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种养循环的典型范式—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现场观摩会在北京举办

2017-08-09 01:29张院萍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4期
关键词:油鸡林间种养

文│本刊记者 张院萍

生态种养循环的典型范式—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现场观摩会在北京举办

文│本刊记者 张院萍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6月27日,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会议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在讲话中指出。

“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号角,回响在绿意盎然的夏季,各地涌动着比、学、赶、超的火热气氛。

7月7日,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现场观摩会,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中心建设的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示范基地(位于顺义区张镇的北京绿多乐农业有限公司)成功举办。观摩会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召开,由联盟林草复合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盟草畜一体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承办。来自北京、四川、江苏、河北、甘肃、河南等地相关单位的代表,共计四十多人,集中观摩了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现场。

“林-草-鸡”模式:走出种养加循环农业新路子

林是杨树林,高大成行,如冠如盖,还有国槐和白蜡;草是菊苣,碧绿油嫩,鲜美可爱;鸡是北京油鸡,历史悠久,活泼灵秀。

“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的构建与发展,可有效利用林下水土资源,实现立体种植养殖融合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符合生态林地果园建设、绿色果品和畜禽安全生产的需要。”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富裕说。

此言不虚。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中心孟林团队,承担完成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研究任务,取得的成果“林间种草划区轮换放养北京油鸡技术示范与应用”获北京市金桥工程项目三等奖,“密云县高岭镇果园生草放养鸡技术示范与应用基地建设”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服务基地建设奖,获得一批专利、标准,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著)。完成的“林果─草─鸡复合系统创新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被评为2015年度“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之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获授牌“北方林(果)─草─畜(禽)复合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联盟的1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一。

其中,代表们现场观摩的北京绿多乐农业有限公司(顺义张镇)基地,2014年就被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授予“北方林─草─禽复合系统创新示范基地”。大家在现场看到,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模式从产出到利用到最后还田,环环相扣,通过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将畜禽的发展与种植业、生态保护、循环发展有效结合,走出了一条种养加循环农业的新路子,促进和带动了张镇特色油鸡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也助推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林-草-鸡”模式:稳定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水平

良田环绕、稼禾盈碧,绿树扶风、鸟语花香,所到之处尽显生机……这些直观展示,让大家感受到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的发展现状和美好前景。

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实行的是农、林、草、禽合理的农田布局,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水平。

那么,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的魅力何在?这种模式究竟又有哪些优点呢?

对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孟林研究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也是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说起模式优点,孟林如数家珍:

一是减少精饲料补饲量,降低林果虫害。鸡在林间生草草地上科学放养,可在园中自由捕捉昆虫,啄食牧草,同时,在土壤中采食腐殖质,可减少精饲料补饲量。林木生长期间,有很多危害林木枝叶、枝干、果实的害虫,林下养殖的鸡群可以大量捕食林木害虫。一般来说,有很多害虫被鸡群采食,成为鸡群的饲料。由于鸡群成为害虫的天敌,虫害的发生率、危害率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频率。

二是提高肉蛋产品质量,改善风味。林间生草草地低密度生态放养鸡模式的实施与应用,由于养殖环境好,户外活动与养殖时间较长,因而鸡肉品质好,无腥味,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价格好,效益高。

“较传统林间裸地散养方法相比,这种模式生产出来的北京油鸡活重和屠体重分别增加了248.4克和272.2克,腿肌单重和胸肌单重分别增加了50.7克和36.3克,胸肌和腿肌的粗蛋白分别提高了10.20%和7.59%,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2.80%和20.89%,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14.6%以上……”孟林用一组数据,证明了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生产出来的鸡,与传统林下裸地散养出来的鸡,不同在何处。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富裕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孟林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党委书记刘晨光

◎绿多乐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鲁凤岐

◎北京百斯特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邰建辉

可以说,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实现了农、林、草、禽合理的农田布局,形成种养加一体化的生态农业综合营运体系,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水平。

◎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实现了农、林、草、禽合理的农田布局,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水平

“林-草-鸡”模式: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和谐统一

据悉,目前,较成熟的“林-草-鸡”模式及其配套技术,除代表们在观摩会现场看到的林间菊苣草地低密度放养北京油鸡模式及技术外,还有林间菊苣与紫花苜蓿混播草地低密度放养北京油鸡模式及技术、籽粒苋与高丹草混播草地低密度放养北京油鸡模式及技术、林间菊苣草地低密度放养农大5号鸡模式及技术。

基地采用新鲜玉米、豆粕等自配安全饲料,搭配高营养的黄粉虫、林间优质青绿饲草及昆虫,以及300米深井优质水源养殖油鸡,使北京油鸡肉蛋品质佳,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卵磷脂含量,比普通鸡蛋高出30%。

北京绿多乐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 年,注册资本 500 万元, 是一家以从事北京油鸡林下散养及销售业务为主,在坚持“改善动物福利、提升蛋禽品质”的原则下,致力于发展林下经济及生态农业推广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公司 。2017年,公司已达到年育雏能力10万只,年出栏油鸡2万只,年产蛋100万枚的生产能力。

而这一切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鲁凤岐看来,其中不乏“林-草-鸡”模式为公司发展立下的汗马功劳。他对孟林充满感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研究中心孟林研究员团队,给予公司建立生态养殖模式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和帮助”。“没有这个模式,就没有公司养殖的北京油鸡的今天。这个林-草-鸡复合生态养殖系统,可以说是确保北京油鸡高标准林间草地散养的基础。”

“以林木为生态基础,起到保护遮蔽等作用。林下种植牧草,可以提供油鸡青饲料,也为地面生态的丰富提供温床。牧草中会生有昆虫,牧草覆盖裸露地面可以保持地面潮湿,微生物活动频繁,加快油鸡排泄物分解,并为树木和牧草提供部分营养。同时良好的草地养殖环境非常有利于油鸡的自由探索和活动。”鲁凤岐说。

优美的环境,茂密的树林遮蔽,充足的活动空间,优质丰富的食物,精心的照料,为北京油鸡打造最适合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蛋肉品质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绿多乐农业公司对动物福利非常重视,公司旗下的绿嘟嘟农庄,在2017年参加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等举办的福利养殖金鸡奖和金蛋奖评选,双双获得五星顶级嘉奖,并于刚刚过去的6月份,从英国捧得大奖归。

◎良好的养殖环境改善了油鸡的生活福利,有利于油鸡探索和活动

“林-草-鸡”模式:促进和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全面发展

据悉,近5年,“林-草-鸡”技术模式已在北京6个区8个种养殖企业/合作社,累计示范推广了3000余亩,生态放养出栏北京油鸡30余万只,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北京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种养殖企业公司、合作社等的肯定,为生产安全、高品质的肉蛋产品提供了一种林下安全健康养殖模式。

这个模式中的北京油鸡生活环境,均可以用“幽静林间、木质别墅、绿草黄缀”来描绘。

北京油鸡是北京特产,拥有260多年历史传承,在外形上具备羽黄、胫黄、皮黄的“三黄”特征和毛冠、毛髯、毛脚的“三毛”特征,并具有鸡类品种十分罕见的五趾特征。据文献记载,清朝时期,李鸿章曾将此鸡贡奉给慈禧太后,从此,慈禧太后就喜欢上了油鸡。1949年,北京油鸡曾被选为“开国第一宴”的国宴用鸡;1988年,末代皇帝胞弟溥杰品食后题词“中华宫廷黄鸡”。

“基地采用新鲜玉米、豆粕等自配安全饲料,搭配高营养的黄粉虫、林间优质青绿饲草和昆虫,以及300米深井优质水源养殖油鸡,使张镇油鸡肉蛋兼用,所产的特色土鸡蛋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卵磷脂含量,比普通鸡蛋高出30%,是人们食鸡的首选。”张镇党委书记刘晨光自豪地说。

“未来,张镇地区将以绿嘟嘟油鸡基地为基础,结合发展林下经济,推广农户油鸡养殖,努力打造张镇‘油鸡之乡’品牌。”对于未来,刘晨光充满信心。

“林-草-鸡”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再谱新篇

代表们边走边看、边思边议,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确实大有魅力,前景广阔,那么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农牧循环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大家得到了一些启发,也得出了一些结论。

孟林也在思考:林-草-鸡种养循环复合系统,是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优质牧草资源开发与多元化草产品加工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支持下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有成绩、有经验,也有问题,“十三五”期间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和研发完善?对此,孟林经过了深思熟虑:以种养结合和生态循环为目标,研究适宜的林间草种组合及高产栽培技术,研制林间优质饲草生产加工机械及畜禽健康养殖专用设施,研发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畜禽粪便处理及还田技术;解析林-草-畜禽复合系统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生产力提高的协同机制等科学问题,建立林-草-畜禽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生产绿色、高品质的畜禽肉蛋产品,为我国林-草-畜禽产业复合发展提供典型范式。

“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从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角度出发,挖掘增产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是实现农牧循环和生态保护的抓手。”杨富裕提出自己的观点。

“把特色资源做大,变成经济发展的优势,这样的模式才有生命力。”北京百斯特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邰建辉也提出建议:产业模式必须和当地的优势资源相结合。

亲临实地参加了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的现场观摩会,来自甘肃省定西市的乡草坊土特产品有限公司经理崔曦方欣喜不已,“乡草坊原来一直以经营定西土特产为主,这两年才开始做草产品,有基地,也有方法,但还是很迷茫,这次观摩会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有了目标,也有了新思路,我收获很大,可以说不虚此行。”崔曦方表示,下一步,她将结合定西实际,把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的研发成果和技术模式,在甘肃定西引进落地并推广应用,指导当地生产、销售,以及产品和市场的对接,力争自己的基地在旅游观光农业、精致农业等方面实现突破。(更多资讯,请关注www.cav.net.cn)

◎林间新试种的板蓝根和串味松香草,引起代表的极大兴趣

猜你喜欢
油鸡林间种养
作 品:风景写生
——林间
林间游戏场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基于绿色消费理念的特色油鸡网络营销策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北京油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餐桌上的生命2——从林间到厨房
切四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