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花街(外一章)

2017-08-05 21:12菡萏
牡丹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生命

菡萏

去外滩那天很热,满眼白闪闪的。繁华的南京路热闹到不堪,让人有欲落泪之感。那一刻,很想家,想自己幽静的小屋,于这样的人海沼泽,指数爆棚的店铺多少有些不适。这不是我心中的南京路,我心中的南京路是旧时光长镜头下,走过的灰衫男子,以及黄包车上,挽着手袋,风姿绰约的旗袍女郎,即便乱云飞渡,行色匆匆,也难掩其儒雅平静的风度和倾城之恋。

隔着一条马路,我举着手机,对着一座巴洛克风格建筑顶楼的罗马柱拍照,没人知道我在记录什么。发黄的被单,化纤的内衣,老旧的棉袄,还有杆子上垂下的一条大短裤,就是这些,一个平凡人家阳光下晾晒的全部细节。我是一个喜欢故事的人,于这样坚固浪漫,富有异国情调的艺术城堡多有疑问——里面住着何许人?是退了休的老人,抑或其他?工资若何,孩子咋样?是不是五十年代分的房子?中间发生过什么样戏剧性的变化?这都是我感兴趣的。但没人回答,于这样的都市我只是个过客,生命与生命只是大海中独自游走的陌生水滴。这里是旧上海的十里洋场,过去的租界,华人与狗不得擅入的地方。旁边是和平饭店,走几步便是黄浦江,能听到哗哗的水声及钟楼飘来的空荡回音。现今他标志着中国房价的极最,并早已纳入文物保护之列。

第二次去看白渡桥时是黄昏,又路过这里,举头望见木质窗棂背后,老式长杆日光灯泛出的隐隐白光,简陋的墙壁,以及光晕里弥漫着的朴素气息。一切尽在不言中,聚宝盆里的人,同样过着节约的人生,不管哪座城市,何种地段,窝,总归只是一个窝,背后的标签多惊人,也改变不了生存的质量和状态,这就是中国。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端着高脚杯,游走于金色的大厅,老百姓的日子如同海报简历,经不得轻翻。

离这儿两公里有一条街,叫梦花街,同样处于黄金腹地,亦属黄浦区,是上海的老城厢。“老城厢”为上海专用名词,相对租界而言。上海人浪漫,骨子里轻巧,有种说不出的婀娜,街道的名字,亦细烟袅袅,如古书拓下一般。梦花街,梦笔生花之意,古人深谙好文字乃梦中所出,一个人不痴不狂,不陷入深度睡眠,内心无打扰,文字便很难好看。何况人生本是一大梦,梦里梦外,出出进进,来来去去而已。与之毗邻,还有一条街叫宫学街,文庙所在,700年的老街,皆因文化提着,染了些许雅意。过去的梦花街,是不是很美,楼头雨,枕边书,洁白清香得如同这个六月清晨新开的栀子。现今的梦花街并不诗意,很旧很破也很脏,像八九十年代温暖杂乱的小镇,于我们的生命并不陌生。老旧的水泥电线杆,可做剧照,横七竖八,密如蛛网的电线,杂乱简陋的店铺,东晾西晒万国旗般的衣裤,以及随意停放的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还有门口堆放的拖布、水桶、煤球炉子。生活很温暖,触手可及,似时间废墟里的轻灰,虚无而又厚重,有一天是不是会被这个世界轻轻抹去,很难说。

走在里面,很破败,也很踏实,几乎忘却是在上海。她不同于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很干净,清水漫过的小城,有湖泊的味道,尽管我曾无数次抱怨过她的卫生,可那刻,我窥见了自己的狭隘,即便沙市的老街旧巷,与之相比,都是清幽雅致的。也不同于我前两天去过的静安里、常德路、康定路,张爱玲的两所故居。典雅静谧的马路,法桐低徊洒落着飞絮,云朵滑翔,富有情调安静的咖啡屋书吧,更像老上海的光影博客。而这里,是摩天时代遗忘的老人,孱弱地守着旧日门框,眯着眼,打着盹,浑浊的瞳孔像一卷灰色胶卷,即时播放。行来之人,一不小心,便拐进时间断崖,进入剧情。这里复印着太多人儿时的记忆,任何人于此,均会找到自己最初的版本。杂居的快乐,毫无遮掩的门牖,无不昭示人间烟火平凡动人之处。

老百姓的日子散乱着,随意一抬眼,便能望见逼仄小巷两旁窗户伸出的竹竿,穿过两只衣袖或一只裤管悬于头顶,檐下的铁丝钩挂着新洗的文胸和三角裤。居住的局促,让这个世界不再有秘密,这样的房子,没有卫生间和厨房,洗衣机、痰盂、冰箱均可以摆在路边,成为一道随意、安详、开放的风景。这条老街,同样逃不掉旧上海经典的马桶文化。现今多元,新旧元素杂染,老式两层木楼,石库门房子,后建偏厦子,换上去的不锈钢门窗,还有防盗网,拥挤在一处,偶有阳台上盛开的花朵,是最美最抢眼的点缀。

若时间允许,我希望能多呆会儿,往更深处走一走,望一望每个门洞。这里曾经是老城厢有名的文化一条街,无数文化名流曾幻灯片般云集于此,说不定,哪个里弄的门牌号就走出个饱学之士。于那样的时光,倒流再倒流,像电影的回放,而猫,就蹲在某个屋台对面,无声地打量着我和这个夏日午后来来去去的行人。

去梦花街很偶然。那是我在上海的最后一天,朋友说,想带我去一个地方,或许我会喜欢。讲这话时已近中午,我们便乘了地铁,又走了一会儿,下午两点多赶到文庙,四点关门,时间便略显仓促。而梦花街就对着文庙后门,所以很幸运,那个午后我穿过了那条街,就像穿过了一部古書,与里面的故事,街头那些静止旧物,一起倒叙,并融入空中漂浮的金色颗粒里。

文庙是祭孔之地,建于元,我们去的书市隐于此。朋友调侃,这个门票很贵的,你不能和我抢。我心实,问多少钱?朋友噗嗤一笑,说一元。就这样,一元钱使我们获得了通往旧书王国的通行证。始终认为那是隐藏在自己身体里的神秘地带,尽管是外在万千世界,曾经不动声色地演绎,但这样的缩影会在某个点等着你,并心意契合。故于旧书,人们猎取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气味、真相或秘密,所以旧书是生命深谷里,便于遗忘,也便于找寻的纸上坐标。它更像历史的历史,承载着诸多看不见的影像与温度,谜样的蛛丝马迹,随时会引发更真实的人、物、事的存在。

我是一个喜欢旧物之人,并无洁癖,也无关升值,绝不是。只是喜欢生命与生命的打破,时间于时间,空间于空间的错位。人之孤岛,绝不在简单的热情,能飞跃时间,拷贝另一种版块的漂移,以及生命的经验之痛,是种生命价值的升值和内心馆藏的丰富。生命这只宽大之手,匍匐于上帝袍下,绝不仅仅为了那点暖意,而是自身的安详富足以及双手擎满的温度。

进门处的摊位,摆有各色古书,插图版居多。我对旧书并不懂,难断真伪,行情也无法知晓。看到一套十八册的《石头记》便问了问,摊主说1800元,民国的。很整齐的一摞,外部套着透明胶纸,封皮落有红色印章,是不是抽出打开过,已不记得。好像就着摊主手里望了望,线装、竖版、破旧,有残页,插图较精美,摊到手里籁籁欲粉。繁体,字小而密,看是不能看,对下版本还可以。自己平日并不收藏,于价格也嫌贵了些,心里小气,不真心想买,也就没啰嗦,亦怕弄坏他人之物。

回来后,曾在读书会提及,有朋友说,若是民国真本,借钱都应拿下。不禁后悔自己错过,衣服可以一掷,于此却叶公好龙。

书市并不大,但想一本本过细地看,是不可能的。看到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线装、竖版、繁体,纸黄旧,烟熏一般,品相并不好,破损处黏有胶布,缺后皮,故看不到当时定价。1949年7月第一版,1950年9月再版。译者梅益,乃最早把此书带进中国之人,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非常不错的版本。主人用牛皮纸粘了书皮,用钢笔重写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字样,最外面又用连環画包了起来。当时记得里面还有只精美的书签,系主人亲写的自勉语,就买了下来,不记得付了多少钱,好像是三十,总之杀了一半的价。现在想想还有落价空间,只是自己随口一问,随口一还,也就成交。想着来趟文庙总得留点纪念,原主人不赖,是个读书惜书之人,字也不错。他看此书时,我并没出生,现今恐已作古,但不失一段书缘。能把它带回自己干净的小屋,安顿下来,免于流浪之苦,还时间以清水,也是种不错的选择。

《随园诗话》在另一摊位购得。线装、油印、竖版、繁体,纸轻薄,微透,脆,一触即碎感。有残页,打了补丁。里面诸多笔记,非一人所为,红、蓝,深浅各色不一。有水印模糊处,所用之笔——毛笔、钢笔、铅笔皆有,或圈或点或波浪线,扉页和书眉处密密麻麻,字迹圆熟、流畅、秀美。主人很细,是个读家。摊主说是民国的,已无法考证,赝品的几率很低。线新,好像重新装订过,上下两册,书里夹有几张粉色长方纸笺,颜色已萎,均为毛笔抄录的小诗,有的被订到线里。写有“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事管失路功成拙,言到乖时是亦非。”“世乱奴欺主,年衰鬼弄人。” “天孙莫尚嫌欢短,侬自离家已五年”。皆是书中引诗,从这些诗透露的调子看,应是书主当日心情写照,大有悲怆之意,当然还有一些零星批语。在下卷一页尾大面积空白处,有“花因招展遭损折,鸟为舌巧被笼罗”的字样,后注“下放锻炼已如此,亦可知。”落款为“1958年 12月 29日。”也就是岁末在即,马上1959,主人辞旧迎新,深处异地,不免思绪万千。想想那年我尚未出生,大跃进才开始,主人因何下放,不得而知,十年后方有我。

在上卷一页书眉处,有这样一句话:“看此记起,我在梁苏记遮店写过两句广告”“知否闺中人盼望,莫因春雨阻归期 ” “作此句年十八 ,看此书年四十”。也就是22年滑过。如果书主真是1958看此书,那往前推22年,即1936年,民国时,他十八岁,曾为别人写过广告词。梁苏记为香港一家老字号,1886年梁智华创建于广州,系一家伞厂。粤语管“伞”叫“遮”,故句中言遮店,即伞店。也就是他十八岁时,为梁苏记做过广告,广告词就是“知否闺中人盼望,莫因春雨阻归期。”非常诗意浪漫的荐语。“莫因春雨阻归期”,意在有雨不怕,买我的伞好了,表达却含蓄艺术。梁苏记名声很大,产品曾被武术界当兵器,被称洪佛追魂伞、洪家飞鸿伞,或南伞。电影《黄飞鸿》中李连杰用的道具,皆出自梁苏记。1986年伞厂关门,整整为香港市民遮风挡雨一百年。

这无形中给我们透漏一个信息,此书主少年得志,颇有才名。1936年,18岁时,为梁苏记写过广告。1958年,40岁失意落寞,不知被何种运动所累,蹲过牛棚。有可能是广东人,要不不会熟练地运用“遮”字,当然这只是猜测。若他还活着,应97岁。另此书飘零,辗转不少地方,及暗换人手,到我这,亦算有了归处。

买这本书是因为第一眼拿起时,瞟有“梦荆州”三字,于正面书皮。看到“烛影摇红郎半醉,合欢床上梦荆州。” 便先入为主,以为是书主所题的露水之缘,实孤陋。因繁体字,并不曾细看。自己是荆州人,异乡故知,难免亲切,随即决定买下。记得主人开价240,我让他少点,他说收摊的生意,最低120,我只出60,他犹豫再三,还是卖了。回来后,有朋友笑我,竟不知是袁子才,袁枚的诗。细瞧,果真书上云:“袁子才写一诗咏刘备娶孙尚香。‘刀光如雪洞房秋,信有人间作婿愁;烛影摇红郎半醉,合欢床上梦荆州。”即嘲刘备娶孙权之妹,刀光剑影里的一段政治联姻。

关于红学涉及的随园即大观园,曹雪芹为曹寅儿子那段,此书原文为: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当时红楼中有女校书某尤艳,雪芹赠云:“病容憔悴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强言今日较差些。威仪棣棣若山河,应把风流夺绮罗。不似小家拘束态,笑时偏少默时多。”

可见此本和胡适最早校对的版本一样,没有“明我斋读而羡之 ”,“我斋题云 ”等字样。“校书”,歌女的雅称,指通文墨的高等妓女。“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说的就是薛涛。巴金的祖父,也写了不少给校书的诗,并且不止一人,可见那时颇时髦。“明我斋”,乃富察明义,他字我斋。那两首诗便是他在《绿烟琐窗集》里,咏红楼的二十首中的两首,非曹雪芹所作。所以此版本的“雪芹赠云”是不对的,有误。版本诸多,具体如何,不做细查,红楼疑案,学术争论,本文不赘。

于旧书也只是看个热闹, 留心的多是书外枝节。岁月之温润,常在于生命的接力和某年某月真实停留处的永恒。人之寿命有限,故于某些时光,常怀遗憾。所以一些人的离开,不只是单纯的个人事情,而是社会损失。在文庙还顺便买了两个小挂件,很便宜,也是因其旧,取其幽,放于几上而已。

出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心回归,是广袤山水往自身毛细血管的倒流,这是我一直认为的。所以怎样的行走都走不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无非是一次次长足地确认,也是内在山水,于外界的具体呈现。去宝峰湖、喀纳斯、莫愁湖均如此,常有时光错乱,记忆混淆之感。望着那一方方水域,一遍遍问自己,可曾来过,何至眼熟至如此?故人生,无非是千年一梦,一梦千年而已。

生命的波长

在上海时,朋友带我和芳去一家地质馆。馆长吕先生浓眉大眼,六十多岁,非常朴素。他把我们领到二楼展厅的一方石头墙前,用荧光灯照了照,那些灰暗的石头立刻就变得绚丽无比,五颜六色起来,极漂亮。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这些石头原本普通,和路基石毫无二致,平日里也不会多看一眼。但今天,却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吕先生说每个石头的分子结构都不尽相同,肉眼看见的有限,导致我们看不到它的美丽,只要增强波长,便会呈出黄、绿、蓝、紫不同的色泽。如果用这种灯照人,人也会变形,但非常恐怖。他初時并不知道,在地下矿洞无意中实验过,为此吓死了两个工人,坐了一年半的牢。

这些都是事实,不是传奇,这种奇妙的现象,也足以颠覆我们固有的思维。我们平日里看到的天空、云朵以及鲜花、山川、河流,也许原本并不是这个样子,只是人眼的局限,定位如此。在一些动植物的眼里,可能是另种景象。我们视觉里的美,也许在它们眼里是丑,而我们无视的美,在它们眼里,或许极富魅力。它们的眼波也许比我们长,也许比我们短,但呈现出的样貌绝不相同。不难想象,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他们眼里的外星人——我们,不知该长何样?也许这些石头是活的,有生命特质,会蠕动的,只是人类无法感知,体会不到,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人是极其渺小的,生存在自己的维度里,无法超越自身局限,于大自然,亦属井底之蛙。记得一个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验证植物的思维,当你要灼伤它们,或产生这种意识时,它们就开始紧张,曲线波动,发生变化,甚至尖叫,只是我们听不到罢了。也就是说,思维绝不是人类的专利,植物也会思考,甚至比我们更敏感。它们生活在我们无法感知的独立空间里,人类无法迈进。所以每当看到一些小朋友在看动画片小马王国魔法世界时,便觉得设计者的思维和想象力,更近上帝。

由此类推,同样是人,每个人的思维波长亦不相同。人往往潜藏在自己的真空里,价值观限制着你的审美,你所固守的正确也许并非是真正的正确,只是自己的界定,一厢情愿而已,有很大的主观色彩。眼界见识,自身经验同样左右着你的波段,而美和丑往往是隐形的,并不能贴上明确的标签。在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的意识形态里展现的侧影绝不相同,经常混淆,或来回转化,这并不稀奇,也不矛盾。

吕先生是学地质的,一辈子摆弄石头。他馆藏宏富,所呈出的绮丽梦幻,打破我们对石头所有的想象,非固有概念。那些柔软如细绒的,摇曳似枝条的,镂空像鸟巢的,或蝉羽般轻薄,一层层叠加盛开成花朵的,都是坚硬无比的石头,肉眼往往错位。当然也有大到几吨重的水晶或几节拖车都拖不下的木化石,这些石头的生命古老到不能再古老,几乎都有亿年春秋。它们穿过时间的长廊,停留于此,华美得如同星辰飘落。于人之肉眼,他们是寂静无声,静止不动的,然而所发生经历的故事却是惊心动魄,恢弘浩大的,是人类思维无法抵达的。呈现的美也是天然的,由大自然各种因素锻造而成,任何艺术家与之相比,都非常矮小。那些刚出壳的恐龙,固化了的芭蕉,沉睡的莲蓬,均是极古之物,永恒不死的,它们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生命和存在之美。而人类是无法超越这种魅力和穿越其行走路线,以及触摸它们最初形态的。由此不得不联想感喟,曹的高明和对人间万物的清醒认知,《石头记》缘何为石头记,以及它作为软体结晶的超时性、不朽性。

站在这些石头面前,人类真的很羸弱,尽管自己是活的,有着血液的流动,肢体的舒展,以及风一样匀称的呼吸,但都是短暂的生命影像底片,耐不住时光的冲洗。构建的只是自己细微的元素,于大自然的神奇伟岸、永恒博大、静美安详相比,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我们生活在自己的蛋壳里,耳朵的分贝、眼睛的度数、体表的温度、限制了我们的感知,也左右了我们的思想。我们无法看到更遥远神秘的风景,对近在咫尺的动植物,也无法感知它们独特的语言体系和心灵空间。所以古人说的,“鸟有鸟语,人有人言”“落红不是无情物”等,绝非主观臆想,凭空杜撰,或简单的修辞。文学往往更接近神灵和真相。像地震, 鸡、狗往往比我们先知先觉,那些来自地下的声波更青睐它们。它们比天文台更准,听力比我们更灵,分贝更宏大,与人类不在同一音频世界里。

人类所谓的道德善良也是很狭隘的,自私的,只适合参照人类。在自然生态里,我们往往是邪恶、凶残,极具破坏力的。善恶只是习惯衍生的一个理念,从小习惯了吃鸡啃鹅,自然认同了对弱小动物杀戮的天经地义,并无罪恶感,于它们的眼神,亦可不计;我们自古喜欢樵木砍伐,消受大自然馈赠的库存,以及清凉庇护,近而忽略它们因疼痛流出的汁液,这本也是常态。大爱本奢侈,人类并不能成熟觉醒,柔和起来,降低一点成本,很多东西的存在本是悖论。善恶仅仅只是人类框定的范畴,所以不难理解,当某个民族认定另一个种族不能与之匹配时,便动了杀戮之念,且以此为荣。所以很多时,善与恶,对与错,只通行在自己狭小的红利范畴内。

往小了看,我们日常的争夺、计较、攀比、嫉妒,甚至道理、法则以及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摩擦、小情绪、小名小利,男女之间的小占有、小索取、小纠缠,一句话半句话引起的不快,在这样上亿年汩汩流淌的时间河流里,都不值得一提。你会发现生命太短太短,很多事物并无价值,属白白浪费时间,而很多意趣之事还没来得及做,就倥偬而过,能永恒、追逐、仰望的东西太少太少了。除非人之思想,能穿越时间的杂音,世世代代流延下去。

这些石头来自世界各地,吕先生的登机牌就有76斤,哪里有奇珍异宝,哪里就有他的足迹。这样的馆他有一百多家,上海的只是其中之一,台湾那家是无偿的,都是他的私人藏馆。他非常富有,这种富有是双重的,既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质上的,相互渗透。随便抠下一块宝石,都够他活一辈子,但他选择用朴素的方式表达生命,他所有的心思就是把地下的宝藏和历史进程中正在遗失的碎片保护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自然界以及生命的另一端。许多精美奇特的石头都是他人大面积开采其它矿石时,准备炸掉的,他先行出资包下,取出所要,化解一段毁灭性的危机 ,否则我们是无缘相见的。

人的生命也就几十年,高不过百岁,吕先生说他已经活了两三百岁了,很值!所做之事,早已超越实际年龄。为了这些石头,在最艰苦的位置,他曾经用洗脸水、洗脚水焖过饭,一天不吃饭不喝水的时候也有。这个馆是赔钱的,电费都赚不回来。那天,游客就我们仨,从早九点到晚五点,转悠了整整一天,也没碰见其他人,馆太大,亦没看完。这里很安静,依旧保持着古老的空气,宁静的状态,并没有导游打着小旗,呼啦啦一片,一些椅子也是为孩子们进行科普教育准备的。一个人想架得住诱惑不是件易事,不入商业模式,不以盈利为目的,已难能可贵,足见其胸襟。这个馆每日大门洞开,平静于此,也许一天寂寥,无一上门者,但得遇有缘人,博爱时光,本就令人敬爱。

朋友,是少年旧友,我们已有20多年未见。他非常喜欢这,经常领南来北往的亲朋到此一游,和吕馆长很熟。所以那天吕馆长亲自给我们做了讲解,从石头的起源、形成、断代、结构、用途,一直到开采陈列,以及自己对宇宙和人类的理解感悟,都进行了阐述,并亲自放映了自己在600米深洞下,背着氧气,挥汗取石的景象。从录像上看吕先生当年相当英俊,人也年轻健康。很遗憾,几年前,他患过脑梗,中了风,昏死七天醒来后,留下后遗症,至今一侧手臂和大腿都有障碍,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就那样,还带着我们楼下楼上地转,并说已买好去新西兰的机票,明日即动身。

除了石头主馆外,他还有七八个分馆,分别为古代铜镜馆、两性文化馆、民俗百业馆、抗美援朝馆及知青馆等。藏品浩繁,似乎只要这个世界上曾存在过的东西,这里就不难找到。老户口本、老当票、老营业执照、老结婚证、老地图、老字画、老照片,以及整套挂在墙上的春宫漆画,还有妻、妾、夫共睡一床的小隔断屏风。土改时,文革时,各个时期的私人日志、杂志、漫画、文件,太多太多,看都看不完,简直是百科全书。徜徉于此,时光静谧,有一眼千年,与古人擦肩的况味。望着那些温良旧物,及其身后的叠叠影像,难免生出生命轻薄稍纵即逝的感叹,也不时萌发到此作义工的念头。

抗美援朝馆里的大炮、坦克均是吕先生从朝鲜弄回来的。还有电台、勋章、衣物、战火里的日记、会议记录、报刊、宣传画、有关解决战俘问题的条例手册等,或淘或捐或有关部门单位资助以丰富馆藏,来源不一。抗美援朝馆一楼四壁及楼梯处均设有照片墙。照片里当年的战士,有如今尚在或作古了的,有牺牲了的,也有战俘,他让每个生命皆上墙,都有自己应有的位置,独立的尊严,所体现的人性关怀和对生命至善至美的尊重,让人为之动容。

回去的时候,我说这个人真富有,把无形的财富,变成有形的,而不是银行里简单的数字。朋友却说,他是让有形的财富变得无形。实际都对,这个世界本就这么辩证,充满矛盾,但总有一些东西会触动我们。能守望心灵的宝藏,把自己活成一枚活化石的,并不多見。与其说,是对事业的执着,还不如说是对自然的膜拜和对生命的探索与敬畏。让我们知道超越时间和生命的魅力,这也正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生命
水为什么能成为生命之源?
生命之树
执着旺盛的生命之花
为生命护航
生命憧憬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生命的哭啼
《柔情史》:面对成长面对生命,有时无能为力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