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旅游环境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7-07-31 11:32赵威
时代经贸 2017年13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环境

赵威

[摘要]旅游环境审计作为环境审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旅游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循环、再生和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企业的成本核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旅游环境审计的背景,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旅游环境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的旅游环境审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旅游环境审计;对策

一、引言

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区内的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和污染,原有植被和生物群落遭受到人为破坏,在旅游开发建设和景区经营管理过程中对生态旅游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导致生态旅游环境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导致文化遗产的消亡和毁灭。有些旅游设施的建设影响了景区内和谐性,破坏了旅游区的自然美,在这种情况的失控发展中,不但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生态旅游环境,而且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旅游经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环境、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文化三者不能协调一致发展的问题,必须管理中加强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作为旅游环境管理控制的有效措施,旅游环境审计集生态学理念、环境审计学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于一身,对旅游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独立的评价和监控,对旅游企业旅游建筑设施、旅游产品以及旅游环境业绩进行客观而系统的评估,对旅游业的平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监控、协调与促进作用。发展旅游环境审计有利于旅游区的旅游环境管理以及可持续旅游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旅游环境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旅游环境法律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不到位

目前,有关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虽然政府审计机关对旅游环境保护的资金流向和财政财务支出进行审计有明确要求,但没有规定旅游环境审计的具体标准,也没有规定旅游环境保护绩效评价的相关内容。同时,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没有明确制定实施旅游环境审计的相关准则、规定或者指南,旅游区管理者实施旅游环境审计均是出于自发行为,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指导。可以说,目前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阻碍了旅游环境审计发展的需要。同时,许多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缺乏对旅游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导致旅游环境被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性没有得到保证。旅游环境保护只是形式性地加入到旅游景区的发展规划当中,没有真正地按照规划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使仅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成为空谈的废纸一张。

(二)现有的旅游环境审计相关理论研究不够全面且较为滞后

建立健全的旅游环境审计理论框架十分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旅游环境审计的具体实践。现有研究对于旅游循环经济、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低碳经济理论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深入,但在旅游环境审计的把握上缺乏深入的研究。旅游环境审计自其产生之日起便与传统的财务审计无多大关联,尤其近年来西方国家掀起的环境审计多元化发展趋势更是如此,但许多学者、旅游企业仍会望文生义,将旅游环境审计只与财务相关联。从研究内容上看,西方国家的旅游环境审计将环境稽查、环境质量检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问题咨询等方面皆纳入到研究范畴之中;从研究主体来看,不仅仅相关财务、会计、审计专家参与其中,而且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等领域的专家也十分关注,只是其研究的关注点放在环境技术和方法层面;而在西方企业内部审计中,环境审计又衍生出环境信息审计、环境管理系统审计、污染预防审计等。相比较而言,中国旅游环境审计的发展还不够全面,在具体的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会很多,而且理论研究存在照猫画虎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借鉴于外国的理论研究,缺乏自主研究能力,这更使得中国的旅游环境审计发展相对滞后。

(三)旅游环境审计绩效评价的缺失

从目前实践来看,旅游环境审计更加偏重于财务合规性,旅游环境绩效审计开展较少。而从已实施的环境绩效审计来看,其更多关注企业执行环境法律法规状况、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环境项目与资金使用等方面,没有将关注点放在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等方面,缺乏对旅游环境保护项目是否如期建设、使用效益的评估、控制。同时,没有构建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可量化和可操作的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区的旅游环境保护,同时也会影响旅游环境审计的全面系统发展。

(四)缺乏专业旅游环境审计人才

旅游环境审计涉及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包括会计学、旅游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统计学等。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旅游环境审计队伍,绝大部分出身于会计或审计专业,缺乏环境管理、环境技术方面的知识人才和专家学者。随着旅游环境审计研究的纵深发展,多种形式联合共同审计的模式将会成为未来时代的主流发展趋势,需要将会计、审计、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人才吸纳到审计活动中来,协同开展进行旅游环境审计工作。这样在审计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得到环境管理技术方面的支持,又可以发挥审计人员的专业优势,使以往旅游环境审计中出现的种种不足能够得以解决,同时还可以促进旅游环境审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三、发展完善旅游环境审计的对策

(一)完善旅游环境的管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从我国的立法经验来看,对于极具专业技术性的法律法规,可以从地方开始先行先试,从地方立法开始进行实践,在地方立法实践成熟之后,再制定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对于旅游环境审计这一较为全新的立法领域,可从旅游资源、相关审计经验丰富的省市进行立法尝试,以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的形式明确具体的旅游环境审计实施主体、对象、权利义务、标准、审计程序等,同时根据各地的旅游资源的特点,将旅游环境因素纳入到地方整体的生态区域建设规划当中。旅游环境审计的建立,旨在于建立良好的旅游环境管理体系,使我国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等得到保障。就目前我国的旅游环境的管理来看,我国的旅游环境管理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这就促使我国要完善对旅游环境的管理。从我国的管理经验来看,同立法经验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选取有代表性的旅游区和县市作为试点进行管理模式实践,在实践成熟取得重大结果时,再大范围的进行推广。

(二)加强旅游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工作

我国的旅游环境审计理论相对于国外而言虽然是落后的,但我国的旅游资源却是十分丰富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完善我国的旅游环境审计理论,加强旅游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层次的深度和范围的广度,逐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旅游环境审计工作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使我国的旅游业能够乘势继续蓬勃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三)构建对旅游环境审计的评价体系

目前的旅游环境审计受传统财务审计的影响,注重财务与合规性审计,忽视旅游环境的绩效评价。在进行旅游环境审计时,旅游企业只注重旅游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相关旅游企业环保资金使用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审计,忽略了这些资金所能够产生的效益审计。因此,科学合理的旅游环境審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就尤为重要,完善旅游环境审计,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和旅游环境绩效审计结合起来,共同构建旅游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四)大力培养旅游环境审计方面的人才,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针对我国旅游环境审计的现状,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加大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引进熟练掌握旅游环保知识和技术的专门人才,并建设一支专业的旅游环境审计队伍,为旅游环境审计的顺利实施打下重要基础。未来旅游环境审计方式应向联合审计的方向发展,相关政府审计部门应联合旅游环保组织、环保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聘请环境工程技术专家、旅游环境研究专家、律师等加入旅游环境审计工作,综合利用各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建设一支全面的专业审计队伍,明确分工合作,提高旅游环境审计的效率和权威眭。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环境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环境清洁工
“民间网络反腐热”冷思考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漫观环境
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