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女巫:我的美丽是伊朗的耻辱

2017-08-11 20:46Amandy
家人 2017年8期
关键词:伊朗政府伊朗

Amandy

在前不久上映的《加勒比海盗5》中,一个小配角光头女巫的出现,几乎掩盖了所有主角的光芒。影片中,她光着头,从头到脚布满文身,却掩饰不住惊世容颜:五官精致、眼神深邃、眉宇间带着英气,其宁静的神态,美到令人窒息。

她是伊朗演员格什菲·法拉哈尼。她的美早就被国际公认:曾被评为世界最美面孔100人中的第5名。然而,她的美,却被自己的祖国伊朗所唾弃,还因此被永久性驱逐,成为无家可归的人。

从小是个叛逆女孩

格什菲出身于伊朗德黑兰一个艺术世家,爸爸和姐姐都是演员,家境富裕。

在伊朗,女孩子只要到了9岁,就必须遵守《着装法》,穿长衣、戴头巾。但在格什菲家,女孩子却不必过于守规矩。为了能和男孩子一样在外面疯玩,童年的格什菲还曾在父母的默许下,剃光头发跑上街和男孩子打球。

格什菲5岁开始学钢琴,12岁进入德黑兰音乐学院学习,14岁就出道成了家喻户晓的童星。她人生的第一部作品是《梨子树》,这是一部浪漫的青春爱情片,讲述的是一位作家对自己年少时恋情的美好回忆。

凭借该片,14岁的格什菲获得了伊朗Fajr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这之后,格什菲开启了演艺之路。得益于出众的长相和娴熟的演技,她很快成为伊朗本土知名的女演员,跟她合作的导演在伊朗都有着殿堂级别的地位:Abbas Kiarostami找她主演《希林公主》、Dariush Mehrjui找她主演《桑图尔》、Bahman Ghobadi找她主演《半个月亮》……

演技超好的格什菲,也一度拿奖拿到手软:2006的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金奖,第37届Roshd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第26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法国)最佳女演员奖……

与格什菲合作的导演,都很喜欢她身上的“叛逆”:“这姑娘,骨子里有一种勇气和冲劲儿,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这样的评价,让身在伊朗的格什菲的人生,注定与众不同。

拍电影不戴头巾,被禁止出国

2008年,好莱坞向格什菲抛来了橄榄枝。

这使得格什菲成为自1979年以来,第一位走进好莱坞的伊朗演员。这本是一件值得国家为她骄傲的事,然而事实却是她因此遭受了一场无妄之灾,人生自此发生了重大转变。

25岁的格什菲获邀与美国演员小李子搭戏,一起主演《谎言之躯》。这是一部动作影片,小李子饰演的是一名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格什菲饰演的是一名护士。

电影上映后,格什菲走红全球,片约、奖项如雪花般飘来,她还一举拿下了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但当她准备飞往美国好莱坞,为《谎言之躯》做进一步的宣传时,却被机场的工作人员拦了下来:“你已经被列入禁止出国的人员名单中!”

格什菲无比震惊。原来,《谎言之躯》上映后,伊朗政府发现她在电影中,既没有戴面纱也没有戴头巾,于是大为光火:“这简直是道德败坏!不可忍受!”

伊朗政府不仅禁止格什菲再出国,还同时禁止她参演其他国家的电影,并在伊朗下架了她的所有影片。这是格什菲始料未及的一幕,她的人生一下子从巅峰跌入了低谷。

但她并没放弃反抗,家人都理解和支持她,接下来的一年,家人为了她多方奔走,与伊朗政府进行各种抗争。终于,在2009年伊朗总统选举引发的“伊朗绿色革命”中,格什菲趁乱找到机会,在缴纳了巨额罚款后,离开了伊朗。

原本,她只是要去美国见一个导演谈电影合作,但没想到,伊朗政府真的如警告她的那样,再也没让她回国:“要么别出国,要么出国了就永远别回来!”

因拍摄裸照,被伊朗永久性驱逐

有故土不能归,无奈之下,格什菲只好在法国巴黎落脚。因出众的长相与演技,不断有大牌导演来寻求合作,使得格什菲在巴黎很快有了安身立命之本。

离开伊朗,她在国际电影界如鱼得水,演什么都会拿奖。2012年,她主演了电影《忍石》,还在其中贡献了一场床戏。这个“突破”使得她在伊朗国内备受争议。

一波未一波又起。《忍石》入围了被誉为“法国奥斯卡”的凯撒电影节,格什菲和其他30个青年演员受邀去拍摄了宣传片。导演要求每个演员都必须裸露身体的一个部位,意指全身心为艺术事业献身—格什菲选择了裸露右胸。

“这是一场大灾难。”格什菲事后回忆道。视频上传后,在伊朗引发了一场“文化地震”,格什菲陷入了伊朗国内的舆论漩涡。伊朗官方报社公开辱骂宣传片里的格什菲有着“恶心的面孔”。“这类辱骂之前从未公开出现在女演员身上。”格什菲说。

而更为激怒伊朗政府的是,格什菲同时还为法国杂志《Madame Le Figaro》拍摄了一组双手遮胸的裸照。照片在网上公布没几个小时,格什菲的Facebook个人主页就收到了数千条来自伊朗的留言。而这些留言,大多是谩骂、诅咒、威胁,表示格什菲“不知廉耻”;但也有少数人赞赏格什菲的勇气,支持她的做法。

伊朗政府则气坏了,不仅立刻对格什菲下了永久性驱逐令,将她列入了“不受欢迎的名单”中,还打电话给她的父亲,恐吓道:“要是你的女儿敢逃回国,我们一定会把她的双乳割下来,放在盘子里送到你跟前!”

格什菲还被伊朗文化和伊斯兰教指导委员会告知:“伊朗不需要你这样的演员,请在别的地方实现你的艺术!”

留在伊朗国内的家人,被威脅、恐吓

格什菲彻底回不去伊朗了。

拍摄于2008年的影片《关于伊丽》,成为她参演的最后一部伊朗电影。这部电影还曾被伊朗官方推送到各种国际电影节参选最佳外语片,最后赢得了特丽贝卡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讽刺的是,这部影片处处都在讽刺伊朗社会:片中,格什菲饰演了一位饱受痛苦的穆斯林女性,即使死了身上还套着男权社会的枷锁。而在现实生活中,格什菲又何尝不是如此:即使被驱逐,但因不被允许放弃国籍,她将永远是“被驱逐的伊朗人”。

这个身份,限制了格什菲的人身自由,她将仍然受到伊朗政府的管控,只要她做了违背伊朗社会的事,就会遭受伊朗政府的谴责,甚至得到法律的制裁。

被驱逐后,唯一令格什菲感到愧疚和无法心安的,是在伊朗国内被监视的家人。“我应该更小心一些。”格什菲说,“我没想到这一次会伤害到他们,而且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见面了。”

因为不停收到恐吓、威胁,有一段时间,她的家人不得不搬到旅馆,而且每隔两三天就要换一家。后来,因为格什菲的父亲是伊朗著名的导演、演员,在伊朗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加上也有不少人支持格什菲的做法,于是,格什菲父亲通过多方协调,最终保证了一家人的人身安全,搬回了住所。

令格什菲感到欣慰的是,她的父母后来去伊朗市中心参加朋友的婚礼时,男女老少都跑来握住这对老夫妻的手,并安慰他们:“别伤心,我们都爱她(格什菲),她是个勇敢的姑娘。”格什菲的妈妈听到这句话,泣不成声。

“我想,这就是伊朗的美丽之处,也是我为什么自豪是伊朗人。”格什菲说。

黑暗的土壤中开出的美丽花朵

回不去伊朗的格什菲,如今已定居巴黎5年了。

她很喜欢巴黎这座城市,喜欢这座城市里自由的空气。“巴黎解放了我。巴黎是世上女性唯一不会感到罪恶的地方。在东方,你会无时无刻不感到罪恶,由初次感到性冲动就开始。”

在巴黎,她的事业发展得还不错,这些年与她合作的,仍然是大牌导演,如Roland Joffe、Hiner Saleem和Marjane Satrapi。她又演了不少口碑不錯的电影,如《两个朋友》《帕特森》等,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仍是演什么都会拿奖。

她其实并非只是演员,大多数人都忘了,她从5岁便开始学音乐,还是一名不错的歌手。在伊朗时,她就组建过摇滚乐队“Kooch Neshin”。离开伊朗后,她和其他被驱逐的伊朗音乐人,如Mohsen Namjoo,又重组了乐队,还发行了专辑《Oy》。

不管拍摄时需要做什么,她早已不在乎尺度问题,2015年甚至三点全露为法国杂志《Egoiste》拍摄了一组照片。那些攻击她的恶毒语言早已伤害不了她,她的圣洁只在她自己的心中。而伊朗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并支持和鼓励她。

有人认为她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女人”,敢于用“最极端的方式”挑战男权社会,但她说:“我只是想做一个演员,我只想工作。”她还脆弱地承认,被驱逐的滋味并不好受,她并没有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坦然,“驱逐就像死刑,没有发生在你身上,你永远不知道其中的滋味。”

但即使如此,她把人生过成今天这样,也从来没有后悔过。犹如黑色土壤中开出的美丽花朵,格什菲用自身经历激励着更多女孩打破禁锢,不要活在社会强加的负罪感和约束里,要勇敢地解放自己。

猜你喜欢
伊朗政府伊朗
伊朗查明核设施爆炸原因
声 音
过于逼真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
严防死守
魔 笛
掉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