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应有制度保障

2017-08-02 07:53李宴群
活力 2017年5期
关键词:责任制党风廉政领导

李宴群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全党智慧的结晶,作为未来五年和今后更长时期的执政纲领和行动指南,“制度”二字贯穿始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党长期执政,既具有巨大政治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必须依靠党的各级组织和人民的力量,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管理、监督。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源于199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 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经过多年的实施, 已经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措施。高等院校作为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的效果如何, 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关系到未来人才的素质, 必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对待。

一、制度建设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础性工作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是推动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从制度层面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途径。同时,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党风廉政法规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的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并组织实施。”这是《规定》中各级领导干部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责任重要内容。因此, 为了更好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配套制度建设是高等院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一基础性工作的完成, 首先有利于高校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体系, 进一步明确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避免出现工作中的职责不清, 互相推诿的现象。其次,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还涉及制度的执行、考核和责任的追究。综上所述, 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配套制度的建设, 关系到高校反腐体系的建设, 关系到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提高, 关系到广大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 必须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

二、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有效落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制度保障体系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建设:

(一)党风廉政责任状制度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根本性制度

党风廉政责任状是规范高校各级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制度和重大措施, 對于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风廉政责任状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 尤其要明确校级领导所分管的各个院(处),不仅对所管院(处)的业务工作负责, 而且要对反腐倡廉工作负责, 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网络, 使教学科研工作与廉政建设相得益彰, 同步发展。党风廉政责任状制度的制定, 进一步强化了各级领导班子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 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根本性制度保障。

(二)政治学习制度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础性制度

高校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完备的学习条件, 高校的各级组织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 不断丰富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内容,通过专题学习、岗位培训、上党课等形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 并制定相应的政治学习考核机制, 形成制度化的学习氛围, 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廉洁自律意识, 为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供理论知识的保障, 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础性制度。

(三)评议与通报制度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关键性制度

高校应制定评议与通报制度, 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要求每一学年度各级领导干部要面向其负责的职能部门进行一次述职报告,并汇总评议结果, 及时向领导班子进行反馈。同时, 将民主评议情况及时以通报形式下发给全校各职能部门,特别是一些典型问题的通报, 可以对一些思想不稳定的领导干部起到警示作用, 教育一些人悬崖勒马, 防患于未然。评议与通报制度的制定, 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学校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关键性制度。

(四)责任追究制度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保障性制度

《规定》专门用一章对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作了规定, 其中对被追究的对象、责任的区分和定性、追究方式等基本内容都做了明确规定。但是对责任追究的程序、被追究人的权利维护等没有详细的界定。因此,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的制定应当从明确责任追究的内容和范围, 规范责任追究的提出、应履行的程序、追究后的责任承担以及被追究人权利的维护等方面进行建设, 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具有可操作性, 便于群众监督。总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的制定要遵循从严治党、实事求是、过罚相当的原则, 这样才能够及时了解和发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 使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可以说, 责任追究制度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保障性制度。

总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保障, 可以有力地推进高校反腐倡廉整体工作的进行, 不断开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培华.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

设[J].理论探索, 2010, (2):54.

[2]伊凤玉.对以责任制为抓手搞好高校党

风廉政建设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4):51.

[3]何圣立.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党风廉政

建设责任制的实效性[J].理论学习与探

索, 2007, (3):17.

(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责任制党风廉政领导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市领导会见
龙马潭农商银行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2015反腐清单
门诊护理服务中首问责任制的作用分析
秦光荣: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不称职
“称职”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