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博物馆吧,带上孩子

2017-07-28 22:15
环球时报 2017-07-28
关键词:展品藏品博物馆

编者的话:今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中,三篇阅读题均聚焦“博物馆”,让这一平时较冷的话题着实火了一把。在欧美,博物馆文化早已渗透到每个家庭。中国的博物馆教育起步较晚。为什么要带孩子去博物馆?到博物馆应该怎么看?中国博物馆与欧美有什么差距?《环球时报》邀请业界专家共同探讨。

博物馆:让人获取内心平静的所在

本报记者 邢晓婧

“孩子对博物馆的感知超乎想象,对提升艺术修养甚至塑造性格都有很大帮助。”先后出版《博物馆里的活色生香》和《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如下图)两本畅销书的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姜松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以前认为孩子太小看不懂博物馆,儿子上初中后才逐渐让他接触,其实应该早点开始。”他说,博物馆选取的展品一定能体现出“真善美”,可一件作品究竟好在哪里?这要引导孩子去思考、品鉴,无形中提升了孩子的艺术品位,也锻炼了判断能力。更重要的是,博物馆能让孩子在浮躁社会懂得内心平静的宝贵,塑造冷静从容的性格。

姜松从初中开始对艺术、考古、历史等学科充满兴趣,从书中看到图片觉得抽象,慢慢开始去国内的博物馆看实物。作为博物馆导览达人,姜松游历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的数百家博物馆。他说,在欧美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中,都能看到孩子们结伴参观的场景,人数比中国多得多,这与国外重视对孩子的博物馆教育息息相关。浏览国外主要博物馆的官网不难发现,不仅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参观项目,还有为老师准备的教育提纲,指导老师在未来几周内,针对一幅作品,从地理、历史、音乐、哲学等不同学科进行全方位辅助教育。以英国伦敦国家画廊官网为例,它建议孩子们鉴赏完意大利画家提香的名画《酒神与阿丽亚德尼公主》之后,学校接下来的课程要讲与酒神相关的主题,比如历史课讲“希腊的民主体制”;哲学课讲尼采《悲剧的诞生》;音乐课讲贝多芬与酒神有关的交响曲,都是针对一幅名画进行的配套教育。

“中国孩子的业余时间依然被各种培训班塞得满满当当,带孩子去博物馆尚未形成气候。这与中国升学竞争压力大,比较注重功利性的应试教育有关。”姜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现在政府大力提倡开发博物馆的功能,高考试题中也出现了关于博物馆的内容。这些都可以看出,对孩子进行博物馆文化的教育是大势所趋。”

姜松认为,带孩子去博物馆最重要的目的是“开门”,培养兴趣,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而中国家长最容易陷入两大误区:第一,带入应试教育的东西,设置条条框框;第二,认为凭现场讲解或者语音导览器就能了解通透。他建议,去博物馆参观之前,可以让年龄小的孩子“带几个问题去”,比如这个博物馆里最有名的展品是什么?在哪发现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年龄大的孩子则可以提前查看官网,观看纪录片。“一定要提前准备,准备一次回报成倍。”

姜松说,参观时可以抛开展品顺序,试着设定主题。比如,卢浮宫官网上就设计了“ 拿破仑”“ 蓝色”“爱”“珠宝”等20 多个主题,每次只看与主题相关的展品。

“与欧美博物馆相比,中国的博物馆就藏品而言是顶尖的,绝不输任何国际综合博物馆。”不过,姜松认为,在“官网设计、语音导览器和策展方式”等方面,中国的博物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首先,国外每个博物馆的官网都有特色。比如大英博物馆的搜索引擎无比强大,支持模糊搜索,只需输入颜色、姿势、制作材料等模糊信息,就能准确找到展品。中国博物馆的官网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固定和僵化,信息不够全面。

其次, 国外博物馆注重导览器升级。一些博物馆最早没有中文设置,随着中国游客增多,已升级成包括中文等多语种的导览器,有的还针对重点展品载入纪录片。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策展。姜松说,国外的博物馆会根据展品特色设计出不同的展览方式,而国内博物馆多是“ 通史展”,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罗列, 缺乏趣味性。不过, 他发现,上海博物馆等已经有了按照艺术门类展览的方式,“可以看出中国的博物馆也开始慢慢改革。”▲

一名英国孩子的博物馆故事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英国大约有2500家规模不同且风格各异的博物馆。根据全英博物馆协会的统计,每年参观英国各地博物馆的人次超过1亿,远远多过英国观看各种体育直播比赛人数的总和。50%的英国学龄儿童每年至少参观博物馆一次。

虽然有这么多博物馆,但在这里参观,人们绝对不会有“大同小异”的感觉。比如英国人最常去的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是来自世界各地、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的艺术作品。坐落在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线不远处的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陈列着世界上最重要的英国海上历史收藏,包括船舶模型、地图、手稿、航海仪器、计时器与天文台等。位于曼彻斯特的国家足球博物馆拥有14万件展品,详细介绍了足球的发展史。在这里可以看到1872年第一场国际级比赛使用的球衣、1966年英格兰获得世界杯冠军时使用的决赛用球等。在这里还能测试自己的奔跑速度、传球准确率,在虚拟点球大战中成为球队英雄,或是当一次足球解说顾问。

家住伦敦的杰西卡今年12岁,最早一次同爸爸妈妈一起去博物馆时她只有两岁半。那次,她在伦敦自然科学历史博物馆看到的恐龙骨架展览,令她对史前文明有了入门级的认识,明白地球文明并不是从人类开始的。随后的几年,杰西卡在父母的陪同下不仅“回访”了她的恐龙朋友,还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学到了更多动植物演变的历史,以及人类进化的过程。

“很多书本上未必提到的词汇,杰西卡都是在博物馆里自己找到并学会的”,杰西卡的母亲爱玛说:“博物馆里很多动植物、考古学的词汇都是用拉丁语拼写的,孩子感到非常有意思,她早早就意识到自己需要多学几门外语。为了实现目标,孩子主动提出要在每天放学后去上一节拉丁语课,学得很起劲。她还挺自豪,因为她是家里唯一能说这门语言的人。”

这些年,家住伦敦的杰西卡一家不仅逛遍了伦敦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还去了苏格兰、威尔士的很多博物馆。爱玛说,为了让孩子在参观外地博物馆尤其是涉及当地城市文化历史的展馆时,能和父母有问有答,她和丈夫都会提前做些功课。比如,先去官方网站上了解一下博物馆的特色,还会在一些社交网站上看看去过这些博物馆的家长都有什么好的参观建议。参观结束后,爱玛还鼓励孩子将参观经历配上照片,写成博客,和好朋友分享。▲

中国需要强大的博物馆文化

陈履生

中国的博物馆起步较晚,到现在为止,中国国家博物馆才105年历史,但西方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有两三百年历史,博物馆及藏品的数量、规模都远远超过我们。因此,基于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在西方是一种常态化发展,孩子走进博物馆接受早期教育比较普遍。虽然中国博物馆事业起步较晚,但我们有体制优势,比如北京市要求中小学生每年去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两次。现在,到国家博物馆参观的学生数量应该是全世界第一。不过,这种基于体制的推广在中国各城市间是不均衡的,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异,博物馆教育在一些中小城市难以实现,这也反映了中国博物馆发展不均衡的特点。

博物馆在一个城市中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它不仅应成为孩子的第二课堂,还应形成持之久远的、让几代人相关联的一种文化依赖。孩子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在博物馆里看到与书本知识相关联的实物,通过对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的欣赏,感受到教科书里曾经提到或没有提到的历史和艺术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憧憬和想象。在博物馆中,我们既可以获得很多历史、艺术知识,还可以获得人文环境的享受。博物馆的综合文化属性决定其本身的建筑、展陈,包括餐饮、纪念品等都不同于外部。这种早期教育可能会伴随着孩子终身的成长。

就中国的博物馆发展现状来说,与西方发达国家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并不是表现在其建筑体量上。我们有一些省级博物馆的建筑规模都相当庞大,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建筑面积位列世界第一。但是,我们并没有建立起像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那样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体系,在收藏、展览、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也比较欠缺。

藏品是博物馆的立命之根,没有藏品的博物馆只是建筑,但一般性的藏品难以建立起一个博物馆的权威性,只有那些历史价值非常重要或者非常独特的藏品才能为博物馆带来特殊的荣耀,才可能基于藏品举办优秀的展览,通过展览才能吸引更多公众。藏品的单一性或博物馆的同质化倾向,使国内很多省级博物馆几乎大同小异。因为我们忽视了博物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独特性。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需要在一个很长的历史跨度内兼顾世界不同的文明,继而衍生出不同文明中的文化创造。但是对于一般性博物馆来说,它即使不能建立起百科全书式的体系,仍然可以因独特性而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世界上有很多博物馆即使硬件很普通,或藏品数量不算很多,但依然可以成为全球闻名的博物馆。比如,埃及国家博物馆只有10余万件左右文物,硬件还停留在100年前的规模和品质上,但它是世界十大博物馆之一,因为它有法老时期的重要文物,藏品的独特性确立了它独特的价值所在。

300多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出现是因为有藏家向国家捐赠自己的藏品,化私有为共享。当然,捐赠给国家是一种方式,也有一些藏家用自己的藏品建立私人博物馆,这在世界上不胜枚举,中国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缺乏准入法规及有效监管,使得中国的民间博物馆良莠不齐。上海的重要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建立的龙美术馆可以说是中国私人博物馆的典范。尤其是王薇收藏的延安以来的主题作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收藏的重要补充。这些作品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进入国家收藏体系,近20余年来流落到市场中,成了王薇收藏的主要目标。她的收藏独特性正是建立在自己多年的努力上,当然也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除了通过博物馆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国家也希望弥补我国在西方艺术品收藏中的不足,但这条路很艰难。因为西方的收藏体系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我们错过了那个时期,失去了很多可能性。现在很多西方大师的作品价格非常昂贵,数量非常珍稀,比如荷兰画家维米尔的画存世只有34件,要想拥有它已不是论亿来衡量的价格问题,还涉及其他问题。因此,在中国,要想建立起百科全书式的、展示中西方文明及世界艺术各发展时期整体框架的收藏体系,可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也未必能实现。

崛起中的中国需要强大的博物馆文化,只有博物馆的强大,才有国家文化的强大。因此,我们需要唤起全社会对博物馆的认知,希望通过民间的努力逐渐弥补国家收藏体系的不足,为创造一个各具特色、美美与共的中国博物馆体系而努力。▲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

猜你喜欢
展品藏品博物馆
展品被盗了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博物馆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展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