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迫在眉睫

2017-08-10 19:26高云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暴力事件暴力

高云

近日,北京市某中学一学生在厕所受辱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名身穿校服的少年站在厕所角落,被逼吃粪便。拍摄者不时飙出脏话,并手持棍棒敲打受害者。即便受害少年带着哭腔求饶,仍遭遇脏话辱骂和敲打。

这起校园欺凌事件,再次激起人们对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的关注。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去年北京某小学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更是引爆舆论场。遭受欺凌儿童的妈妈朋友圈上那句话:“十年前的今天,我拼着命生下了儿子;十年前的今天,儿子拼着命来到我身边。每对母子都是这样拼着命才能相见,可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更是道出了父母对校园安全环境的殷殷关切,提出了严肃对待和系统解决校园欺凌和暴力問题的迫切需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也牵动全社会的心。当前,系统性的校园安全考量和措施,在我国尚未形成合力。现实情况是,全社会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的认识与科学认知尚有差距,导致二者的边界模糊,往往认为这是未成年人之间的问题,外界介入主要是教育劝诫,不能“过度干预”。这种认知模糊、界定不清的局面,致使防治合力一时难以形成。归纳起来,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目前一些家庭和学校对孩子进行的往往是功利教育,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的智力培养和知识培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重视度远远不够。部分家长和老师没有给孩子灌输尊重生命,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的理念,没有培养孩子要对一切美好有所向往的信念。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生命教育的孩子,人格往往是不完善的,他们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二是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目前涉案的未成年人基本都是“00后”,这一代人属于“独二代”,在目前的法律法规监管漏洞下,他们比前代人更容易接触到暴力,例如很多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都充斥着暴力、低俗和不文明。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完善的辨别能力,因此这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会深深影响他们,使他们对暴力产生心理认同,行为上会不自觉地甚至刻意去模仿暴力行为。当他们有了愤怒和不满,当他们要争取权利、地位和别人的尊重时,暴力行为往往在不经意间会成为他们的重要选项。

三是处理方式流于表面。事实上,大量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并没有被处理,很多家长对此不以为然,以为是孩子之间的玩闹。学校往往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个明显后果是,涉事的未成年人一直在享受过度保护,无法认清自己行为的不当和自己造成的严重后果,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此,他们可能还会再次施暴。

四是信息工具的推波助澜。其实每一代人都存在着校园打架、欺凌现象,但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校园欺凌的图像、视频借助网络及移动终端在全社会传播,几乎可以触达每一个角落的未成年人,这很容易对未成年人产生示范效应,他们可能会去模仿那些已经发生的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

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介入,被欺凌的孩子往往会缺乏自信、自尊,甚至自我封闭、性格孤僻,这种负面影响可能会伴随终身。施暴者同样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进行矫治、感化,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暴力,甚至会心理扭曲,进而可能危害社会。

总之,当前的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是我们长期以来只关注知识教育,忽视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法制和规则教育所产生的恶果,要消除这些问题,必须铲除功利教育的土壤,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目前的专项治理,体现了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而要彻底割除这一校园毒瘤,应该把专项治理和建立长效机制、回归学校育人本质结合起来,让校园回归其应有的美好。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暴力事件暴力
反性别暴力
暴力的班长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暴力和痛苦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