岗位群的需要,实施多元分层的国际化会计教育。高等教育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会计岗位需要,实施各自不同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错位竞争,从而加强会计人力资源供给侧效率与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外向型经济日益加速的大背景下,根据在国际市场为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国际公司服务的外向型会计岗位的日益增多的需要,重点高等院校要更加重视会计学(国际方向)专业的培养,加大会计学(国际方向)专业的培养力度和比例,推进人力资源培养改革创新,实施国际复合型高端会计人力资源教育,使培养的学生不仅精通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熟悉国内会计业务,具备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和国内注册会计师资格,还要同时具有熟练的会计专业外语沟通能力和以全球战略思维为我国平等跻身国际市场处理国际会计业务的能力。

在会计国际化趋同的大背景下,根据国内大中小企业所涉国际业务的会计岗位的需要,高等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可根据不同层次的会计岗位需要,在实施国内本科会计教育和国内高职会计教育的同时,要加强融入国际化会计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掌握本国会计准则的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国际化趋同的会计准则,并能应用于我国会计实务中。

(三)课程设计采用嵌入式教学,构建双师四证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引用国际会计原版系列专业教材,并适时嵌入国际组织职业资格培训和国内注册会计师教材的内容,使学生毕业时不仅获得会计学的学位证,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国际组织会计职业资格认证和国内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在国语基础上学习国内注册会计师课程不仅对国外课程学习有很大促进作用,有利于对国际会计规则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从国内会计语境升华为国际会计语境。

在使用国际会计专业原版教材的同时,配备国际会计专业导师和国际会计专业外语导师,这样可使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同时接受专业教育、外语教育和国际、国内职业资格培训教育,毕业时学生不仅被授予会计学专业学位证,还被授予外语学位证,从而构建双师四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国际化高端型人力资源教育目标。

(四)整合传统现有课程体系,改革现有教材内容,及时融入国际化会计知识。为提高国际化会计教育质量,传统高等会计教育要进一步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一是需要配置国际会计和准则方面课程;二是需要整合现有的会计课程体系,改革现有的会计课程内容,将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些新知识、新理念融入到原有传统的会计教学中,使之与我国会计准则有机的结合起来,及时修订现有陈旧会计教材,及时融入国际化会计新知识,而不是过后简单的补充和嫁接。

(五)重视入门课程教育,树立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积极性。以宽泛的视野引入会计知识入门教学,充分把报刊电视等平台报导的经济事件、资本市场变化以及企业管理等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在经济事件、经贸交往以及证券市场等背景下使学生认清理解会计的内涵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并运用哪些会计知识去分析解决各种经济问题,指明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与会计的关系与重要作用,并督促学生对这些相关学科的学习,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会计职业的责任意识和引领国内行业的使命感,培养学生在全球国际高度上提高学生的战略分析能力。

(六)推广强化案例和启发式教学,重视能力培养。教师不能只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应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逐渐培养其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案例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在其过程中能大大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会计教学应重视推广案例教学。实施案例教学分两个阶段:一是开设课程案例,即在专业主干课程财务会计、审计与管理會计等教学中辅之以案例教学,按照知识点有选择有目的地设计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检测相关知识的运用;二是在大学四年级开设综合性案例分析课,设置财务决策分析案例课,所提供的案例应当是取材于多种行业、不同经营环境以及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财务决策因素的现场管理情景案例,综合运用所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及金融、法律等知识与方法进行分析、研判、推理,提出决策方案。

(七)加强会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高等会计教育要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使之能满足国际化会计人力师资要求。一要紧密联系企业,选择一些经济业务全面、规模较大、会计人员素质较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际国內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公司、国际公司建立紧密联系,适时选派教师到这样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第一线进行社会调研、社会实践或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增强其职业判断能力与实践能力。二要加强教师会计专业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的培训,以适应会计国际化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三要引进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精通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专家承担专业部分教学工作。四要选派青年教师到合作国际高等院校访问学习,提高教师国际化会计专业能力和专业外语沟通能力。

(八)构建国际化会计人力资源后续教育体系和机制。目前我国国际化会计人力资源缺少后续教育支撑,而国内会计后续教育已比较完善,形成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职业资格认可机制及其制度环境,这有助于会计从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理解最近会计准则,满足新会计实务要求。但国际会计人力资源培养在国内后续教育还没有建立,这样不仅导致我国国际化高端型会计人力资源培养机制有缺陷,无连续性,违背了会计教育终身化理念;也将国际化高端型会计人力资源的后续培养拱手让与国际培训机构和国外会计职业组织,除了在经济上丧失了市场,也将本国国际化高端型的会计精英交由国外培养,丧失了人才主动权,无法形成自身优势,不能平等跻身国际会计职业界或理论界。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构建国际化会计人力资源的后续教育体系和机制,以使我国国际化高端型会计人才始终引领我国会计行业站在全球战略的角度为本国争取更大的平等利益而服务。

会计的国际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断总结和借鉴我国与国外会计教育改革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才能不断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我国急需的国际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为我国会计国际化趋同建设提拱人力资源保障和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高媛.会计国际化背景下地方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改进的建议[J].时代金融,2015,(9).

[2]李晓惠.会计教学体系研究: 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J].会计研究,2009,(10).

[3]车嘉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背景下本科会计教育的改革[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7).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会计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