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其人

2017-08-10 10:50杨欢欢
卷宗 2017年21期
关键词:曾国藩

杨欢欢

摘 要:正是曾国藩的人格力量,极大的影响着后人。使其学问和能力并没有“一世而亡”。所以毛泽东在1917年写给黎锦煕的信中说“禹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关键词: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生于清嘉庆15年(1811年),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涛生,死后被追谥号“文正”,所以后人又称他为曾文正公。其祖籍湖南衡阳,清初迁到湘乡白杨坪村。祖父曾玉屏,一生务农,父亲曾麟书,是位老秀才。曾国藩是长子,五岁开始在家随父读书。由于聪颖好学,勤奋刻苦,在父亲的督促下,9岁就读完了“五经”,10岁时做一篇八股文“兄弟怡怡”,深得其父赞赏。

道光六年(1826年),16岁的曾国藩去长沙参加府试,一举夺得第七名,中了秀才。道光十四年,24岁的曾国藩你肄业于长沙岳麓书院。同年参加乡试中举人,道光十八年赴京会试,中了第38名进士,接着殿试,例三甲第四十三名,赐同进士出身,最后朝考,例一等第二名。因成绩优秀,入翰林院,当了一名庶吉士。他从此更名为曾国藩,以国家屏藩自居。开始了接连十几年的京官生活,大量读书,广为郊游,精心研究历代典章制度,以及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为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曾国藩的仕途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他道光十八年中进士,两年后,授翰林院检讨,道光二十七年即超擢为内阁学士兼禮部侍郎衔,道光二十九年又升授礼部右侍郎,并于此后几年之中遍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这在当时确为少见。他既深感意外,又不无自负。他曾给他的弟弟写信说,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近年中进士十年而得阁学者,惟壬辰季仙九师、已未张小甫,以及余三人”。仕途的顺利使曾国藩深感清政府对他恩情深重,极力图报。咸丰二年七月,曾国藩因母亡回籍守灵。咸丰三年,受命出山,举办团练,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他打破前代同例,别出心裁,把本是民兵性的团练,编练成具有战斗力的很强的正规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被封为一等勇毅候。以文人而封武侯,清朝独此一人。后因办理天津教案,受到世人讥谤,抑郁寡欢,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忧郁而死,享年62岁。

曾国藩虽是一个理学家,但他又不同于一些正统的理学家。他不仅坐而能

言,而且起而能行。他所讲所说都得之于亲身阅历而切于实际,所以使人感到亲切有味,没有迂腐呆板之气。曾国藩做学问,从不讲究空虚的条条本本,不追时尚,以有益于身心,有益于实际为准。比如在举世追求科举功名之时,曾国藩就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劝其弟弟不必一心岌岌于科举功名,应该学习有用之学,用以自立。曾国藩兼取百家,而没有门户之见。这样也就使其思想、言论很少偏颇之弊。他认为诸子皆可师而不可弃。无论是修身,还是为学,都应身兼百家之长。比如在修身方面,他提倡居敬、主静、谨严、慎行,但也并非一味如此。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待立志、建立功业、赴义要以明强为主;处功名之际,则师老、庄谦抑;持身治家。则尚禹、墨之勤俭。正因为如此,使人感到言心中所欲言,没有道学气。但是曾国藩的修身为学兼取百长并非杂无所宗,而是以儒为本,推而广之。我们做任何事必须先有所本,然后兼及百长,只有这样才能够自立,而没有一无所成之弊。曾国藩的这种思想特点,使其长子曾纪泽身为大官公子,在风气未开之时,就能率先学习外语,学习西方,为中国近代对国家有贡献的外交家。

曾国藩有着几十年的从政、治军、为学、处事的阅历,积累了丰富 的心得和经验。同时曾国藩也对为人处世、求学等普遍性问题发表意见。对达官子弟的教育、身居高位这样做官为人、怎样处理各种关系也都有自己的见解。曾国藩提出处事以诚为本,为人以自立为本,持身以勤廉为本,做事以有恒为本。教育子弟要首重品德,立志做好人。要使其自立自强,谦虚谨慎,劝勉其善。规谏其过,期于有成。曾国藩不仅言语相劝,以身作则,而且是以切实可行的办法去引导。比如,为保持简朴之风,不忘稼穑之艰,曾国藩曾对次过问稼禾时蔬之事。身为达官,还让其夫人、儿媳妇按期给其做鞋以考查她们的女工。为保持勤劳,要求其子弟未明及起,为戒子弟骄傲,让他们多走路少坐轿等。

曾国藩为人,刚强又严格自律,不尚空谈。他强调为人首先要立志。人要有民胞物与之量,内圣外王之业。这样才不辱父母为天地完人。他曾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四语作为座右铭,用来鞭策自己。他认为只要立志,无不可为之人,无不可为之事。其次,要不折不挠,自强不息。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要靠坚韧不拔的意志。做任何事都会有波折,要克服这些波折,就要有一种精神。曾国藩形象地把其比喻为“好汉打脱牙,和血肚里吞”。再者要靠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态度去实践它。任何一种远大理想,都要手持之,足践之,一点一滴的去干,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坐等空谈,要靠克勤、有恒。

梁启超说 过,曾国藩的一生得力于敢于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险而不屈服,不求近效,受之以虚,将之于勤,植之以则,贞之以恒,勇猛精进,坚韧卓绝。

“正是曾国藩的人格力量,极大的影响着后人。使其学问和能力并没有“一世而亡。”所以毛泽东在1917年写给黎锦煕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2]《中国近代史》

猜你喜欢
曾国藩
推荐书目《曾国藩传》
曾国藩的“愚笨”
曾国藩 左宗棠 互掐互粉,相爱相杀
曾国藩背书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你还是贼,他已是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