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

2017-08-07 02:08陆永芬
上海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产科风险管理质量

陆永芬

摘 要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2016年1月至5月)和实施后(2016年6月至10月)的产科门诊患者各400例进行安全管理满意度调查;同时选择34名产科门诊注册护士分别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进行风险认知调查。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护士的风险认知和患者的安全满意度情况。结果:与风险管理实施前相比,风险管理实施后护士风险认知和风险意识均有明显提高(P<0.05),患者对就诊环境、护士整体服务评价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产科门诊施行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风险管理;护理;产科;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4-0040-02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obstetrical clinic

LU Yongf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obstetrical clinic. Methods: Four hundred outpatients of the obstetrics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from January to May 2016) and (June to October 2016) each, and investigated for safety management satisfaction. At the same time, 34 registered nurses in obstetrical clinic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percep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The risk perception and safety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risk manage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before, the risk perception and risk awareness of nurse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P<0.05). The patients evaluation of the visiting environment and the nurses overall servi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obstetric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can improve nurses risk awarenes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the patients complaints rate to the nurse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nursing; obstetrics; quality

近年來,随着公众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存在的护理风险也越来越大[1-2]。护理风险是整个护理过程中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死亡的间接或直接危险因素,由此发生的医疗纠纷也在不断增加[1]。产科门诊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此医院收到的投诉都非常高[3],如何规避护理风险,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已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4]。本研究报道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调查护理风险实施后所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2016年1月至5月)的产科门诊患者40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6.9±7.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91例,高中及以下学历209例;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2016年6月至10月)的产科门诊患者400例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27.6±8.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88例,高中及以下学历2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选择34名产科门诊注册护士,平均工作年限为(15.7±10.2)年,年龄为(39.8±11.7)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对两组各400例患者发放自制《患者安全管理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对就医环境、护士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能等的满意程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共17题,按题计分,很满意为10分、满意为8分、一般为6分、不满意为0分,由患者按各项实际情况打分,满意度以百分制计算。对照组收回有效问卷387份,有效率96.75%;观察组收回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97.75%。对34名注册护士分别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发放自制《护士风险认知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一般资料调查、护理法律法规、患者安全管理、护理差错事故等问题,量表按题计分,共20题,答对得5分,答错不得分。收回护士2次有效问卷均为34份,有效率均为100%。2张量表制定后均进行信效度测定,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 护理风险实施管理对策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包括为初诊建卡孕妇进行简单病史填写、生命体征测量;为复诊孕妇测量体重、血压、安排下次的孕检时间;遵医嘱为孕妇安排各检查项目;提供孕妇各种健康宣教知识等。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措施。①建立产科门诊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组成产科门诊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产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评价表(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制度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包括护理人员配置是否合理、人力是否充足、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强弱、护理人员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护理人员沟通能力、专业能力等。环境因素包括就诊环境是否清洁、标识是否清晰、有无设置放跌倒、防滑等警示牌子、应急绿色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安全宣传资料等。管理制度包括是否定期组织学习并考核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有无相关应急事件处置规范制度、有无监督检查制度等。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通过护理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发生应急处理规章制度,让护理人员有章可循。对于各项护理操作环节,制定相应的护理质量管控制度,规范护理行为,如《防跌倒制度与流程》、《重大意外事件处置制度与流程》、《差错事故上报处理制度及流程》、《查对制度》、《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等。②加强门诊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管理的认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培训,形成考核机制,不定期检查及应急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③创造一个安全的就诊环境,改进门诊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范就诊程序,增加护理人员的引导及就诊标识,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成立环境安全小组,定期检查就诊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在患者出入较多及厕所灯特殊位置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等。④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努力提高患者的安全防范知识及意识[5],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比较风险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士的风险认知情况和患者的安全管理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士风险认知情况

与风险管理实施前相比,风险管理实施后护士风险认知和风险意识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表1)。

2.2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

与产科门诊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相比,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对就诊环境、护士的整体服务评价明显提高(P<0.05,表2)。

3 讨论

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不安全事件都称之为护理风险[6],它是客观存在并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努力不断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但不能将其完全规避。医院实施风险管理不仅是因为护理行业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高技术行业,更因为护理是一个高风险行业[7]。医院与护理人员都必须认识只有建立和完善护理风险管理体制,才能将护理安全事故降低到最低[8]。

护理安全管理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能反映医院护士的服务态度、技术管理水平等。本研究发现在产科门诊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法律和法规意识、专业护理技能,还从行政上完善规范了护理管理体系,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门诊就诊环境,提高了患者自身的安全隐患意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满意程度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产科门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能提高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夏旭峰. 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18): 66-67.

[2] 唐青.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4): 56-57.

[3] 曾红燕, 黄金姣, 梁金清, 等. 护理风险因素识别及评估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5): 1199-1200.

[4] 吳秋钦, 赵岳. 妇产科门诊实施优质服务改革方案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12, 26(6): 1511-1513.

[5] 张振芬, 周志敏.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2, 28(15): 318-319.

[6] Van de Castle B, Kim J, Pedreira ML, et 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atient safety in nursing practic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 Int J Med Inform, 2004, 73(7-8): 607-614.

[7] 凌秋英, 张晋听, 许璧瑜, 等. 医务人员参与患者安全文化建设状况调查分析[J]. 现代临床护理杂志, 2010, 9(7): 6-9.

[8] 李娟, 赵庆华, 肖朝阳. 病人参与病人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1, 25(2): 473-474.

猜你喜欢
产科风险管理质量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质量投诉超六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