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的困惑和出路

2017-08-10 21:21任红娟
创新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河南省高校

任红娟

[摘要]在分析我国高校科技创新链主要构建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分析河南省科技创新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链寻找出路,为河南省构建相对比较完整和连通的高校科技创新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科技创新链;高校;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12-14-6

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我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同时,河南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全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相比东南部以及沿海地区而言,河南的工业化程度不高。相比西部和北部而言,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似乎又把河南省这样一个中部地区给避开了。因此,河南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当中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尴尬的地位。在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河南省今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契机。面对教育资源短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窘境以及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战略的提出带来的机遇,河南省该如何走出一条夯实的发展之路呢?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具有经济和社会导向的行为,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经济,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以科技和创新为切入点来推动河南省经济的发展,找准河南省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对于河南省的长远发展和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而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之一的高校,在推动河南地区的创新和发展上又该如何找准定位,找好切入点呢?本文主要将关注点放在河南省的高校上。

高校作为高科技人才培养的基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沃土,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创新环境,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斷地凸显。我国高校越来越多的科技项目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科技支撑和推动力量,有些一流的大学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的科技创新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校和其他的创新主体,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孙孝科提出把创新链理论引入到高校科技创新中,构建高校科技创新链。虽然,河南省也有不少的高等院校,但是相对于中国其他的很多地方,缺乏国家“教育部直属院校”“985工程”这样的一流大学,仅有一所“211工程”大学(郑州大学),这种现状很难在根本上提高河南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成果转化能力,带动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

为了能够清楚地了解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障碍,找出应对的措施,为提升河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大体介绍了我国高校在构建科技创新链过程中采用的措施和积累的经验,并在充分了解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的现状和深入挖掘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中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寻求出路,从而使得高校能够真正发挥其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作用,推动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中心带动边缘,采用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河南地区经济的创新发展和中原经济区战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1当前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链构建的主要形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要构建完整的高校科技创新链,其实质就是要以多样的方式处理好高校与其他单一或者多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采用有效的方式促进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继而推动地区和整个国家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这里的“链”不仅仅局限于形成链条关系,更多的是关注创新主体形成的创新网络中节点的链接关系。当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的形式很多,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科技园、产学研结合、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三种形式进行阐述。

1.1大学科技园

《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2001)》指出大学科技园是采取共同主导型合作模式,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体为依托,利用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以及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由此可知,大学科技园的主体也包括政府、企业、大学等,属于产学研的一种模式。但是,由于大学科技园更多的是担当“孵化器”或者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摇篮”的角色,相比产学研追求的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共赢关系,大学科技园更多的是在做“公益性”的事情。所以,我们把大学科技园从产学研模式中抽离出来,单独地进行剖析。

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科教兴国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国外大学科技园“神话”的鼓舞下,我国高校依托自己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开始逐步走上了发展大学科技园之路。从正式建制来看,中国大学科技园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成长于90年代中期,发展于新的世纪之交。我国从东北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开始,到目前为止,大学科技园的数量已经翻了几番,我国大学科技园经过20多年的探索,如今已经有一些非常成功的园区在孵化高科技企业和高技术企业产业化方面成绩斐然。

当前,我国的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校一园”模式,即以一所大学为依托,由大学独立创建或者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同创办;第二类是“多校一园”模式,即多所学校建立联盟,形成一个整体来创办和管理大学科技园;第三类是虚拟大学科技园,即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可以超越时空等因素限制的虚拟大学科技园模式,这种模式最典型的就是深圳市的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建立的大学科技园,其核心职能都是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孵化器。在为企业创业提供场地、环境、资源和配套的服务以及相应的政策和优惠措施上,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报道,到2010年,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已经位居世界首位,到“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将继续扩大孵化器的总体规模。未来的发展仍将关注如何提高企业的孵化成功率,以及如何吸引更多的创业企业入园,把高校的优势资源和创业园区的需求紧密地结合等问题上,使得高校能够真正地通过大学科技园创新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构建长期的创新网络和链条,将高校的智力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提高高校成果的转化效率,从而为高校争取更多的创新发展资金,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态势。

1.2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指政府、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通过一定的合作模式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采取的主要模式有:联合开发、委托开发、聘任科研人员到企业协助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共建经济实体、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等。祝东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按照合作的紧密程度,可以分为技术转让型、委托研究型、联合开发型、共建实体型;按照合作的动力机制,分为自发型合作、政府计划型合作、混合型合作;按照合作的管理体制,分为单一管理型和多元参与性。荣四海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契约安排型、产权安排型和开发平台型。无论采用哪种模式的合作,合作的主体都是希望通过一定的纽带或者关系,使得它们在合作过程中彼此都能够实现预期的合作目标。每种合作模式都有优势也有不足,由于不同种类的主体追求的目标很难达成一致,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效率不高或者矛盾不断的问题也一直是困扰和阻碍产学研长期的合作关系持续下去的绊脚石。

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是近两年我国政府积极倡导的一种合作模式,它可以集结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技术力量,追赶世界前沿技术,形成核心技术优势,推动技术整体升级换代,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是一种深化的合作组织形式。汪馥郁等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模式,认为学科集群的形成,会有效地促使知识要素向产业技术创新的集聚,而产业的集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科集群的创新潜力的发挥,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产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近几年来,教育部推出了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及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高校赴地方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系列活动,称为“蓝火计划”。蓝色象征科技,火代表动力,蓝火计划寓意将科技创新的火种播向神州大地,用高校科技力量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这是一种新型的资源流动性的产学研合作模式,2009年6月,首个试点城市一常熟市,启动了蓝火计划,以阿斯特为首的9家光伏产业骨干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签署了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入盟协议。随后又在漳州市、宜兴市、泰州市启动该“火种”,预计未来,随着火种的播散范围越来越大,区域经济辐射将渗透到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形成全国联动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中,一方面高校的科技成果在市场中得以肯定,并给予了丰厚的回报,为高校进一步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科研经费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各个主体之间建立了联动关系,结成了或松散或紧密的联盟关系,对高校科技实力和科技人才的创新培养大有裨益。

1.3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

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是指组织间的人才根据需求在从属关系不變前提下的一种人才角色转变的合作方式。真正有组织、有计划、有政策保障地选派科研人员进驻企业始于广东省开展的“省部产学研合作”的“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

企业和高校的人才交流,一方面是高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这种模式在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中最常见。采用的方式也很多样。有的高校派专家或者技术研发者进驻企业,直接为企业提供一线的指导,和企业一起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转移;有的是采用企业的研发人员和高校的研发人员构成一个团队来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还有的采取高校的师生以企业作为实习基地,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工作,让师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真正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以及企业的优势,从而将其自身的知识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实现双方在能力上和经济上等各方面收益的提升。另一方面是企业向高校的人才流动。这种方式是让企业的工作人员,以教师或者科研人员的身份为高校的教育和科研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和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他们在企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企业向高校人才流动很受欢迎的模式。

2009年,科技部颁布了《关于做好支持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工作的通知》,各地已经着手筹划和组织工作。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是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双方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创新潜力的发掘和培养都至关重要。

当然,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的模式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特色,在实际的创新链构建方式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状况和高校以及其他创新主体的优势,选取多种创新链构建方式,根据运作的效率进行选择,确定最适合的构建方式。同时,由于主体的需求和能力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因此构建创新链方式的选择也要动态地调整,才能够及时选用最适合的方式达成目标。

2河南高校科技创新链的现状分析

2.1河南省高校创新链主体取得的成绩

河南省拥有84所省属高等院校,所属的18个省辖市都布局了高校。这些高校中,本科学校31所,到2007年底,共拥有在校博士生838个,硕士生20 829个。李爱民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的区域特色进行了分析,以河南农业大学和郑州大学为例,分析了这两个高校如何在科技创新中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学科以及河南省的战略地位和产业特色,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大提高,以这两个高校为代表的河南省高校走出了河南特色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网络构建之路。从科技成果总数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增长来看,河南省高校近几年的进步非常快,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有了很多新的突破。

近年来,河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在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主导下,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在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成效的发挥,通过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211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使得河南省高校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在“十一五”期间,河南省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4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仅2008年,授权专利数量就达9133件。河南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690家,其中国家级45家。全省拥有重点实验室47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3家。2002年,河南省建立了大学科技园。2004年,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科技部、教育部的评估验收,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采用“多校一园、共同发展”的建设模式,依托河南省的高校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郑州高新区的政策优势、环境优势、服务优势、资金优势,搭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和高校技术创新基地。园区在2006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基地,截至2008年底,园区共有252家在孵企业,累计毕业企业78家,主要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领域为主。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河南省在科技创新的发展中,从政府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都为创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和新的突破。但是,目前从河南省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和整个发展状况来看,仍不容乐观。

2.2河南省高校以及其创新链构建存在的不足

2.2.1河南省高校创新力量和能力的不足。赵国喜等人对河南省高校发表论文数量、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被三大检索系統(SCI、EI和ISTP)收录论文数量、申请专利数量、河南省高校获得的科技成果奖励以及最近几年来获得的各种资助项目数量和成果转化的收益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河南省虽然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但不是一个强省,与我国很多地区相比,发现河南省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层次都还比较低。文献利用正态分布统计分析方法对2007年河南省27所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认为河南省高校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没有出现强势,没有特别显著的领军高校,基本上都处于中等水平,河南省高校的科技创新还没有走出特色之路。文献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中部六省(河南、安徽、山西、湖北、湖南和江西)这几个省2004-2005年的科技创新指标进行了对比,发现河南省高校在科技创新的各个指标对比中,都处于落后位置,尤其是人均科技经费排名倒数第一。资金是支撑科技创新的血液,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瓶颈。近几年来,河南省在科技创新链构建方面加大了人才培育力度,也出现很多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但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从研究成果来看,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链在构建模式、创新能力、资源支撑、人才队伍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从目前来看,河南省科技创新链构建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全国其他高校也存在的问题,而有些则是带有地缘性的因素,深入地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去寻求出路。

2.2.2河南省高校创新链构建存在的问题

2.2.2.1高校自身的创新能力相对不足。根据中国科教评价网公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前50强”,河南省没有一所高校入围,前几年的统计也显示河南省高校的整体排名相对比较靠后,河南省最有竞争力的郑州大学也只是徘徊在八九十名的位置。另外,在武书连等人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结果中显示,河南省高校在优势学科上没有显著的地位。虽然,最近几年河南省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但是我们仍不得不承认河南省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与其他省份相比较落后。河南省高校在人才队伍配置、研发硬件平台和资金扶持、高校管理模式以及创新生态场的布局上都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突破的问题,这是制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2.2.2.2产学研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首先,从大学科技园来看,河南省仅有唯一的一个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和教育部在制定大学科技园规划管理条例中考虑到全国的均衡发展,提出原则上每个省都可以建立一个大学科技园的前提下,由政府牵头成立的。虽然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化企业方面取得了很卓著的成果,但是在与全国很多国家大学科学园相比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这与河南省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吸引企业入园以及资金、政策、服务和外围环境等没有协调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次,从河南省的产学研合作方式来看,合作的层次提升比较慢。而合作层次低严重制约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效率,合作主体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目前的产学研合作多是围绕着某一委托或者高校自身的优势学科,是一方为主的单一模式的合作,缺乏长期、稳定和有效的合作模式作支撑。因此,从目前松散和分散的合作模式来看,仍无法使得科技创新链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产学研合作中,也和其他的高校和地区一样,存在着链条构建松散、短暂性、合作主体之间利益冲突造成的合作动力不足、链条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无法协调以及创新链构建过程中偏离了原先的轨道或者与起初制定的定位不符等情况。总的来说,在产学研合作以及区域创新网络构建上还需要探索出比较好的模式,主体之间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尤其在长期有效合作模式的探索上仍十分欠缺。

再次,在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上还存在模式相对单一的问题,没有形成企业和高校之间长期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有许多优质的学科资源和人才队伍,无法很好地与对口企业实现对接,企业也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与企业建立起联动培育人才的机制,这是制约高校和企业人才流动很重要的因素。在企业和高校人才之间的培养上还存在着沟通不畅、供求矛盾、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不太认可、企业需要的人才高校无法培养等问题。

此外,在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的过程中,由于在科技创新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很多政府或者企业会盲目地追求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没有很好地根据自己的实力和自身的特色做出抉择,而且希望形成一个全能型的创新机构和网络,从而使得真正的实力无法充分发挥,而又浪费了很多无为的资源和精力去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所谓“创新”。由于我国相比国外的创新体系来说,仍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盲目地照搬模式在各地的科技创新链构建过程中都存在,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得整个行为的投入产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

总的来说,高校科技创新链的构建,需要使得各个主体能够协调发展和协同进步。同时,还需要相匹配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包括政策扶持、激励机制、创新主体的创新改革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法律法规、创新意识和大的创新环境等)能够促进创新主体实力和潜力更好地发挥,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网络和科技创新链,把系统内部自身的发展动力和外部环境的助推力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以中心区域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一个遍布全国范围的科技创新大系统。

3河南省科技创新链的出路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链,形成高校创新网络,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进行改进。一方面是内部创新能力的培育,包括高校的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加大资金支撑,包括寻求各种国家项目的资助和多途径资金链)、合作模式探索尤其是合作的长效机制(包括如何与其他高校和同样学科的其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企业的合作、与政府的互动)、人才培养、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生态系统的构建;第二个方面是加强与外界的信息和物质交流,促进高校成果化,同时通过与外部主体之间的合作,有效实现外部知识扩散至高校内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形成高校创新链主体之间长期、稳定、共赢的发展。很多地方为了促进科技创新,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资金支撑力度、积极寻求适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优势、促进高校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互相渗透以及建立产学研合作跨地区联盟等方面都探索了很多有效的措施。本文主要从我国几个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着手,从其成功经验中探索适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出路。

3.1常州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作为一个缺少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二三线城市,其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转型与升级面临着科教资源支撑乏力的问题。常州的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近些年有了迅猛的发展,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需要技术和产业升级,对于科教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解决这个矛盾,2006年,常州市在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了合作关系,形成了“政府引导、多方合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化运作、滚动式发展”的建设模式。经过短短的几年,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就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方面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引进和吸引创新人才、扶持高科技项目孵化,并开展了“双百双千”行动,形成了创新链主体之间的人才长效流动机制。

从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创办经验来看,一方面是政府敢于创新,大胆地引入外部力量,弥补地区自身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大学科技园的创办和运行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撑、合作主体之间的联动和合作,形成了一个高效运作的科技园运营模式。此外,常州大学科技园的建立紧密地结合地区企业的需求,及时地把企业所需要的优势资源引入,把产业发展优势、科技创新主体和资源恰如其分地进行了整合,有目标、有措施、又切合实际地形成了一个成功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从而为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真正起到了提升的作用。河南省会郑州有着与常州相似的科教资源现状,而且相比常州,郑州的科教资源要更丰富,应该在大学科技园以及产学研合作模式上,根据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高校的优势资源,积极地整合本地区的科教创新力量,同时在本地资源相对不充足的情况下要积极地引人外地资源补充,形成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互相带动的发展模式。另外,在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的过程中,由于高校和企业之间关注的重心和发展思路不同,造成了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政府应该积极地发挥其中介作用,起到很好的协调和整合作用,从而促进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周边,逐步带动区域创新网络形成。

3.2大城市产学研合作经验

我国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产学研取得的成绩要比其他地区显著许多。例如,我国北京和上海集聚了大量的高校优质资源、创新型人才队伍以及许多科技企业,,从北京的产学研合作经验来看,北京具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十几个,拥有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各种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另外。北京市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效显著。此外,北京市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中,还坚持走国际化道路,“中关村模式”其实就是“硅谷模式”的本土化设计,实践也证明了国际化是产学研合作的必由之路。

上海在产学研合作中与北京不相上下,除采取了北京产学研合作上的措施之外,上海根据影响产学研合作重要的因素之一权益分配这个问题,建立起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市产学研联盟在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的保护下,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我国在产学研的发展纲要中,不断强调企业作为产学研主体的地位,因此,上海在产学研合作中,不断加强企业的主体地位,高校也根据自身的特色明确定位,与企业进行积极的合作,使上海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完善。

从我国大城市的两个典型案例来看,资源不是他们重點考虑的对象,重点是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从各个侧面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除了政府主导之外,还逐步地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路线。未来随着我国整体范围内创新网络的形成,每个地区的产学研合作都要走出一条适合地区经济特色的国际化、开放化的科技创新之路。

3.3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外部新知识的价值,并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和应用,取得商业成果的能力。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大学、科研机构的新知识,从而开发出新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上海宝钢集团在2000年与上海交通大学携手成立了“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一上海交通大学汽车板使用技术联合研究室”。随着合作的不断加深,在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创新性人才上,倡导“先期介入式”工程教育,并与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双方不断探索“企业先期介入”模式,将产学研合作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从宝钢和上海交大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来看,在人才培养和吸收上,高校和企业真正实现了合作,针对企业需求,以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培养目标,在科技人才创新模式上给河南省高校科技人才培育很好的启示。

4结语

国内外很多高校和企业的科技创新链构建以及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只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模式。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链的构建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不足,积极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模式。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措施,为河南省科技创新链构建找到更好的出路和应对策略,从而加快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河南省高校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王宏景涉嫌受贿案移送审查起诉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