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访美带动中餐热

2017-08-10 11:40陶短房
环球时报 2017-08-10
关键词:华人华侨中餐馆美式

陶短房

北美中餐馆密度之大、分布之广,国人是很难想象的:不论是偏僻的美国中部小镇,还是向前向后都看不到人烟的加拿大“草原三省”公路边居民点,几乎都能找到标着“CHINESERESTAURANT”的饭馆。不过早年华人在美国社会备受排挤,自以为高傲的本土美国人是如何喜欢上这种“苦力才吃的食品”呢?说起来,这还与1896年李鸿章访美有关。

1896年8月28日,大清特使李鸿章乘“圣路易斯”号邮轮抵达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他的抵达在美国引起轰动,《纽约时报》形容说:“人们都想一睹清国总理大臣的风采,因为此人统治的人口比全欧君主们所统治的人口的总和还多。”李鸿章受到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的接见,并和美国多名要员见面,受到“史无前例的礼遇”。

然而此时的李鸿章已经年过七旬,舟车劳顿外加频繁应酬,使他茶饭不思。据说随员就用做饭时剩下的肉菜,加上糖醋炒成一盘,李鸿章品尝后胃口大开,便要求随员“每顿都来一盘”。

时逢一次美国客人前来拜访,见桌上有这盘菜就请教菜名,李鸿章随口答道“杂碎”。在美国当时兴起的追捧中国东方风情的热潮下,李鸿章喜好的这道“李鸿章杂碎”很快便风靡全美,随即各种冠以“李鸿章”之名的中式菜肴和“杂碎馆”也在海外流传开来。后来还有人考证,“杂碎”实际上应作“杂烩”,源于粤菜,只是因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杂碎”即是杂烩的方言。

但这种逸闻的真实度也一直存疑。早在19世纪后半叶,赴北美淘金、修铁路的华工就琢磨出这道“将就材料”的大拼盘。1879年波士顿“宏发楼”餐厅标着“炒杂碎”的菜单至今还保存在纽约美国华人博物馆。不管这道菜是谁发明的,但正是借助李鸿章1896年访美掀起“李鸿章热”和“中国热”,聪明的中餐馆经营者借题发挥,搞了一次“搭车营销”,成功地将原本是中国“苦力食品”的杂碎,变成最受本土美国人欢迎的“美式中餐”菜色之一。

数年后,梁启超旅美考察所写的《新大陆游记》中也记录了这种盛况:“杂碎馆自李合肥(李鸿章)旅美后发生。此前西人足迹不履唐人埠,自合肥至后一到游历,此后来者如鲫……凡杂碎馆之食单,莫不大书‘李鸿章杂碎‘李鸿章面‘李鸿章饭等名。”

其实早年中餐在北美站住脚,大都借助了类似的名人效应。另一道著名的北美“酸甜式中餐菜色”是“左宗棠鸡”,口味酷似咕咾肉。虽然这道菜名为“左宗棠”,其实和这位名人八竿子打不着,它是台湾厨师彭长贵1952年创立,1970年又被带到美国,只是为打响知名度遂借“李鸿章杂碎”的思路,攀附了一下名人。

除了借助名人营销外,中餐在北美的演变也经历了“本土化改造”。如今北美中餐馆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美式中餐”,主要服务对象是美国当地人,这种“中餐”以酸甜口味为主,长着“中国胃”的华人通常是吃不惯的;另一种则是比较正统的中餐,主要是华人华侨和资深外国中餐“发烧友”在此就餐。因为存在两个互不相扰的“北美中餐馆体系”,所以时常会出现有趣的现象:如果中国游客在美国或加拿大想找中餐馆,当地旅游指南上的推荐和当地华人华侨的推荐可能风马牛不相及,奥妙就在于“指南”推荐的,是本土美国人心中觉得“很不错”的美式中餐馆,而华人推荐的自然是正宗中餐馆。▲

猜你喜欢
华人华侨中餐馆美式
北德华人华侨国庆庆典成功举办
“一带一路”有效联结全球华人华侨
Number One Love
连续型美式分期付款看跌期权
美式复古
EMERALD IN THE ROUGH
试析华人华侨的中华文化基因和精神
基数词的构成及读法
“一带一路”战略下华人华侨投资纠纷解决机制
花样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