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有效分析

2017-08-08 22:24李永亮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环节师生交流

李永亮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多种教学模式百花齐放,其中,互动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合理交互,为加强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契机。互动教学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下一步深研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本文结合以下五点展开讨论,为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进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95-01

数学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占据重要位置,直接关系并影响小学生未来的成长道路。那么,如何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互动则需每一位数学教师予以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互动教学模式对推动教学进程具有积极且重要意义。

一、利用游戏法开展互动教学

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平淡枯燥的讲授环节远没有游戏环节引人入胜,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智尚不成熟,且爱玩,教师在教学中何不投其所好,实现寓教于乐呢?例如,在探究《混合运算》知识点时,将普通的提问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把全班同学的名字录入进去,再采用“幸运大转盘”的方式,抽到谁谁就回答问题,这也使提问环节多了一丝神秘色彩,此时,全体学生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学习热情高涨,大家就问题展开有效互动,课堂气氛高涨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二、让学生进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间的互动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所获得的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结合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可为学生创造出能够进行自主探究的条件,让大家都能通过讨论或自我探究发现新问题,为接下来要开展的教学与互动埋下伏笔。如可先让学生自学,对接下来要探讨的知识点进行探究,发现新问题,然后再围绕自己发现的问题展开小组间的讨论,学生可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一一列出来,这样更易实现学生间知识的互补,让他们通过相互验证、实验的方式达成小组间的共识,加强生生间的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则需要发挥好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角色,在学生讨论中多倾听,给予学生足够信任,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寻方法解决问题。经过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统一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听课时也就重点分明,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位置互换,思维互现,形成“学习共同体”

位置互换其本质就是“换位思考”,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根本的学习,强调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去听。学生就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和学习之间很难有有效的教学交流。现如今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参与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师生共同交流与发展进步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把师生位置互换、互教互学,彼此能够成为一个稳固的“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时畅所欲言,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和学生同坐,让出黑板和讲台给学习自己,让他们能够有个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自己站在讲台前,思考和解答同学们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充分锻炼同学们的语言交流的能力,还可以展示教师的思维。在教学的角色互换中,实现师生思维的互动与交流,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语言和思维的进步阶梯。

四、师生互动应该关注下层的学生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自身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師生互动环节中,我们不但要关注上层的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还更应该关注下层学生实时的心理动态,要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互动的环节中来。例如,在学习“长度的认识”中,由于一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因此,在这节课的师生互动时,老师和学生用手比划毫米、厘米、分米、米时,由于自卑差等生并不参与其中。在这时候,教师就要关注他们,并且给予鼓励,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师生互动环节中,让这些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互动教学,需要教师营造适宜互动的时间与空间,提倡生生互动的学习模式,在互动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价值。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做好准备,为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持久的学习动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荣燕,李小燕.关于提高小学数学互动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

[2]许敏.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5,(8).

猜你喜欢
环节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麻辣师生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