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迷人细节

2017-08-08 10:48本刊编辑部
北广人物 2017年30期
关键词:江冬秀臧克家汪先生

汪曾祺的迷人细节

记得有一年,去汪先生家,先生拿出湖南吉首的一瓶酒给我们喝,席间汪先生说老人有三乐:一曰喝酒,二曰穿破衣裳,三曰无事可做。

苏州大学的范培松教授曾给我讲过一个笑话,他说陆文夫多次说“汪老头很抠”,有次他们到北京开会,要汪请客。汪总是说,没有买到活鱼,无法请。后来,陆文夫他们摸准了这是汪的遁词,就说“不要活鱼”。可汪仍不肯请。

汪先生的小女儿汪朝也给我说过一件事。她说过去她厂子里的同事来,汪先生给人家开门后,总会朝屋里一声喊:“汪朝,找你的!”之后就再也不露面了。她的同事都说她爸爸架子大。于是,她便“警告”老爷子,下次要同人家打个招呼。下次,她的同事又来了,汪老头不但打了招呼,还在厨房里忙活了半天,端出一盘削了皮、切成滚刀块的小萝卜来,萝卜上面插着牙签,边上还配了一碟蜂蜜。结果,同事一块没吃。汪朝又抱怨老爷子说,还不如削几个苹果,小萝卜也太不值钱了。老头还挺奇怪,不服气地说:“苹果有什么意思,这个多雅。”

又有一年,我去汪先生家,汪师母说了一件趣事。说前不久老汪酒喝多了,回来的路上跌了一跤。老汪跌下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再站起来,结果站起来了,还试着往前走了几步,“咦!没事。”老汪自己说。回到家,老汪就一个劲地照镜子,照得汪师母心里直犯嘀咕:他今天这是怎么啦,是不是有什么外遇了?七十多岁满头银丝的汪师母说完这事,就哈哈大笑起。其实,汪先生是照脸上皮有没有跌破。

我还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文学青年偶然认识了汪先生,就经常去汪先生家拜访。为了每天都能聆听先生的教诲,后来他索性住进了汪宅的地下室,而且一住就是多日,每天一大早就举着一把牙刷上楼敲门。

汪先生认为他很不容易,可他写的东西又确实不行,每次带来的稿子都是脏兮兮的。汪先生终于还是忍受不住了,用了一种很“文学”的方式,下了逐客令——一天早起,那个青年又举着牙刷上楼敲门,汪先生开了门,堵在门口,两人就这么一个门里,一个门外地站着,最后还是汪先生率先开腔了:一、你以后不要再来了,我很忙;二、你不可以在外面说我是你的恩师,我没有你这个学生;三、你今后也不要再寄稿子来给我看了。说完,就把门给关上了。

据《读者》苏北/文

成舍我:此人非用不可

1922年,张友鸾入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求学,后因编辑《文学周刊》而崭露头角。

1925年,《世界日报》总编辑张恨水提出辞职。报社经理向社长成舍我推荐了张友鸾。成舍我见张友鸾是个才20岁刚出头的小青年,不禁对他的能力有所怀疑,加之张恨水经挽留已答应暂时不走,所以张友鸾才到报社上了三天班,就被辞退了。

张友鸾一气之下,写了一封信大骂成舍我,说成就是“狐埋之而狐之(语出《国语·吴语》,谓狐性多疑,刚埋一物,又不放心,还要再挖出来看看),所以什么事也做不成功。”

成舍我见信,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大喜过望。他说:“此人虽出言不逊,但骂得痛快,切中要害。文章也写得漂亮,有才气。”继而,他又斩钉截铁地说:“此人非用不可!”于是立马请回张友鸾,让他做了《世界日报》社会版的编辑。

1926年年初,张恨水正式去职,遂由张友鸾继任了《世界日报》总编辑。那一年,张友鸾才22岁。

臧克家得遇良师

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国文考试有两题:

1.你为什么要报考青岛大学?

2.杂感。

考生只要选一个来做就行。

臧克家选择了第二题,全文是: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无边的苦海。写完,连标点都算在内,一共30个字。考官是闻一多,给打了98分,再看数学:0分。零分就零分,录取!如果不是遇到了闻一多,臧克家的大学梦很可能就会破灭了。

●经典镜头

非凡的勇气

1936年,汉堡,一家造船厂,一艘德国海军训练舰即将下水。

在该舰的下水仪式上,数千名工人迫于纳粹的淫威,不得不多次举起右臂,向主席台上悬挂的希特勒像行纳粹礼。而在这上千人当中,唯有这名男子拒绝举手。因而后来他被判了两年苦力,并于二战中失踪。1949年被宣布死亡。

1991年,一家德国媒体刊发了这张照片,一名女子认出这名拒绝向希特勒行礼的男子就是她的父亲奥古斯特·兰德梅塞。

木匠

胡适与江冬秀

胡适事母至孝,追求自由恋爱的他,最终还是与母亲选定的儿媳妇江冬秀订了婚。但胡适就是打心里不喜欢这位江小姐,订完婚就出洋留学去了。二十七岁,胡适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出任北大教授时,这才奉母命完了婚。婚礼那天,江冬秀穿了件花袄、花裙,胡适则穿了一身西装,头戴礼帽,脚穿黑皮鞋。两人相对,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胡适还发表了一通演讲。当天,胡适为自己的这次婚礼写了一首白话诗:

记得那年,你家办了嫁妆,我家办了新房,只不曾捉到我这个新郎。这十年来,换了几朝帝王,看了多少世态炎凉,锈了你嫁妆剪刀,改了你多少嫁衣新样,更老了你和我人儿一双。只有那十年的陈爆竹,越陈便越响。

后来,胡适还写过几首“以记闺房之趣”的白话诗,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十三年没有见面的相思,于今完结,把一桩桩伤心的旧事,从头细说,你莫说你对不住我,我也不说对不住你——且牢牢记取这十二月三十夜的中天明月!”

胡适婚后有过几次婚外情,但都被厉害的江冬秀及时扼杀了。不仅如此,赵元任与杨步伟结婚请胡适当证婚人,江冬秀就拒绝去喝喜酒,说是看不惯这种孟浪习气,胡适只好自己去了。胡适的好友梁实秋想和老婆离婚,另娶新人,江冬秀就把梁实秋的老婆接到自己家里,为她出谋划策,闹到法院去打官司。结果堂堂北大教授梁实秋竟然败诉,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丢尽了这位大教授的脸面。江做这一切也等于是间接地向胡敲山震虎,唬得胡适不得不做出种种妥协的举动来。

张千载与“生死交情,千载一鹗”

张千载,字毅甫,号一鹗,南宋庐陵人。他年轻时就和文天祥是朋友,文后来做了丞相,很多认识他的人,都争着去“攀龙附凤”了,只有他没有去。文曾多次推举他出来做官。但他也为避嫌,始终都不肯出来为官。

后来,文天祥因抗元被抓,面临被杀头的危险,张千载却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为文说话。不久,文在被解往燕京,路过吉州时,张又偷偷跑去见了文天祥,他还痛哭着说道:“丞相您要去燕京,我也要去那里。”文被押到燕京,关入大牢后,张又住到了大牢的附近,每天给他送吃的,一送就是三年,从来没有间断过。其间,还冒险将文在狱中写的诗文都带了出来。文被杀的当天,他又冒着杀头的危险偷藏了文的尸首,然后安葬。后经多方打探,得知文夫人的下落后,又历尽艰险,将文的头发、牙齿及文稿等送到了文夫人的手中。后来人们都把朋友之间重情重义的生死之交,称为“生死交情,千载一鹗”。

猜你喜欢
江冬秀臧克家汪先生
停车挡道影响他人出行,要负法律责任吗
默静在晚林中
江冬秀 贤惠也可以很强势
老马
寻踪汪曾祺
汪曾祺:老头很“抠”
江冬秀的幽默
胡适的老婆不简单
温暖而无边无际的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