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童话的功能特征对外语课堂的意义

2017-08-05 07:37赵琦李婉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德语童话课堂

赵琦+李婉婉

摘 要:童话适用于外语教学尤其是德语教学。童话的特征和功能证明了童话在德语课堂中的重要地位。在德国的对外德语教学中童话以各种形式被丰富地挖掘和发展。与此相比,国内德语教材中的童话少,题型简单。本文将从童话的特征和功能方面以教材《新编大学德语》为例,分析童话应用对德语教学的意义,并提出如何促进外语教学的建议,以拙力推动国内德语教材改革和建设。

关键词:童话 教学 德语 课堂

童话适用于外语教学尤其是德语教学。童话的特征和功能证明了童话在德语课堂中的重要地位。在德国的对外德语教学中童话的运用相当广泛,童话以各种形式被丰富地挖掘和发展。与此相比,国内德语教材中的童话少,挖掘浅,题型简单,因此国内教材中童话的应用仍有待发展。本文将从童话的特征和功能方面以教材《新编大学德语》为例,分析童话应用对德语教学的意义,以拙力推动国内德语教材改革和建设。

童话不仅是故事,还具有教育意义,在教育学和课堂教学中发散着智慧育人之光。童话培养读者的想象力,熏陶生活经验,在童话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引导并给予读者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童话不仅可以提高读者的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还可以完善读者的心理教育,完善国情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读者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童话内涵。

童话有以下特征:

(一)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篇章类型拥有特别的语言:丰富的形容词,大量的同义反义词。句子结构通常情况下简单重复,此外对人物风景的描述短小简练。因此童话的语言特征适合外语教学。

(三)在童话故事里,不只人,动植物甚至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拥有感情,有喜怒哀乐,它们会说话的能力令这个世界变得神奇可爱,因此神秘的童话世界充满了奇迹。而这一特征促进学生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四)不同历史时期的童话故事反映时代特征和需求,并符合同时代人的世界观。童话中的不同形象比如英雄和巫师就代表现实社会中的不同力量。童话中的“幸福结局”指向了作者的美好愿望,讽刺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因此,童话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

(六)童话故事里也包含国情内容。不同地区的童话故事展示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特征。德国童话故事里比如格林童话会出现宫殿以及女巫,亚洲童话故事通常包含龙王、神仙、雷公。因此,童话具有跨文化交际的功能,通过了解德国国情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德国是一个童话的国度,不只因为它是童话的摇篮,还因为它拥有丰富的广为流传的童话作品。格林童话就是例子。因此源于德国的童话自然地就被作为学习资料投入到德语课堂中去了,学生不仅可以在德语课中学习语言,也能培养熏陶德国文化。

童话的一部分特征证明了童话在德语课堂中的意义,而童话的功能也证实了童话的德语教学意义。童话的功能如下:

(一)童话作为一种篇章类型可以传授和提高学生的篇章结构能力。童话有着典型的结构。比如一篇童话会这样开头:Es war einmal…(从前有一个……)。这些固定结构简化了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而读者的注意力会被导向接下来要发生的剧情中去。关于篇章结构的常识不应该作为阻碍理解童话的因素。因此这种篇章结构的掌握对德语学习者来说很重要。在外语学习中跨篇章的结合值得一提。跨篇章性(Intertextualitt)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一篇外文时,会参照母语的文章结构常识来理解。这就是说,不同语言的常识知识也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另外一门语言。所以跨篇章性可以促进外语的篇章结构能力,而通过童话提高写作能力在新的教材中也因此被重视起来。童话潜力巨大的高产性决定了教育者可以挖掘丰富多彩的写作题型,而这些题型的挖掘提高了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二)童话是一种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化层面童话反映了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相反的,国情和文化通过文学作品又进一步扩展了人文学科。童话包含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被描写的行为方式与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童话由母语翻译为目标语言可以促进跨文化知识的理解,因此,两种国家的语言文化区别将会通过两种语言的翻译明显地表现出来。这种由母语向目标语言的翻译过程就是指语言文化的分析。语言文化分析的一个方法即是比较母语童话故事以及目标语言的童话故事。通过两篇内容相同语言不同的童话比较可以引发有趣的讨论。两种文化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也会被發现和放大。而这些都会帮助读者理解不同国家的人文精神。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阅读童话的时候会只重视童话里出现的语言、语法句法。但是,以德语为例,童话故事里过时的语言和语法现象使学生的阅读理解变得困难,那么学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在阅读童话的时候,学生们会忽略文化国情方面以及人文历史方面的信息。而如果语言课堂只涉及语言教学,那么课程就会变得相当枯燥无味;同时如果语言课堂只涉及文化国情、人文历史知识,那么重要的语法知识就会被忽视。因此,为了使语言课变得完整有趣味,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语言本身,又要考虑到相关的文化层面。通过这种方式语言课堂才可以抛去枯燥的外衣,而国情文化的教育可以由此被扩展为人文学科,因为语言文化层面的分析才可以促进学生对不同人文精神文化的理解。因此教育工作者也要重视除了文化国情和人文历史方面,努力创造出充满活力的、跨文化的课堂。

(三)在心理层面童话继续反映了人们的人文精神。童话展示了文化、道德和社会价值,通过童话人们可以培养性格树立世界观,因为童话故事为读者尤其是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英雄会被视为榜样,并指导读者的行为准则。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童话也可以被看做是明智的生活助手。通过童话读者可以理解他人并与他人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所以读者不仅可以通过童话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正确的位置,还可以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童话可以说,“有意或无意地传授了重要的信息。” 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接受自我,增强自我意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进而找到自我。童话的学习过程中,道德观会得到增强,其体现在于,故事起初的不满最终变得圆满,故事里的担心害怕最终会变成幸福喜悦,人们最终能够战胜困难。因此,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童话同时也为心理教育建设做出了贡献。“童话是治愈性的,因为病人会自己找到解决办法,当他思考童话故事及其内在冲突与自己当时的生活是否有联系的时候。” 通过简单的语言,不仅是儿童,成人也能理解故事中描述的冲突和情感,然后获得勇气并去找寻出路。

童话的三个功能均围绕德语课堂而展开,因此没有提及其他功能比如社会历史功能、民俗功能等。童话的特征和功能证明了其在教学以及德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反思,是否也应该在外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童话这一工具丰富课堂教学色彩,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是否应该学习德国的教学经验,语言课堂不只是教会学生语言,而是教会他们使用语言的能力。

国内的德国书籍、童话原版书籍不少,但是德国原版德语教材的数量并不多。原因之一是因为德语是小语种,继而把童话故事作为课程环节运用到教材中的机会就更少了。童话一般出现在专业童话书籍里,而童话作为教学主题在国内的德语教材书籍中很少出现。由于地区和文化差异,童话在德语教材中的投入也存在差异。接下来本文将浅显地对德语教材中童话的运用结合进行分析,以《新编大学德语》教材为例,旨在促进推动童话在德语教材中的运用。

这本教材中童话主题以一个独立单元出现,但是是跟历史主题相结合自成的一个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Mrchen und Geschichte”(童话和历史)。本单元包含六部分:课文,交际,听力,阅读,语法和词汇。首先课文中出现了童话,是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这篇故事来自格林童话。这篇故事的教学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篇章结构能力。故事语言及内容符合A2水平的学生。阅读使学生熟悉外语童话,唤起对德国文学的兴趣,同时也扩大词汇量,了解童话篇章结构。课文之后是四道课后练习题。第一道课后习题考查了童话的内容,题目是:Wer hat was gemacht?(谁做了什么?)并以三幅头像划分三类形象:老羊,小羊和狼。在头像下面要求补充谁做了什么。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对动词、短语和介词的掌握。第二道题继续考查故事的内容:情节的发展。比如问题为:“Warum ging die alte Gei in den Wald”(老羊为什么去森林里?)“was machte der Wolf, um sein Ziel zu erreichen?”(为了达到目的,狼做了什么?)等等共七道详细的问题。这道练习题复习了故事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童话的印象。第三道习题与第二道相关,题目是:Erzhlen Sie dieses Mrchen auf der Basis von Tü 2 nach. (请您在第二题的基础上复述这篇童话。)题目下方并给出了复述的开头。第四道习题是角色扮演。要求学生编写对话并表演羊妈妈、小羊和狼这三个角色。角色扮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令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话,掌握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最后一道习题既放松了学生的心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回顾了这篇童话故事。这四道习题都是开放或者半开放题型,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之前提及的重要的童话功能和特征在这里没有出现。比如心理教育层面,这类层面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自行补充。虽然在这一单元给出了课文,但是如果缺乏教师进一步的关于篇章结构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篇章能力也会被忽视。

除此之外在语法习题部分的第一题涉及了童话故事小红帽。考查的是过去时,过去时是本单元的重要语法点。这篇童话故事以填空题这种客观形式出现,同时缺少了对童话故事以及相关语法的引导。

本单元涉及了两篇童话故事,三种题目类型:客观、半主观和主观开放题(角色扮演)。童话的功能特征在这里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只是侧重于语言层面。国情、心理教育、历史以及跨文化方面几乎没有体现。其原因可能在于这本书的教学对象是初级德语水平A2的学生或者二外为德语的学生,因此,本书可能更为重视语言基础。

除了课文和第一道语法题中出现了童话,在其他部分比如听力、阅读理解等等均未出现这个主题。总的来说,童话在本单元中占得比重少,本单元习题总共19道,只有5道题涉及了童话内容。虽然单元主题是“童话和历史”,但是历史主题更为侧重。并且童话在本单元起的作用仅仅是练习语法和扩充词汇等语言方面的作用。

因此,在这本教材中,童话的运用少而且其功能相对片面,童话更多的只是用于辅助语言学习。要充分发挥童话的功能,不仅需要增加童话在语言教材中的比重,而且还需要认真挖掘童话与语言学习的结合点,创造出丰富有趣的习题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总之,童话具有丰富的特征和功能,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运用童话的这些特点丰富活跃课堂气氛,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在德语课堂中容易被忽略,好好运用童话的跨文化特征,可以综合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文化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当深刻学习了解童话这一文学类型,另一方面应当仔细反思,如何把童话更好地融入到课堂环境中,让学生们既能学到知识点,又能通过童话故事学到目标语言国家的人文精神和文化。

参考文献

[1] Alfred Clemens Baumg?覿rtner.民俗学和青少年文學[M].K?觟nigshausen &Neumann.Würzburg,1983.

[2] Clausen-Stolzenburg, Maren: Mrchen und mittelalterliche Literaturtradition (Beitrge zur neueren Literaturgeschichte, dritte Folge. Band 138) Universit tsverlag.Heidelberg,1995.

[3] Alexandra Obradovic:Aufgaben und Spiele zu Mrchen. Aus Frühes Deutsch 24/2011.

[4] 朱建华.《新编大学德语》第二册[Z].2011.

猜你喜欢
德语童话课堂
欢乐的课堂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德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