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物联世界做中国之“蕊”
——访成都西谷曙光董事长廖应成博士

2017-08-07 14:12
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 2017年2期
关键词:曙光低功耗联网

■本刊记者/龙 西

创物联世界做中国之“蕊”
——访成都西谷曙光董事长廖应成博士

■本刊记者/龙 西

在第七届中国物联网产业与新型智慧城市年会上,工信部正式成立低功耗无线通信委员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王秉科会长与低功耗无线通信委员会发起筹建人唐学书女士共同为低功耗无线通信委员会揭幕。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应成致辞并表示将以建设万物无线互联生态圈为使命,践行和推广好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团结行业伙伴,为大安防大物联事业做出贡献。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董事长廖应成,并请他谈一谈公司的技术应用于物联网产业及智慧城市的理念与经验。

人物简介

1946年3月出生。美国硅谷归国博士。

1978年后第一届研究生;

1981年9月-1982年1月,被选派往日本学习;

1982年3月-1983年12月,南京河海大学任教;

1984年1月,教育部公派美国攻读Ph.D.

1991年 12月 -2003年 3月,美国 Woodward Consultant 高级科学家;

1995年7月-2000年2月,中美合资成都捷威微波通信公司(现为西科微波)副董事长;

1993年7月-2001年6月,美国Silicon Telecom Industries, Inc. 成都广越射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4年7月-至今 成都西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兼任电子科大、国防科大、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技术总监。

记者:您创业的初心是什么?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物联网这个创业方向?

廖应成:物联网的含义是让“万物互联”,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广阔的产业,它将对现有的许多行业进行升级和改造,甚至比互联网、移动物联网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改造更加深刻和广泛。因此,物联网产业中拥有巨大的机会空间和海量的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

通过与国内科研单位的成功合作,发现国内科研体制存在只重视学术价值,而不注重科研成果的落地,只务虚不务实的问题。所以我们决心走另外一条路,将当时世界上最新、最先进、最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拿到国内来实际应用落地。当时2004年并没有物联网的概念,但zigbee和RFID已经出现在当时世界十大最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当中,基于我们与国内科研单位的合作积累的经验知识,我们选择了zigbee 作为我们的创业出发点,将zigbee技术引进中国,解决国内各种实际问题。在引进消化和应用中我们发现了zigbee在应用落地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不断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实践探索,我们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案,而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全新技术体系LDSW,需要说明的是,我原来是学土木工程的,并没有学无线通讯,我们只能在实践中学习,边学习边思考。与此同时我们在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就避免了传统专业给我带来的思想方式的束缚。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当时所从事的就是物联网,但我们知道这是各行各业十分需要的技术,物联网的概念是5年之后2009年才提出来的。我们当然也就幸运成为物联网先驱,是偶然也是必然,我们当时的工作方向就是解决生产生活中急需的问题。现在的物联网实际也就是要解决同样的问题,来源于市场需要,来源于实践,而不是凭空想出的概念。幸运的是我们每找到一种解决方案和克服一个技术难点,我们都用专利将他保护起来。这就使得我们在物联网前进的方向上,用专利占据了许多制高点,使得我们今天能走在行业的最前面。

记者:作为新一代无线网的践行者和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您对如今的物联网时代是怎样认识的?

廖应成:互联网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利用人工的方式来交换“死数据”-静态数据,我们没法使用互联网方式来进行交流,特别是用人工的方式来输入动态的活数据,例如变化中关于人、物、车辆等的位置信息,以及他们的状态信息,例如电流,电压,人们的脉搏,血压等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还需要及时的采集,及时的处理和反应,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就像我们人体的感官接收到外界的各种刺激后必须迅速作出反应一样。这是物联网层面的东西,这些数据也与互联网的数据大不一样。

我们当前所谓的大数据必须将这些数据包括进去。能够让物联网真正落地的首先是采集利用这些数据。物联网能够真正落地的关键是找到一种低成本,超低功耗,简单灵活的无线传输技术,完成这种物联网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即用一种低成本的智能硬件将万物连接在一起,使他们能够:感知,思考,执行和说话。我们这十多年所做的工作就是创建了这样一种手段LDSW,使物联网能够从概念变成现实,让它真正能够落地。我们即将在年底面世的LDSW芯片就是这样一个低成本的智能硬件,它的32位的单片机将赋予我们的智能硬件以极强的思维能力,与传感器结合将赋予它感知能力,与控制器结合将赋予它的执行能力,而它的目标成本最终只需要几元人民币。

我们目前讲的智能化城市的概念,大都都还限制在互联网层面,基于死数据的概念,就得去向政府要各种行政管理数据,向电商要电子商务数据,然而,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推动它的依赖政府和电商,因此这样的城市智能化方案缺乏生命力,很难推动。这就是我们国家甚至世界物联网产业的现状。

基于LDSW的智能化城市方案这完全不一样,它充满活力,充满机会,它并不依赖政府的资金,只需要政府的政策。他完全是市场行为,给每个参与者都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这是真正的物联网概念。基于LDSW技术的物联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将带给我们每个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希望。LDSW是通向这片蓝海的大门。

我们已经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旗帜下举起了低功耗通信委员会的大旗。我们正在筹建的LDSW应用推进联盟就是让大家与我们一道,在这一场新的物联网信息革命中,展翅飞翔。

我们正在筹建LDSW产业应用培训学校和孵化器,包括智能化城市如何实施落地的方案培训,方案实施的工程师培训等,让物联网变成一种真正的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各地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焕发青春活力提供了各种技术支撑,为创新性创业者提供最需要的市场方向和技术手段。欢迎大家加盟。

记者:请介绍一下贵公司的发展情况以及取得的资质荣誉。

廖应成:应该说,西谷曙光公司是国内物联网领域的先行者。在十多年前,物联网概念尚未像今天这样风靡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经过这十多年的技术积累,西谷曙光独创的LDSW已获得了26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并被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为新的ISO-18000-4有源电子标签国际标准的技术基础。同时,我们也是现有国家标准GB/T 28925以及军队标准GJB 7377.2所涉及的第一条关键专利的撰写者。2016年中国国家科技成果专家组对西谷曙光的LDSW科技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估,并给予了少有的90分的高分评价。

此外,如同您已了解的那样,2016年年底,我们获得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授权,发起成立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低功耗无线通信委员会,这将成为在物联网领域尤其是低功耗无线通信产业领域整合上下游优势资源的一个产业联盟和交流平台。2016年11月,西谷曙光在成都西博会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基于LDSW技术的“TT智能物联手机”(概念机),并现场展示了LDSW技术的其他应用产品。

记者:贵公司的技术和应用在物联网领域有哪些独特优势?

廖应成:物联网的含义是“物物相联的互联网”,要将万物的信息上传到互联网,因此必须要有足够优秀的数据传输技术,才能让万物互联得以实现。我们公司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LDSW技术正是这样的一种物联网底层数据传输技术,它解决了物联网的“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痛点,实现了低功耗、低成本、远距离、海量并发的数据传输方式。

以此核心技术作为根基,同时我们也联合了上下游的优势企业,因此我们可以深度开发出多种多样的应用,以用于多种行业和广泛场景,比如智能城市,智能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农业,也包括您特别关心的智能安防。

记者:好的,那么贵公司的物联网相关的技术积累在智能安防领域可以有哪些应用?是否已经有一些相关的实践?

廖应成:基于LDSW技术的定位功能,我们可以在LDSW组网的技术上建立轨迹追踪的电子围栏,这可用于多种安防场景,比如:资产定位与盘点,二轮车防盗管理,老幼走失人员援助方案,共享单车规范化停放,牛羊防盗等场景。目前我们的智 能安防方案已经应用在某部队研究所的资产管理、某些企业的人员定位管理等项目中。

记者:请介绍一下智能无线定位系统应用的车位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案。

廖应成:智能无线车位监测系统,我们给它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字叫泊位保,是基于西谷曙光的LDSW技术开发的智能无线车位监测与管理方案。它具有监测距离远(1公里-1.5公里)、功耗低(电池寿命长达3-5年),检测可靠(准确度99.5%)等特点,主要用于各类室内外停车场车位的精确化管理。

该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使用电池供电,将每一个停车位是否被占用的状态信息传至后台服务器,满足停车场多种管理需求。包括实现停车位分时段计费、停车资源的优化管理、精确的停车引导及停车场大数据平台建设等。

该系统以超低成本、高可靠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为解决目前社会交通中停车场管理模糊、人力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手段,是使整个社会停车场管理进入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强大助力。该方案已在国内江苏、广东、四川等地得以实施应用,并远销以色列、韩国、印度等36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请介绍您对贵公司未来战略的期许和在未来战略方面的一些考虑。

廖应成:我们将从市场战略、产品战略、品牌战略等几个方面发力。

市场战略方面,我们要加强与行业伙伴的紧密合作,从以前的单一的硬件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为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产品战略方面,一要加强我们现有的拳头产品,如智能停车(泊位保)产品、智能安防产品、智能仓储及资产管理产品;二要加快建立LDSW数据应用平台,为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数据接口。

品牌方面,如同刚才讲到的,作为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低功耗无线通信委员会的发起单位,我们将聚合物联网产业的上下游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产业发展,这既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品牌打造,也有利于加入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单位的品牌影响力推广。

猜你喜欢
曙光低功耗联网
曙光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一种高速低功耗比较器设计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杨曙光作品
一种宽带低功耗四合一接收机设计
曙光
充电桩行业扭亏曙光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