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是功课 修好学问多

2017-08-10 04:40张乾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防晒品遮阳伞红斑

张乾

防晒没做好,皮肤老化快

防晒主要阻隔或吸收的紫外线类型有UVA(长波紫外线)、UVB(中波紫外线)和UVC(短波紫外线),不同的紫外线对于皮肤的伤害有所差异。

UVA:波长最长的紫外线,能量低但穿透力强,它不被大气层顶端的臭氧层吸收,占地表紫外线的95%,可以穿透真皮层,比 UVB更能深入皮肤,使皮肤晒黑,并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引起皮肤的老化,甚至皮肤癌。因此,它不但会激发黑色素合成而使肤色“变黑”,更是造成皮肤“老化”及细纹产生的主要原因。

UVB:可穿透大气层,占地表紫外线的5%,易被玻璃阻隔。能到达表皮基底层,可导致皮肤日光灼伤,红斑、晒黑等现象,浅肤色的人更易发生。

UVC:短波紫外线,全部被大气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球表面。

在一次性较长时间紫外线照射皮肤后,经数个小时至十余小时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晒斑),颜色鲜红,皮肤水肿,严重者会起水疱。在日晒后第二天皮肤红斑反应达到高峰,一周左右红斑消退,有落屑和色素沉着,自觉皮肤灼热疼痛,严重者可伴有全身反应,如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和全身不适,甚至出现心悸、谵妄与休克。

对紫外线敏感度不同,6类人更需防晒

每个人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不同,在同样时长、同样光照强度下出行的人中,有些只是微微晒黑,有些却出现了红斑、脱皮等现象。需要提醒的是,以下6类人需要注意防晒。

皮肤白皙的人:皮肤越白嫩的人越要注意防晒。这是因为肤色浅的人对光比较敏感,更容易晒伤,这也是黄种人罹患皮肤癌几率较白种人略少的因素之一。

儿童、青少年:儿童期是对紫外线最敏感的时期,因为孩子的皮肤、眼睛组织都比较脆弱,加之他们户外活动较多,一年之中暴露于阳光下的时间是成年人的两倍以上,所以更要注意防晒。研究显示,尽管皮肤癌多发病于中年时期,但人受到紫外线伤害时间发生在18岁之前。有研究表明,在15~20岁期间如果有5次或5次以上晒伤起泡的经历,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将增加80%。

皮肤容易晒红的人:如果发现皮肤一旦暴露在阳光下,就容易出现脱皮、红肿、起水泡等,说明可能对光敏感,需要加强防晒。

户外工作者:长时间待在室外的人,如交通警察、建筑工人、电焊工人、农民或驾驶员等,受到紫外线的侵害自然更多。尤其是待在高山、海底、水面、沙滩、混凝土建筑物或雪地等处,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侵袭,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晒。

由光线引起相关皮肤病的人:如光过敏性皮肤病,光照会加剧的皮肤病如黄褐斑、红斑狼疮、痤疮,皮肤基底细胞癌等。光线相关性皮肤病都应减少光暴露。采取防晒措施,同时尽量避免光敏性食物与药物。

防晒装备多种多样,既有最基本的遮阳帽、遮阳伞、墨镜,也有涂抹在皮肤上的各类防晒霜、防晒液、以及近年流行的高新科技材料制成的防晒衣。这些防晒装备的效果各有所长,要学会挑选和使用。

伞面颜色深厚,防晒效果更好:防晒一定要有遮挡,如待在室内、打遮阳伞或穿防晒服。一般来说,在抵抗紫外线能力方面,遮阳伞优于防晒服,防晒服优于防晒披肩。挑选遮阳伞主要看防护指数,只有UPF(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40,且UVA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此外,伞面颜色越深、越厚、越密实,防紫外线效果越好。墨镜和遮阳帽也是必备的防晒用品。灰色系的镜片防晒护眼效果最好。帽子能遮盖的面积越大,防晒效果越好。

面料腈纶含量高,防晒效果越好:研究发现,深色衣服有更强的防晒能力。市场上出售的薄薄的半透明防晒衣,是用经抗紫外线处理的多微孔纤维制成,不但有防晒作用,而且具有吸湿排汗性,适合夏天穿。最好选购注明服装材质、防晒指数的防晒衣。一般来说,面料中腈纶含量越高,UPF指数越高,防晒性越好。

不同条件下,选不同防晒霜:即使用了遮阳伞、穿了防晒衣,也不能省略抹防晒霜。一般来说,上班族选择SPF15(防晒指数)、PA+(防晒指标)的产品,如果在夏季10~14点外出,应选用SPF30、PA++以上的防晒霜,外出前30分钟涂好,每2~3个小时补涂一次。干性、中性肤质可选择防晒霜、防晒乳;油性、痘痘肤质可选择质地轻薄的防晒霜、防晒液或高防晒系数的粉底。

避开防晒误区,保护皮肤健康

误区一:一定要光照强,紫外线才强。伤害皮肤的“罪魁祸首”是紫外线。光照强时紫外线“杀伤力”最大,这点毋庸置疑,但阴天时紫外线同样十分强烈。90%的紫外线都能穿透普通的云层,只有昏暗而又厚重的雨云层才能阻止部分紫外线。因此,阴天出门时,也应涂抹防晒产品。

误区二:涂上防晒品,立刻产生效果。由于防晒中的有效成分必须渗透至角质表层后,才能发挥长时间的保护效果。因此,必须在出门前15分钟就先擦拭完毕,在使用的剂量上,每次至少有1~2毫升的量,方可达到最佳防晒功效。

误区三:偶尔忘涂防晒品,对皮肤没影响。日晒是可以累积的。因此,虽然只是间接性地接受日晒,对皮肤的伤害却会长期积累下来,或许无法立刻看到后果,但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肌肤晒黑、脸上出现斑点、皮肤失去弹性、产生皱纹、老化等现象。

误区四:出门前涂防晒品,可以防晒一整天。防晒产品在涂抹数小时后,由于汗水的稀释等原因,其效果会减弱。所以应及时涂抹,以确保防晒效果。

误区五:皮肤已晒黑,再涂防晒品没用。皮肤晒后呈棕黄色,表明皮肤进入自我保护状态。皮肤的增厚和黑色素的产生是皮肤自我保护的表现。但增加的黑色素不能完全阻挡紫外线照射,在户外,太阳与皮肤间的隔离屏障是必不可少的,防晒很重要。

误区六:遮阳伞能挡住全部紫外线。事实上,50%的紫外线能透过遮阳伞的隔离伤及人体;玻璃也如此,它只能隔离UVB,而UVA会毫无阻拦地穿透玻璃。因此,即便是开车在路上,车窗聚焦的阳光對皮肤伤害也很大。建议开车时应适当戴上帽子、墨镜,注意帽檐不遮挡视线。

晒后6个小时是黄金修复时间。晒后6个小时内,若能给予皮肤正确保养,可大大减少晒伤机会。阳光照射后皮肤会流失大量水分,面膜有在短时间内集中保湿舒缓皮肤的作用,达到晒后修护的效果。皮肤晒伤出现发红,水分蒸发较严重,需要尽快为皮肤补水。比如,可使用保湿舒缓作用的面膜,但需注意皮肤敏感性。

此外,如果在阳光下长时间活动,要注意避免吃茴香、苋菜、芹菜、无花果、芒果、菠萝、木瓜等光感性食物。

猜你喜欢
防晒品遮阳伞红斑
Maglady遮阳伞
日本环境省呼吁男性出门打遮阳伞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不黑不伤,防晒终极报告
大红斑的特写
夏季防晒温馨小贴士
沉默的父爱
遮阳伞选准莫乱用
防晒,小心步入误区
动物身上长了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