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舰巡航南海”言论被打脸

2017-07-29 18:24纪双城
环球时报 2017-07-29
关键词:航行约翰逊航母

●本报驻英国特约、特派记者 纪双城 黄培昭 ●本报记者 吴志伟 ●甄翔

英国也要不远万里来搅南海的局?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在澳大利亚的一番“惊人之语”在国际舆论场掀起一阵喧嚣。27日,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外交及国防会议上,双方谈到“南海问题的挑战”。约翰逊随后宣称,英国海军两艘“巨大的”新航母服役后,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到亚太海域开展“航行自由行动”。英国国防大臣法伦表示,英国希望明年向该地区派遣一艘军舰,“我们驶经南海不会受到中国的限制”。伦敦是想在亚太找回昔日大英帝国的荣耀吗?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更像是虚张声势,借“碰瓷”南海这个热点刷存在感。自2014年“卓越”号退役后,英国一直处于无航母可用的状态,新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号预计到年底才能交付海军,真正投入实战部署则要等到2020年,届时英国政府中还有没有约翰逊的位子都难说。难怪英国网友对他的言论也是一片嘲讽与不屑。“希望域外国家不要兴风作浪,不要无事生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8日在记者会上说。

英国航母也要来南海?

27日,英澳外交及国防首长会议后,约翰逊表示,自去年向日本和韩国派遣“台风”战机后,英国将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承诺。他说:“我们要让两艘巨大的新建航母开展的首批任务之一,就是派它们到这一地区执行航行自由任务,去维护我们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和航行自由的信念,该水域对国际贸易至关重要。”

约翰逊没有具体说派航母到什么地方执行“航行自由任务”,但结合对话语境,英国媒体纷纷直接将其与南海联系起来。《卫报》以“英国新航母将到南海考验北京”为题称,约翰逊承诺,将让英国两艘全新航母赴争夺激烈的南海水域进行自由航行。在随后的演讲中,面对数百政客和商业人士,约翰逊重申派航母到亚太地区的承诺。他说:“如果你看看这两艘航母,你会看到它们比威斯敏斯特宫(英国议会大厦)还长,我想你也会同意,它们比议会大多数辩论都更有说服力。我们承诺这么做(派航母),不是因为我们在该地区有敌人……而是因为我们认为必须坚守法治规则。”

《卫报》称,在随后的问答中,约翰逊的表态让听众对他的承诺感到困惑。他说:“我们还没完全决定这么做,好吗?你现在不用忙着到海边对着地平线翘首以盼。但是它们会来的,但不是明天。”当天,英澳两国对话谈到南海。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表示,双方探讨了作为亚太地区“迫切挑战”之一的南海问题。她说:“我们就太平洋问题和加强英国参与该地区事务的机会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我们看到英国在太平洋发展和安全事务中是我们天然的合作伙伴。”

英国《金融时报》称,约翰逊在接受《澳大利亚人报》采访时表示,南海的法律确定性非常重要,英方在该地区发挥作用将受到多方欢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约翰逊周四晚间在悉尼讲话时,呼吁南海争议各方“尊重通航自由和国际法”,并提出英国或派舰艇穿越马六甲海峡。报道称,英国在南海主权纠纷中站队的做法可能会激怒北京,中国对鸦片战争中遭受的屈辱失败仍然记忆犹新。

英国国防大臣法伦当天更明确地提到“南海自由航行”。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英方将加强在南海水域的存在。去年,英国派出4架战机在该地区参加了与日本进行的联合演习。“我们希望明年派一艘战舰到该地区,我们尚未最终确定军舰部署到什么地方,但我们驶经南海不会受到中国的限制。我们有航行自由的权利,我们将这么做。”路透社称,在中国加强海军实力、立场越来越强硬的背景下,英国军舰的出现可能加剧紧张局势。英国此举可能破坏伦敦和北京的关系,削弱两国政府称之为“黄金时代”的双边关系。

28日在悉尼面对媒体时,法伦又表示,英国并未确认航母的任何部署计划。他说:“航母海试、列装和舰载机试飞完成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不过我已说得很清楚,我们希望我们的航母在各大洋航行,如果需要的话也会到这片海域来。”澳大利亚联合通讯社对此解读称,法伦是在淡化派航母去南海执行自由航行任务的说法。

针对英国两位大臣稍显混乱的表态,《环球时报》记者28日联系英国外交部。英外交部负责亚太事务的发言人路科维奇在书面回复中表示,英国只会坚持既定的南海政策不变,希望南海各方尊重航行自由及国际法。对于外交大臣约翰逊的言论,英国外交部不予置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8日在记者会上说,近来渲染南海紧张的没有一个是域内国家。当前,在本地区国家都在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促进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时候,个别域外国家执意要在趋于平静的南海兴风作浪。无论这些国家、这些人打着什么旗号、标榜什么样的借口,他们在世界其他地区同样道貌岸然地干涉却留下混乱和人道灾难的前科,足以使本地区国家和人民保持高度警惕。

被批是“虚张声势”

当前,中英关系整体发展良好,英国为何突然抛出“巡航南海”话题?在舆论看来,约翰逊有“放空炮、博眼球”之嫌。2014年8月“卓越”号退役后,英国成了没有在役航母的国家。约翰逊所吹嘘的“巨大新航母”一艘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该舰长280米,排水量6.5万吨,是英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军舰,但至少要到今年底才能入列。另一艘同级别的航母仍在建造之中。

英国《每日邮报》28日称,不管约翰逊承诺了什么,英国航母在好多年内仍无法投入使用。“伊丽莎白女王”号上月离开罗塞斯港开始海试,明年底将开始F-34B舰载机试飞,到2020年才能投入实战部署。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称,约翰逊的讲话在英国媒体上引发惊慌,有报道说,英国部署航母“冒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紧张上升的风险”。

在英国《卫报》网站的报道下面,网友热烈讨论,留言数千条,其中多是对约翰逊言论的嘲讽。有网友说:“在派‘巨型航母驶离家乡1万公里之前,英国还是先明确‘巨型这个词的定义吧……中国每年新入列的军舰就差不多达到英国海军一半的总体规模,难道英国人跑到世界另一边就是为了被羞辱吗?中国甚至不在乎美国海军,更别说英国海军了。”另一名网友说,约翰逊先生,你的巨型航母驶过南海时,甲板上请拉开一张大海报写上“此船出售”,估计毕晓普会高兴的。还有网友挖苦说:“约翰逊为什么不自己漂到中国的海上去,这能省去我们的麻烦。”

谈到两位大臣的表态,《环球时报》记者伦敦驻地附近一家名叫“联合食品店”的老板辛普森不以为然,他说,他们很可能就是说说而已,旨在表明英国想在脱欧后继续扮演大国角色的态度,也表明自己并不孤立,离了欧盟照样“玩得转”。辛普森还说,他不了解法伦,但对约翰逊知道很多,约翰逊向来以“大嘴”而著称,总是说话口无遮拦、不着边际,把话说过了头儿,因此他的话不太可信。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赵怀普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传统上看,英国在欧洲国家中确实有着相对较强的防务能力,历史上在很多地区也有军事存在,因此它可能想借助这些它自认为的优势,来维持甚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但实际情况是,英国可能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了。冷战结束后,英国的防务能力呈现下降趋势。英国现在实际上连独立打一场大仗的能力都没有,即便是传统上的海上能力,现在也难言优势。因此英国官员这么说,虚张声势的成分比较大,博博眼球罢了。

“蹭热点”或是为卖装备

“乍一听似乎是英国要找回大英帝国昔日的荣耀,但实际上,谁都知道这早已是过去式了。”中国海洋问题学者刘锋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两名大臣的真正用意或许更多是扩大英国在亚太地区的国际能见度,提升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参与度,背后的利益诉求还是在经贸方面。考虑到亚太地区经贸增长潜力和不断扩大的军火贸易份额,英国作为传统贸易大国以及军火重要出口国,自然希望分杯羹。刘锋同时表示,说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如果真付诸实施,相信英国会慎重考虑由此带来的后果。

约翰逊此次亚太之行除了澳大利亚,还包括日本和新西兰。英国广播公司称,乍看英国脱欧后要恢复“大英帝国”光辉,但约翰逊此行焦点一直没有偏离英国拓展在亚太地区的经贸的主题,谈及军事和地区安全问题,并没有真正改变英国二战后军事大战略的意图,而实际上和经贸问题有直接联系:军贸。文章称,英国借助雄厚高科技实力,保持着尖端武器军火工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连美军都花费巨额资金采购英式装备。目前,英国正在和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的军工企业争夺有关未来20年里澳大利亚价值约890亿澳元(约650亿美元)的新一代海军舰船宏大扩军计划中的部分订单合同。

也有分析认为,英国作为美国的铁杆,特别是在脱欧之后在战略上对美国的依赖性加强,因此它可能跟着美国多表态,将来不排除它确实派军舰到南海不太敏感的海域转一转,就像经常跟着美国在南海“蹭热点”的澳大利亚那样。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28日称,澳国防部长佩恩暗示,为宣示南海“自由航行”权,澳方可能跟英国一起发挥作用。佩恩说:“我们今天还讨论了地区形势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自由航行和自由飞越……我们一致认为,当双方(军事)资产同时在地区出现时,我们应明确开展合作活动的机遇。”▲

猜你喜欢
航行约翰逊航母
海洋美景
第六章 邂逅“胖胖号”
关于舰载机常用到的英文
约翰逊当选英国首相
雨滴的快乐
潜艇
寻找失主
美国两航母“围住”伊朗
新地貌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