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2017-07-29 14:46王丽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激发问题情境

王丽

摘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把"知识"构建在问题之上,让学生根据材料和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有效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关键词: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28-0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式学习有时也被人称为"问题导向式"的学习,"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它指明了探究的内容和目标,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

1.把“知识”构建在问题之上

教师提供相应学习材料或设计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景,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主动地探索、发现。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教师适时地追问,帮助学生发掘隐性问题,逐步构建探究性学习的脚手架,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比如:《盐到哪里去了》中关于"溶解"概念的建构过程中,老师准备的实验材料有食盐、白糖、沙子和锯末,学生观察把四种实验材料分别放入水中后,它们在水中会有什么变化?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师:把盐放到水里会怎样?

生:盐在水中不见了。

师:盐不见了,是没有了吗?

生:不,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了。

师:既然看不见了,你怎么判定盐还在水里?

生:因为水变咸了。

师:那盐在水中的什么位置?

学生的猜测五花八门,有的说在水的底部,有的说在水的上面,有的说哪都有……根据学生产生的分歧,带着困惑,学习探究问题有了指向性,于是我们借助观察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推理出盐和白糖在水中变化的过程。

教师通过四个问题的追问,帮助学生逐步构建"溶解"概念,从学生的前概念"盐不见了"、"盐化了"这种显性认知,升华为"像盐和白糖这样在水中变成了极小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中的过程叫溶解"这种理性概念。

2.学生根据材料和情境发现、提出问题的质量,是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

有些"显性问题"比较显豁,可一眼看出,而對于一些"隐性问题",则往往不容易看出,而在发现问题这一环节里,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发现"隐性问题",从看似没有问题的材料里挖掘出潜在的问题或者言外之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活课堂,充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需要教师问题追问,帮助发掘"隐性问题"。如:《多种多样的植物》一课中,当问到如何给常见的植物分类时,学生都能想到很多种分类标准。如:按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分类;按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分类;按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分类等等。可以看出学生具有根据植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的基本能力,但几乎所有学生的分类方法都停留在根据某一个特征将事物分为平行的两组的二级分类水平。当对学生追问"你还能在现在分类的基础上再继续分类吗?"时我又了解到,在老师的提示下有部分学生会说出"可以先将植物分为水生、陆生,再将陆生分为有花无花……"等,可以看出对于难度较高的多级分类,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较高水平的分类要求。

3.有效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追问艺术的成功运用,需要教师学会循着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有效的追问,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帮助其正确建构知识体系,在不断追问和反思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逐渐深入和不断增值的高效互动中拓展学生认知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只有指向明确、层层剥笋式的追问,才能真正借助学生的回答来指导学生自身的学习,实现学生思维和科学概念的"自然生长"。

如:《根的作用》一课中,实验探究过程中的问题设计。

问题"你认为植物靠哪里吸收水分?"是由教师提出的;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有生活经验提出假设:植物是靠根吸收水分的。

教师首先提供的是粗线条的思维框架。设计开始给学生提出三个提示性问题:(1)实验需要哪些材料;(2)怎样做?(3)出现什么现象才能够说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这三个问题,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方向,让学生的思考有迹可循。

其次,通过对设计细节地方的追问,不断完善实验。毕竟学生的设计是粗线条的,所以需要在细节上进行完善。比如,学生设计的实验可能是这样:将一棵带根的植物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水少了就证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带根植物?水又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放多少水?是不是把根放入水中后,水少了就证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学生会忽略蒸发现象对实验的影响)怎样知道水少了 ……

实验中不合理的地方不解决,整个实验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课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及时提取有效信息,不断完善学生们粗线条的实验设计。比如学生设计中说道:将一棵带根的植物放入水中,教师就可以追问,是将植物的哪部分放入中?

整个完善过程主要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法来完成,完善的标准我认为有两个,一是科学性,也就是实验的整个过程要有道理,比如,要给初始的水位做标记,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标记,以便定量的说明水量的变化,这样才具有不可置疑的说服力;为什么要避免蒸发现象对于实验的干扰?如果不排除蒸发的干扰,实验结论的得出就不具备可信度等,这就是科学性。二是可操作性,也就是整个实验的实施要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便于实际操作。比如:我们用在水面滴植物油的方法防止水分的蒸发在众多方法中是最简单的(其它还有用蒙塑料的方法防止蒸发、还有做个合适的盖子,盖子中间凿个孔让植物可以通过 …… )选用试管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不用烧杯,这样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也就是本着简单易行,既省时现象又明显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者缺一不可。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激发问题情境
贯注方法引导 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
基于学生提问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数学教学怎样运行“教”的过程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