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学好高中汉语文

2017-07-29 03:00邵春燕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课外汉语

邵春燕

摘要:汉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汉语文素质和汉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而汉语文素质、汉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和写。可以这样说,解决了读和写的问题也就提高了汉语文素质和汉语文能力,也就能够学好汉语文了。

关键词:高中汉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94-01

1.高中汉语教法的差异及运用

学习母语是社会的需要,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要身处在这种语言环境中,不能很好地使用这种语言,不能有效地利用这种语言,就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极大的消极的负面影响。相对来说,学习第二种语言就要单纯得多。有时是对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感兴趣,希望对这种文化有所了解或加以研究;有时是社会的需要,社会要求你和操这种语言的人打交道;有时为了观光旅游,需要听懂或能说一些与旅游观光有关的交际用语;有时则只是对这种语言有兴趣。但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民族间的融合来说,学习第二语言是将此作为更多知识储备的桥梁和纽带,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母语教学的教学对象大部分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他所学习的语言环境当中,从小耳濡目染,到了正规的学习阶段,他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听和说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他在接受正规的语言训练之前,已经靠自然习得学会了相当多的东西。第二语言的教学对象则不同,他们大多数身处所学语言以外的其他语言环境中,不能靠自然习得,而必须通过相应的语言学习来获得。也就是说,在接受正式的这种语言教育之前,他们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或不了解这种语言。换一句话说,所学的语言对他们来说是零起点,即便不是真正意义的零起点,比如他们可能听别人使用过这种语言,他们可能会说一些字母或词语等,但都不能算是他们已经能够使用这种语言。由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教学对象要通过正规的学习来掌握汉语,而不是靠自然习得,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习者做到的:一就是给他拐棍,让他能够通过这个拐棍尽快学到相应的知识,如汉语拼音,一定量的字、词;一就是让他能够尽快张开嘴巴,能够尽快学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语言,让他学了有成就感。

母语教学中,對象已有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与他所学习的语言的背景和相应的文化背景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他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他所具有的文化知识、所了解的风俗习惯等,和他所学的语言是一致的。第二语言教学则不同,它的对象所具有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与所学语言的语言背景和相应的文化背景不完全相同,而这种不同会对他学习第二种语言产生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

2.将阅读、思考与写作三者结合起来

要想学好汉语文,必须将阅读、思考、写作三者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2.1 学会有效阅读。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就是要增加感性认识,要感知语言、感知情感,开阔眼界,多见世面。如吃西餐时,如果见都未见过,如何知道它该怎样吃?该用哪一只手操刀,用哪一只手握叉呢?如何知道吃西餐都有什么规矩,讲究什么礼仪?不知道这些西餐文化,自然也就无法优雅正确地进食西餐了。汉语文学习同样如此。阅读是汉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汉语文学习没有阅读不行,阅读量太小了也不行,一定要大量阅读,广泛阅读,才能为学好汉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高中汉语文的学习除了课堂之外,还要多阅读课外汉语文类书籍,广泛、有效的阅读能增加学生对汉语的语感,积累、熟练汉语词汇,提高汉语文运用中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2.2 培养先思考再写作的良好习惯。综观历年高考汉语文试卷,作文已获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写作的问题首先不在于写而在于思考。写作,不在于字面的华美辞藻,更在于字面下映射出的作者的思想,在于作者的心性与情怀。宋代大词人陆游曾指出,诗文成就的好坏,"工夫在诗外"。由此推之,写作的工夫也是在写作之外,尤其在思想上。一个人没有善良正直的心,所作文章就会缺少思想、观点、见地,也就很难打动读者的真情,唤起正能量。腹内空空、脑内茫茫,作文时能说出什么,写出什么?经过思考,有了思想、有了观点、有了见地,文章一挥而就、轻而易举。作文要想写好就要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就必不可少,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2.3 养成常习作、勤动笔的好习惯。一个人有了思想、观点、见地之后,却不去表达、表述,那么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就无从得到锻炼。汉语文的写作能力培养更离不了常习作、勤动笔。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喜欢学习汉语文,又总写不好汉语文作文,眼高手低的原因。当前的汉语文教学过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际运用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汉语作文与习作练习恰恰就是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作文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汉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务必要培养学生常习作、勤动笔的习惯。

2.4 阅读、思考、写作相互结合。首先,有效阅读汉语文的同时必须随手记读书笔记。阅读的同时要将有价值的内容记下来,同时将自己的思考、想法也记下来。

其次,有效阅读汉语文必须坚持写日记。阅读汉语文时要记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有体会、有感悟,才是有效阅读。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地用汉语思维和文字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随笔,都是写好汉语作文、学好汉语文的有效途径。

最后,汉语文阅读必须与汉语文写作结合起来。以具体规范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文章风格。长期坚持下来就能提高汉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文学习需要积累。让学生明白要想提高汉语文的能力,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每天都要积累一些汉语文知识,同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博客等途径借鉴学习历年高考中汉语文成绩优异者的学习方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些高考有意者的学习方法都是结合了学生具体的经验感受,非常实用易学,是他们的多年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借助别人的学习方法,努力实践,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一定能够有效提高。

3.拓展学生汉语文思维的广度

汉语文知识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宽广地域中,我们无处不受汉语文思维的潜在影响。所以,形成汉语文思维,首先就要拓宽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广度,对于知识领域的延伸,教师在汉语文教学中,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课外的素材,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对课外作品的认知。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引导,例如,在讲解《将进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的做好预习,巩固李白的生平简介,对李白的一些作品进一步了解,例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蜀道难》、《白头吟》等等。由于好些高中生没有配备电脑,也没时间去查阅更多的书籍,所以,这些资料教师可以事先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加了阅读量,这样自然就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使他们再考虑问题时更全面,更顺畅,眼界也相应地变得高远,进而通过量的积累达到思维的质变,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汉语文思维。

汉语文思维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牵制着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解放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汉语文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使学生不仅在高考中取胜,也使之在未来的发展中制胜。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课外汉语
学汉语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