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四合院的保护与发展

2017-08-02 22:15刘倩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四合院改造保护

[摘要]:民居是建筑史研究领域中一个毋庸置疑的重要领域,作为传统民居的四合院由于种种原因经历了许多的破坏,而目前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又加剧了这种破坏的速度和程度,这些都引起了政府管理层与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极大关注。它不单单使建筑空间的简单围合,更是传统的一种历史的延续和传承,是不同时期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民居生活水平状况的反映。因此四合院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生活离不开建筑,而如何让历史通过建筑的形式得到保护与研延续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考虑这一问题,使得传统四合院的建筑在整体风能够完好保存的同时尽可能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未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四合院;保护;改造;发展

我国国土广阔,自然环境各有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又绚丽多彩的各地风光,四合院作为我国传统建筑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是其他各类建筑的根源和基础,具有不可撼动的作用和地位。在城市改造的影响下,为数不多的民居仍在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要拿出保护稀有动物的热情来尽力挽回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发展趋势,甚至作为教学式的范本为先进的居住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国现代学者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学者们便是这一课题的启迪者,从实地考察到具体研究各个阶段,都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限于人力物力,收货并不是很多。各地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重视是随着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多项有关保护文物古迹及各种文化遗产文件而展开的。新世纪到来以后,全国性的民居学术活动更加频繁,这都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但在这些调查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现在很多的四合院改造,要么是一味地追求复古风,将新的材料做旧,让人分不清是否是真的历史;要么就在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直接加入现代的建设,对比太过于鲜明,两者显得格格不入。

开封徐府街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之内,是老城传统商业和古城风貌相互结合的重要体现区。是一条东西向的街道,整个区域被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侧靠近书店街的部分被集中改造为商业区,北侧则基本保持原状,城市肌理尺度较小,空间秩序形式上并不是特别的明显。作为开封老城区的历史街区,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控制和建设,使得在新的城市发展进程中产生了许多给予解决的矛盾冲突,为了加快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更新,促进城市可和谐有序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前的现状条件,展开开封市徐府街的更新与保护工作。徐府街最然在名称的保护范围内,但是现在的发展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水平,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发展的进度。

由于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街道周围的商业空间盲目的进行扩建,影响了原有的街道空间,这种空间上没有节制的蚕食,在很大程度上对原有空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被破坏的空间,在被盲目的改造为商业空间和现在的住房建筑空间,院落的格局已经被打破,永久的失去了原有的空间功能,新住房建筑的建设,一味的追求面积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式的院内的建筑之间间距过小,新老建筑的结合过于突兀,不但使用质量大打折扣,城市整体的美观性建设也因此受到影响,同时针对具体的院落会发现,一些基础的设施并不完善,给简单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居住人群普遍收入较低,再次的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得原本安静的居住环境、人口趋于复杂化。

四合院民居是历史、文化、美学、研究、穿坐等多元价值的综合载体,对其的保护应该是建立在充分认识其价值的基础之上,民居作为历史的活化石,直接反映出不同时期人民生活的历史状况,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四合院民居更能看到整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和迁徙情况,就历史上开封徐府街四合院来说,建筑功能明确、群体风格统一、尺度宜人,用材采用自然、樸素淡雅的色调以及精美的木雕、砖雕等都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所以美学方面的研究不容小觑。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忽略了科技进步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人类自身生态环境的恶化,穿线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然而四合院民居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四合院建筑虽然实力是留给我们的,但仍有很高的创作价值,对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理应继续保护,但也可以因地制宜的有选择性的改造成博物馆、特色酒店等等。

四合院的保护、改造、更新更像是在诸多矛盾中寻求一种平衡,要在各种矛盾之间建立一个新的平衡模式,为此我们要女里协调旧的建筑模式与新的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要努力协调建筑形态与古都风貌之间的关系。通过协调,使得四合院建筑在保持传统特点的前提下具有自我适应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消极的保存,使之能够与现代的社会相协调,适应新时代的生产生活需要。

从开封徐府街四合院的例子不难看出,传统四合院历经沧桑、传承至今。它犹如一幅历史的长卷,记载着历史往常的兴衰更迭和几十代人的悲欢离合,几百年的历史沉淀,使得四合院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有时间来重新关注。保护历史,保护传统文化不再仅仅是少数有识之士的呼吁,整个社会都在重新认识到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历史文物的珍贵。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四合院将更多的以一种文化建筑的姿态在特定的历史地段上得以保存,并获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杨.守望古村落[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

[2] 刘未.抢救民间文化记忆 守望活态传统村落[N].中国艺术报,2013-11-20

[3] 朱培凌.传统民居生态智慧的延续与传承[J],南方建筑,2012

[4] 陆景川.贵州生态博物馆与古村落保护[N],凯里学院学报,2007

[5] 苑利.黔东南古村落保护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对策[N], 凯里学院学报,2007

作者简介:刘倩(1993.07~06),女,籍贯(河南平顶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学历(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猜你喜欢
四合院改造保护
The beauty of quadrangle courtyards美丽的四合院
四合院下的宝藏
山村民居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