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推进情况

2017-08-01 00:07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民政 2017年13期
关键词:民政工作民政街道

◎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成效概览

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推进情况

◎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各工作组推动蹲点地区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出台一系列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政策文件,蹲点地的基层民政工作得到了有力加强。

一、创新基层民政工作体制机制

县一级,普遍建立了党委或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乡镇一级,建立了由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或乡(镇、街道)长牵头,分管民政的乡级副职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工作机制。县乡村三级基本形成了县(市、区)乡镇(街道)有民政服务办事大厅、乡镇有台账,村有民政专干和服务对象名册,三级协同联动的民政工作机制。一些县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民政重点难点工作,明确部门职责,协调民政工作落实。安徽省民政厅推动各市县(市、区)全面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变多头受理为统一受理。云南省峨山县制定了民政工作大走访、大调研、大督查、大解困活动实施方案,每年两次集中走村入户,检查督促政策落实,建立民政对象解困常态机制。浙江省在各地区考评中增加民政创新业务加分指标。江西省民政厅将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列入对市、县两级民政工作年终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兰西县加大民政工作在乡镇目标考核责任制中的权重。

二、规范和强化基层民政机构设置

各工作组积极推动蹲点地区加强乡镇(街道)民政机构建设。河北省保定市推广曲阳县的做法,将乡镇(街道)原“社会事务办公室”更名为“民政和社会事务办公室”,或加挂“民政所”牌子,在乡镇现有事业机构中明确民政服务工作机构。福建省连城县把乡镇党政内设机构社会事务办公室统一更名为乡镇民政社会事务办公室,乡镇民政机构名称、规章制度牌、民政标识牌“三统一”。云南省峨山县在乡镇(街道)一级整合资源,设立民政专门工作机构“民政办公室、老龄办公室”,并合署办公。安徽省蚌埠市要求全市乡镇(街道)设置民政所,安排独立办公场所,并悬挂民政所牌子。甘肃省灵武市在各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加挂“民政服务站”牌子,悬挂“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标识;庄浪县在18个乡镇和社区管委会设立股级建制的民政工作站。凡是设立民政机构的地方,均按本地人口和工作需要对人员编制和工作人员数量做出规定。

三、配强基层民政工作人员。

蹲点地区乡镇(街道)和村(居)层面普遍采取扩(调)编、设立公益岗位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基层工作力量。辽宁省本溪县各乡镇民政办公室设编制4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每个村配备1名民政协理员,并按每人每年5000元标准由县财政安排工资,年末一次性发放。湖北省宣恩县按照每个乡镇不低于2名公务员专职从事民政工作的要求配备人员;同时采取“以钱养事”方式,按照3万人以下乡镇设1个岗位、3-6万人乡镇设2个岗位、6万人以上乡镇设3个岗位的标准配备工作人员。河南省新郑市按照乡镇人口3万人以下不少于3人、3-5万人不少于4人、5万人以上不少于5人的标准,配备乡镇(街道)民政工作人员,并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每个乡镇(街道)增加2个专业社工岗位;在村(居)委会设立民政服务站,从村“两委”干部中聘任1名民政协管员,由乡镇(街道)管理,每月发给津贴500元。重庆市按照“万人配一”的标准配置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山东省邹城市在全国首创村级“民生代办员”制度,从村“两委”干部中选聘1人专门为村民办理民生及救助业务。

四、强化基层民政工作保障条件

一是各地普遍将县乡所需民政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强化财政主渠道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规定,乡镇民政工作经费由县财政按不低于全县人口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拨付,每个乡镇每年民政工作经费不低于2万元。江西省吉安市每年按照上年度中央、省转移支付的救助、优抚、救灾、福利等民政民生资金总额的2‰、2%的标准,分别由市县两级财政列入本级预算。河南省新郑市规定,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街道)不低于15万元,3-5万人口的不低于20万元,5万人口以上的不低于25万元的标准,安排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建立正常增长机制。二是重视改善乡镇民政工作办公条件。蹲点地区普遍要求在乡镇或为民服务中心配备电话、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基础办公设备;优先保障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公务用车出行,提高基层民政工作效率。

五、加强基层民政平台建设。

基层民政管理服务平台关系民政公共服务效率,是打通民政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蹲点地区高度重视基层民政平台建设。一是注重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安徽要求在县级建立1个中心(民政服务中心)、2个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负责县级民政工作的业务统筹、综合协调、服务受理及信息管理工作。黑龙江省兰西县、重庆市开州区将设在乡镇的单项民政业务窗口改为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理”。河北省保定市积极构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民政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河北省曲阳县在县一级建立民政综合协调中心,在乡镇设立为民服务中心、村一级设立便民服务室。二是完善民政服务信息平台。河南省新郑市探索建立民生信息数据库,推动民政同人社、社保、住建规划、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信息互联,打造民政信息管理平台。吉林省敦化市完善“互联网+”民政服务平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推进“互联网+社会救助”,福建省连城县实施“互联网+养老”,内蒙古自治区达茂联合旗推行“民政服务APP”,探索网上民政“服务大厅”,及时解决群众急难问题。

猜你喜欢
民政工作民政街道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坚定履行新时代光荣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政工作综述
热闹的街道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街道生活
数说加强基层民政工作
在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中需要加以推动的重点工作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