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鹰:责任在肩榜样在前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小鹰央视励志开讲

2017-08-08 10:48
北广人物 2017年30期
关键词:小鹰电梯初心

李小鹰:责任在肩榜样在前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小鹰央视励志开讲

节目现场,她跟大家分享了一位病人的故事,这位病人为何令她感到最为遗憾?又是什么力量一直激励着她,要做一名真正的好医生呢?

我是从1973年开始走上医学道路的,到现在已经43年了,我一直在临床一线。都说不忘初心,我的初心是什么呢?我的初心就是要做一个好医生,怎么样才是一个好医生呢?我想给大家说一说我的体会。

“当时我半天没说出话”

首先,作为一个好医生,必须以病人第一。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要知道病情就是命令,争分夺秒,这对我们这个职业太重要了。我有一个病人,她是一个江西的农民,来看病的时候75岁,她血压很高,180毫米汞柱-200毫米汞柱,她看了很多地方,从江西的县城到省城。我看了以后分析了一下,她可能是一个不典型的原醛,通过实验性治疗,她的病治好了。在我这儿看病前后有5年时间,每年春节她回去前都要到我这儿查一查。她说,李主任,只要你说我都听。过了好几年,有一次来看病跟我说,主任,我孙子考上大学了,你看看他的录取通知书吧。因为你知道,我特别忙,病人都在旁边围着,我就是低着头写,我说我不看,真的没时间。之后她女儿推了我一下说,主任你看看吧,我们都走到地铁站了,我妈非要回去拿的。我这才抬眼看到顾阿姨的表情,一下僵在那儿,手都进了书包又停在那儿。我一下有点过意不去,我说我看看,她马上就笑了,拿出来一个复印件,她当时是非常幸福的。

后来,她80岁了,有一次她女儿推着她来看病,来之前她女儿给我发了一个短信:肝癌晚期,保密。又过了几个礼拜,她女儿给我打电话,那个时候我正好特别忙,她说主任,我妈要见你,我说见我干什么呢?她说她有话要跟你说,我说下午四点以后有时间,结果那天我就忘了。到了晚上准备睡觉,我一看手机,她女儿发了一条短信说:李主任,你一直没来,我妈说你肯定有大事,我们就走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她女儿来的时候戴着黑纱,我出门诊她特意来的,她说李主任,我是想告诉你我妈走了,她走的时候不痛苦,她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就下了决心,平静地对待死亡,除了止疼药,不吃别的药,她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后来我说,那她临走有什么话吗?女儿说,她只说了一句话,就是没能见到李主任,这句话她说了两遍。当时我的心真是揪起来了,而且半天没说出话,我在自责,很对不起顾阿姨。

“牟老的羽绒服上全是雪”

实际上,不能总是拿忙来推卸责任,有的时候是可以做到的,可是我们没有做到。牟善初说过一句话,他说医生最高的奖赏就是病人的信任。牟老是我们老年医学的奠基人之一,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牟老的故事。那是1992年的一个冬天,下着大雪,深夜,我在抢救一个病人,这个病人病情很复杂,我们抢救到两点钟的时候,病情还没有好转。这时,因为牟善初是医疗组的组长,我就给他打了个电话,然后牟老说,你赶快去看我桌上那个书里面夹了一张酸碱失衡的检查表。我刚拿出来检查表就想到牟老肯定会过来,于是赶快打电话,结果接电话的是他的老伴儿,她说他已经走了。

知道我为什么担心吗?他曾经摔倒过。因为从他们家出来有个拐弯,有条小路,他曾经摔倒过,他有青光眼,于是我早早在电梯门口等着。我们的病房在11层,我看着电梯从1层上来,到了11层,电梯一打开,牟老穿着一件羽绒服,上面全是雪,厚厚的,他都没有来得及穿双棉鞋,穿了一双单鞋,已经湿透了。他把衣服脱下来就说,快点把病人情况说一下,然后就到病人身旁,然后分析,带着我们一起抢救。两个小时以后,这个病人慢慢地转危为安了,天亮后,大雪也停了。4点多钟的时候,我们送牟老走,其实电梯已经开了,牟老又把电梯关上了,他回过身来跟我说:“小鹰,你要记住,在抢救中学习,抢救是最好的学习。”

“我是半赤脚医生”

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医院是很多的,苏鸿熙是我国胸心外科的创始人,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夜里一个病人急救,病情非常危重,打电话给苏老说,他连袜子也没穿、登上鞋就往外跑。经过楼道的时候,一只鞋就掉了,他连鞋都没有找,光着一只脚跑到了医院,跑到了手术室。等上手术的时候,穿手术衣时才发现只穿了一只鞋。后来病人救过来了,大家说他是“赤脚医生”,苏老说:“我是半赤脚,因为我那只脚还穿着鞋呢。”

苏老在美国学习后回来,买了两台心肺机,当时美国是不想让他走的,而且他已经跟一个美国姑娘结婚了,怎么回的国呢?他用了这样的办法,他叫夫人先到加拿大,然后把心肺机寄到伦敦,再让他的妻子到伦敦去接收这个心肺机,然后两人到伦敦去会合。他们到伦敦的时候非常兴奋,但是手里已经没有钱了,他们就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大使馆给他们办了机票。回到国内,苏老带着一腔报国的热情回来,开创了我们的心肺外科。1953年,美国做了第一例心房缺损的手术,苏老在那学成回国。1957年的7月,他进行了第一次动物实验。1958年6月26日,做了我国第一例心室间隔缺损的手术,病人才6岁。当时只有美国和德国做过,我们是第三,只比美国晚了5年,现在这种手术在我们的国家已经有六百多家医院是可以做的了。

“我做到了随叫随到”

25年来,牟老在那个大雪的夜里对我说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四十多年来,从临床医生到主治医生,我遇到无数次电话,都做到了随叫随到。其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当医生很累的,有的时候是精疲力竭。有一次,连续四个夜里都半夜叫起来,白天也不能休息,两天、三天,到第四天,我就醒不来了,电话响了两次,就是睁不开眼。最后使劲睁开眼坐起来,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但是我很快就冲出家门,为什么?我觉得有两个动力,第一是责任在肩;第二是榜样在前,我会一下子想起来老师们榜样的作用,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不向他们学习。

二十年前一天,早上六点多钟,我管病房,因为交接班一般是不太安全的时候,所以我每次会晚下班。那天我正要脱白大褂,就听到走廊里大喊一声,我立刻就冲出来了。一个病人“猝死”在厕所里,我冲进去的时候心跳和呼吸都没有了,我就立刻做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很快人就都到了,连上心电图一看,是个室颤,当时就抢救过来了,病人复苏成功了!我们把他抬到床上,继续抢救,病人醒了,因为时间短,他的第一句话是“我怎么了?”他的老伴在旁边早就泣不成声了,而我们大家都笑起来了。要知道这个病人当时75岁,后来他又幸福地活了五年,这是我觉得非常成功的一个病例。

我一直觉得我很幸运,能够在这样的一所医院里工作了这么多年,我听到了这么多、看到了这么多,接触到这么多老教授、老专家,对我们是非常大的鞭策。

李雪源据央视综合频道《开讲啦》节目整理

猜你喜欢
小鹰电梯初心
永远的初心
小鹰狩猎
妈妈的小鹰
追风的小鹰
论“不忘初心”
被困电梯以后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