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化课堂的构建

2017-07-31 04:34安晓颖张凤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5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

安晓颖+张凤

摘要:伴随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布局当中的一环,生态理念和生态意识被引入各个学科。在这种形式下,将生态学的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构建中,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新尝试。本文通过阐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化课堂的意义、需要引入的理论和原则,探索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为新时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化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化课堂的意义

(一)时代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高瞻远瞩,提出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

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設的意见》发布。10月,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2016年12月7、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

这就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中不仅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也要求我们用生态化的视角考量整个高等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化课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自身发展的需要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化课堂不仅是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克服“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为、生理与心理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则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属性。自然界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只有在自然界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正是为了在新时期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从而促进人文价值的提升。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化课堂,对于调节人文价值与科技价值的关系,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的困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用生态化的角度考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其中包含个体生态、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等。每个群落又是一个小的系统。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课教育、专业课教育等又构成了一个教育大系统。这些大大小小的系统通过竞争、合作等其他作用,对大学生起着共同的作用。用生态化的角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有利于我们对影响大学生的各项因素和学生个体、群体系统分析,从整体到个体,把个体的思考纳入整体思考之中,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现实作用。

(三)实践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人们主体性思维逐渐增强,多元文化、海量信息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化课堂,可以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时效性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化课堂遵循的理念

(一)生态系统理念

“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在结构和功能上形成一个统一整体。”[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化课堂的建设中,教师、学生、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室环境等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而各要素自身也可以看作一个小的系统,这些要素或者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既是一个整体,也强调各组成部分的差异性。在课堂这个生态系统中,这种差异性就表现教师与学生在年龄、知识结构和水平、专业背景和教育背景等方面;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生源地、专业背景和教育背景等方面。这些差异性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化课堂的生态系统,使之丰富充实、多姿多彩,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二)信息交流理念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是通过食物链联系在一起的。各系统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类,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食物链整体,互相之间层层交流的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被看做一个生态系统时,各系统之间交流的则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这种知识交流的方向也与自然生态中的食物链不同,是一种各系统互相交流的过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课堂中,知识主要由教师流向学生,其后,知识在学生之间交互流通。同时知识在学生之间的流通还可以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及时更新教学案例、改进教学方法,使知识更加流畅的在师生、生生之间流通传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通过这种知识的流通,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起一个紧密联系的互动关系,既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课堂中系统多样化的长处,也有效维护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堂生态系统这一有机的整体。

(三)和谐共生理念

在自然生态学的理论中,食物链中的各系统是一个上下级排列的关系,上级通过消灭下级,达成化学能利用的全过程。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堂生态系统中,各系统并非上下级,而是与自然生态学的共生理念相一致,是一种互相依存、互为存在前提的和谐、平等关系。

在生态学中,共生指不同有机体之间有益的至少是无害的相互关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并非对立的,而是互相依存。没有教师,或没有学生,都无法构成课堂,遑论课堂生态系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课堂,应该是知识在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对话的平台,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来维护,任何一个系统的缺失,都会导致课堂生态系统的失衡。教师为了教学付出的努力,不应看成是单方面的付出,“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4]”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化课堂的实现路径

(一)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师的观念

在教室中构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结构,以整体论与系统观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生态的各因素进行系统思考。用传统教育理论中的“备学生”方式,仔细区分学生群体中的不同系统和不同因子,因材施教。

对学生坚持分层次、分模块分析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因人、因时、因事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增强教育的效果。既要注重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更要注重学生今后长期的发展,力求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课堂是一個有机统一大系统,教师和学生是组成这个大系统的两个小系统。而学生因为学习方法、教育背景、生活习惯等诸多不同,有分为许多的更小的小系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要实现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特征,将每个小的学生系统贴标签。如在高中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文科生、文史知识相对薄弱的理科生等等。针对不同系统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授方法,并利用不同系统学生之间的共同点,让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二)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课堂中知识的更新和扩展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注重思想政治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将课堂、书本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他们就国内外热点事件和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我们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课堂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紧密地与学生关心的问题、学生身边的问题以及最新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放到现实事例中阐述,深入浅出,使知识由教师向学生通畅的流通。同时,理论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特别是与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或他们感兴趣的事例结合,还能促使部分学生自觉地宣传相关理论知识,促进理论知识在学生各系统之间的流通,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构建和谐平等的课堂生态

教师在课堂中要从理论权威的强势地位转变为高品位生态营造者,即学习的引导者、创造的激发者和潜能的开发者。要关注课堂生态中生态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特点、爱好的学生兼收并蓄,构建一个平等、开放和民主的课堂生态,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通过理论知识联系起来的,二者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课堂这个生态系统,互为依存,缺一不可。结合新时期高校学生个性化思考较多、否定权威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课堂中,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态课堂传播媒介的理论知识才能顺畅的在各系统之间流通,不至流通阻塞,甚至交流停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12-9(第一版).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7.

[3]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20.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5.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毛泽东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