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优化语文教学潜心关注学生主体

2017-07-29 13:40陆益明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主体状态生命

陆益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59-01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师在有限的空间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因此,必须更新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课堂生命主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构建课堂新景观,展现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注重学生注重主体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地一半。"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即上课伊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注意的心向,是一种学习者倾全力学习的内部状态。学生是否集中和维持这种心向并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因为保持良好注意状态的学生,总能认真专注、自始至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导课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它熔铸了教师殚精竭虑的智慧,凝聚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识修养,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包含着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讨论、质疑、听讲、思考、作业、合作等活动中去,学生的注意程度高。

2.优化教学情境手段,培养学生参与主体

因为"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所以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它必须由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来实现。学生主体参与,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身心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生命主题建构与发展的过程。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完善人格。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是在积极地参与下进行并达成的,参与的广度、频度、力度、深度,决定了参与是否充分、积极、有效。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3.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拓展学生交往主体

契科夫指出:"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按学生性别、学业水平、个性特征等,合理划分,编成四人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师生、生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小课题指导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往、共同切磋的机会,通过明确目标、竞争激励、及时引导调控等各种策略提高学习交往活动的实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游戏、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观点,从而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激发创新的热情。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等社会性品质,并可使学生在相互帮助、悦纳、赞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分享到成功地喜悦。学生高涨的情绪、大胆的尝试、亲密的合作、心理的容融构成了相融的人際关系,这种良好的交往状态有助于学生形成性格开朗、积极进取、与人亲切交往、真诚合作等心理素质,真正有助于个体成长并焕发生命活力。

4.合理引导思维过程,凸显学生思维主体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升语文素养。斯腾博格在《思维教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水平的核心,它是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5.关注课堂心理环境,重视学生情绪主体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情感状态及奋发学习的心理体验。良好的学习情绪状态,是产生学习紧张感、愉悦感的内在因素,也是推进学习进程的不竭动力。新课程呼唤充满乐学气氛的生动、活泼、竞争的教育景象。

6.探索反馈评价过程,体现学生生成主体

生成主体是学生在一堂课中一切学习成效和情感体验的总和,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效果的重要指证,也是衡量语文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它是课堂教学设计中无法预料的,因为它或是学生的突发奇想,灵感闪现的一瞬,思维火花迸溅的刹那,抑或说水到渠成、心领神会的结果。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思维状态均有可能促进学生生成状态的形成。评价生成状态时,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力投入学习,并从中伴有满足、成功、喜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也可以看学生能否总结当堂学习所得,或提出深层次的问题。

叶澜教授曾说:"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因此,只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我们将会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才能形成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尊崇学生的主体意识、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体。

猜你喜欢
主体状态生命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