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教学案例分析及应用

2017-08-09 09:49刘新子
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25期
关键词:双元制案例应用

刘新子

[摘 要]德国职业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以“为未来工作而学习”为目标、以“职业活动的开展”为核心。德国职业教育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上述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宏观上,与德国被称之为“没有死胡同”的互通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息息相关,与德国被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息息相关,而在微观上,上述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上述教育体系和模式下“职业能力培养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原则。面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丰硕成果,如何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如何汲取德国职业教育的精华是摆在一线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限于宏观上中德两国的客观差异性,对于教学理念和原则的研究应该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更为实用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案例,就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原则进行提炼和总结,并结合教学经验对其在教学上的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双元制;案例;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5-0243-02

1 目标培养原则

精讲多练,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熟练掌握为目的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全球化时代,培养学生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岗位限制的高适应性的工作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关注最根本、最重点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知识点,并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学生熟练掌握为目标的目标培养原则即针对基础知识点及重要知识点,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教师精讲过程中设置大量问题,教师反复讲解提问,学生反复练习巩固,直至每个学生熟练掌握,使学生在校内掌握的基础知识能够在其工作岗位中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具備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下述授课案例体现了以学生熟练掌握为目的的目标培养原则。

教学案例:车床结构课。Helmut老师的车工结构课由提问、启发、讲解、练习、总结等几个过程环环相扣,教师以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练习、复习等环节多次重复,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启发,直至大多数同学能熟练掌握,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符合知识记忆规律,学生学得非常扎实。

1.讲解:车床各部件结构及其作用,并在车床上贴出部件名称卡。(见图1)

2.练习:教师取下部件名称卡,让学生任意抽取部件名称卡,将其贴到车床相应的部件上并回答其作用。(见图2)

3.反复练习:回答不对的同学再次参与练习,教师针对学生未掌握的知识点反复讲解,学生进一步强化练习。

4.总结及测验:学生掌握后,组织学生进入教室,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并当堂测验。

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之一是“把复杂的知识讲简单了,把简单的知识讲复杂了”。在此,Helmut老师很好地做到了“把简单的知识讲复杂了”。

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上述教学原则?能否做到精讲并兼顾所有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在多练中做到举一反三?如何设计学生的练习兴趣点?每一个环节如何体现难度的递进?笔者认为,需要从备课和授课两个环节上加以考虑。

备课环节:1.准确筛选精讲精练的知识点。筛选知识点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前期调研与总结,结合教学大纲,结合技能考评要求,结合岗位需求。2.科学设置练习。要确实做到熟练掌握知识点,练习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练习量应满足学生强化记忆及理解,难度上应环环相扣层层加深,内容上应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及实践应用,形式上应图文并茂,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视觉记忆,最好在每部分练习之前首先点明知识点,对于发散性练习题最好都给出归纳关键词,以利于学生记忆。

授课环节:1.激发学生的思考问题和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我国的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尤其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因成绩不理想等成长背景的影响,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尤为薄弱。授课过程中老师必须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思考与回答、回答不对时能否有继续回答的热情以及因多次举手而未被点到参与练习的学生能否依然保持学习热情等情况。针对上述情况,一是老师必须付出耐心启发学生,关注学生心态,不对的予以回应鼓励,一直举手的要有鼓励的眼神与之交流,或语言上的肯定与呼应;二是在教学初期发挥学生中学习骨干的作用,让学习骨干起到带头作用,形成一个活泼的学习氛围。2.讲练有机结合。“讲”为基础,“练”为延伸,既不能只讲不练或重讲轻练,也不能搞题海战术,应把“讲”“练”有机结合,讲的透彻,练得精准。

2 学生为主体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我国教学方案设计以教学内容为重,而教学内容仅仅是简单提炼了相应的教学重点难点,基本是教材的再现。授课时,教师拿着简单加工的教案进行填鸭式说教和讲解,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以听讲为主,被动接受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特别大。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案设计更为关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有目标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课堂活动中,教师仅仅是问题咨询者与技术指导者,学生是知识和技能的主动获取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课堂上获得了更多的表现机会。这样的授课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愿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下述教学方法及其授课案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原则。

(一)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结合教学目标及知识点深入挖掘讨论点,以讨论的为核心设计一节课,在课堂上经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就讨论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将课堂讨论系统有机地贯穿于整节课,教师就讨论结果作一定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把“教师传授”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提出讨论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法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做法,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寻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案例:数控混合编程。因为Heidenhaim数控系统可以混合编程,所以对某个点定位时其程序语句有多种可能性,Ehrl教师采用了讨论法进行授课。

1.学生从标注、基准等方面分析图纸尺寸;

2.教师带领学生按照基本坐标定位进行编程;

3.教师给出几个尺寸坐标点,让学生讨论有无其他定位语句?

4.学生讨论每种语句的利弊;

5.教师总结每种语句的特点;

6.学生经讨论后确定使用什么坐标定位最为简便、最为不易出错。

针对抽象的概念性内容,老师也会开动脑筋,设计一系列有趣而具体的讨论点,例如教育心理学的授课案例。

教学案例:“教育心理学”课程,“发展”课题。

讨论过程:

1.人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发展过程?

2.按照讨论内容将“人的发展过程”系列图片排序;

3.观察图片,讨论人的发展包括哪些方法的发展?(答:体力、智力、情感、性格等);

4.各方面的发展与时间进程有何关系?

5.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总结什么是“发展”?

6.教师给出标准答案,结合讨论结果,学生理解什么是“发展”?

关于“什么是人的发展”这一抽象概念,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直接给出定义,教师对定义进行阐述,教学过程非常枯燥。讨论式教学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图片,先演绎后归纳,整个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不仅非常生动活泼,而且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讨论式教学环节大致包括:设计讨论点、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在教师不断地提问与启发下进行思考、讨论与回答,学习兴致高涨,记忆扎实,理解透彻,授课效果非常好。学生的积极参与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这种以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主的教学过程的关键所在就是合理设置讨论点,讨论点的设置并非简单的提问,需要教师充分研究教学内容后精心设计,讨论点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必须围绕难点与重点循序渐进地提出,并要考虑到学生结论的错误可能以及结论的多样性。

(二)目标任务驱动教学

目标驱动教学是指以目标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中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不断用“目标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的进程中掌握知识,建立完成“目标任务”所需要的技能与方法。

教学案例:“技术科”课程,“Internet查找资料及风力计算”课题。

1.明确任务:风力计算,通过Internet查找公式及数据。

2.使用网络引擎筛选网络技术平台

3.结合任务,导入基础知识讲解

4.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自主解决计算问题

上述案例中,若仅讲解Internet使用,学生不会深刻认识到Internet的作用;若仅讲解风力计算,这些知识在未来工作中或因陈旧或因信息量不够而不足以解决问题,而结合Internet使用则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在未来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Internet与计算相结合,不仅利用目标任务驱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将来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案例:液压传动。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给出任务,即设计能够满足传动任务的传动图;

2.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讨论如何设计,找出难点并翻阅资料自行解决难点;

3.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气压传动原理图的难点知识进行导入式讲解;

4.学生设计传动图;

5.学生代表到黑板画出传动图;

6.教师讲解。

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受学生人数、场地等影响,比较容易实施;“目标任务”可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弱化课堂学生管理。目标任务教学法的核心是目标任务的设置,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目标任务:1.目标任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目标任务的设计应使学生清楚新知识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能够驱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目标任务的设置应考虑使目标任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旧知的相关内容,还有新知的重点难点,新、旧内容在目标任务中能够融会贯通;3.目标任务的设置应考虑到解决方案的多样性,设置合理的启发环节,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机电领域内,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广泛应用于测量、液压、电子、机制工艺、夹具等课程中。

参考文献

[1] 刘振汉,祝雯静.德国的教育体制与职业教育[J].中國职业教育,2004,3.

[2] 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

[3] 林桂花.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探索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之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2).

猜你喜欢
双元制案例应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