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读者看原著

2017-07-31 00:09杨向明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赏析书籍课外阅读

杨向明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服务功能也随之丰富起来。形式多样化、对象大众化、服务快捷化,都成为当下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标签。然而读者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在赏析外国名著的过程中,读者的中国思维限制了对外来文学的深入了解。因此,本文试着提出几点建议引导读者阅读外国名著,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进而了解中外文学背后代表的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更好的实现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与传播。

关键词:读者;原著

一、图书馆功能的具体介绍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规程》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履行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而这两项职能需要服务功能来体现,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服务功能也与时俱进,具体有以下几种分类:

1.倡导读书

图书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时期倡导读书,是图书馆主要的智能之一。图书馆的设立,使更多的人在闲暇时间可以走近图书馆,感受文化的魅力,利用文化知识来丰富自身。在我国图书馆的设立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学会读书,不断实现个人综合发展,实现全民读书的奋斗目标。

2.读书服务

图书馆不仅给读者提供书籍,更为读者提供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不同于服务行业所提供的服务。在图书馆中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文献获取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质教育服务、技术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文化服务等。这些服务的提供帮助读者更好的进行图书阅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影响,形成深远持久的影响,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国民素质。

3.提供指導

提供指导是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之一,是最为重要的服务。图书馆在提供图书的过程中,为读者提供相关的阅读策略,帮助读者进行高效的阅读,不断的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图书馆具体提供的阅读策略,比如说外国文学的阅读策略,将在后文中详细的叙述。

二、读者的阅读策略

随着读者需求和信息资源的变化,读者面对良莠不齐的书籍如何选择正确合适的读本进行阅读,而读者如何能快速的定位找到需要的知识框架也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为大家介绍的图书馆服务功能,我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1.读者若有要找的固定书目,我们图书馆有文献获取功能,可以在电脑上输入要找的书籍,查阅相对应的书库位置,记住每本书对应的有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编码,到书库按照排列顺序寻找相应的书籍可以节约时间。而对这样的读者我建议先浏览目录在脑海中构造大概框架,进而细细品味书本细节,可以迅速定位到你要找的章节。

2.读者如果没有固定书目只是大概知道需要相应领域的书籍,面对这样的需求,我们可以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和学科服务,查找相应领域的书籍,翻阅书目大致了解书本内容,进而确定读者需要哪个具体的知识点框架结构,再进行第一种的方法查阅书籍所在书库位置。

3.还有一种读者,没有固定的书目,也没有相关学科要求,只是随手翻阅,面对这样的读者,我们建议他们浏览书籍时先看书籍所在书库分类,选择书库后,看书架归类,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书籍。

三、外国名著的赏析方法

外国名著有独特的地域性和语言限制,虽然有很多名著是经过翻译流传到我国的,但因巨大的文化差异,我国民众对外国名著的接受度依旧不高。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外国文学智慧的结晶,了解除了东方美之外的世界美。因此,赏析外国名著前需要我们做一些准备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品味外国名著的文化积淀。

1.首先,了解外国名著的作者。自孟子提出“知人论世”论之后,这种文学批评方法一直广受关注,在赏析外国名著时同样适用。赏析外国名著前我们应该了解作家生平和经历,知道其创作动机,了解作者的思想和体会,进而更好的将自己代入到名著中,产生共鸣,理解字里行间流露的情绪以及作家风格。

2.其次,了解外国名著的创作背景。每部作品都有其创作的时间背景,或者是混乱的美国内战时期,或者是黑暗的俄国农奴制时期,或者是糜烂的伊丽莎白时期等等。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时代热点,阶级矛盾,经济状况,而作品中体现的主题和思想也与相应的时代背景有关,这些都是赏析外国名著的重要前提。

3.最后,保持一颗沉淀和崇拜的心。外国名著有个特点,人物名字都很长还很相似,没有辨识度,我们可以用英文字母来代替,先理清人物关系,再了解故事情节。很多读者看到外国名著的名字时就放弃了,其实只是我们的“张三”、“李四”。外国名著要求我们静下心来,将自己放在故事情节中,体会每个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浪漫柔情,而不同的文字风格也是作家彰显主题的一种手法。

以上是赏析外国名著的准备阶段,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阅读方法供大家借鉴,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或者自己总结一种方法来赏析外国名著。

1.联想法。在阅读外国名著前,多看几遍题目,思考作者会写哪些内容,浏览目录后想象作者会怎样叙述这个故事,看每一章节时思考这章作者会写哪些内容,在一系列这样的问题思考下,我们把问题带入到文本中,体会作者的内心,感悟自己与作者思考的不同之处,进而学习这些不同之处带来的不同效果。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比较,进而更好的把握名著的主题和作家的思想,也有利于思维逻辑的周密。

2.倒带法。阅读外国名著时,大多是名著开篇会有很多的笔墨来描写当时的时代背景,主人公出场可能在几章以后,没有耐心的读者会就此合上书籍扔到一边,错过珍贵的书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先读作品的结尾,倒着读,可以尽快进入文本,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这种方法的好处也可以培养读者的逆向思维,更好的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读者记忆深刻。

3.跳读法。很多外国名著都是长篇巨制,厚重的书籍加上晦涩难懂的情节让中国读者望而却步。而快节奏的生活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赏析外国名著。这样的话,读者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迅速浏览文本,浏览目录。浏览每一章的标题,大概了解文本内容,这样阅读有个缺点是不能扎实的掌握故事情节,有些细节性的东西会遗漏,影响对文本整体的把握。

4.精读法。有跳读法相对应的就有精读法,这种方法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小学语文老师带领大家学习语文课本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从具体的字词,段落把握作者表达的大意,进而了解整篇整个文本表达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內容。这种方法可以细致全面的把握文本,但耗时长,而且要求执行者的素质较高,需要有极强的分析鉴赏能力和自我约束,稍微放松一本名著将会束之高阁,成为历史的记忆。

以上是我作为图书馆工作者为读者提出的几点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可以交叉使用,或者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要认真细致的把握文本内容,切不可粗心大意,断章取义。外国名著其实与我们中国名著有着一样的重要角色,都是各国文化经过历史沉淀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不能对外国名著产生畏难甚至抗拒心理,每一种文化都有他们的文化特点和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固然重要,但世界文化同样需要了解和鉴赏。我们应有开阔和包容的心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让世界文明绽放光彩。

四、结语

本文尝试从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入手,结合当下读者心理和需求,引导读者鉴赏外国名著。科技与时代的变化,读者需求的变化,要求我们图书工作人员要有更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图书馆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拥有着权威的信息资源和全面的文化内容,我们作为文化的守护者和弘扬者,应该时刻准备着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以及宣扬外来文化。一个民族固步自封只会止步不前,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需要我们做文化的搬运工,搭建中外文化和平交流和友好发展传播的桥梁,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这对实现中国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梅;网络环境下盲校课外阅读指导方法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7期

[2]胡为亮;学生课外阅读的问卷[J];考试(综合版);2011年02期

[3]刘心砚;浅析高中语文阅读的方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11期

[4]杨鹏翔;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J];考试(教研版);2013年01期

[5]倪夙敏;;浅谈如何突破“堂课困境”,构建预习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09期

[6]何双莉;论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全国新书目;2009年16期

[7]曾国华;浅谈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12期

[8]夏丽霞;名著导读要“真”导[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年04期

[9]彭建华;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年09期

[10]江涛萍;提高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06期

[11].刘畅;论文学名著赏析对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4期

[12].黄秀芳;以纲为纲纲举目张,扣点讲点突破重点——初中名著阅读教学高效生成策略[J];考试周刊;2014年66期

猜你喜欢
赏析书籍课外阅读
鲁迅与“书籍代购”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