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我的前半生

2017-08-11 21:44吴梦涵
商界评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网吧电脑游戏

吴梦涵

每一个凌晨,万物沉睡,世界静谧。但只需随意走进一个网咖,看到的就是截然不同的画面。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空气中混合着香烟和外卖食物的味道,键盘声快速有力,就像一群人正在比赛发电报。一切喧嚣如白昼。

Vincent刚刚21号机上完成了一次“五杀”。网吧广播立即响起,“刚刚在英雄联盟游戏中,21号机的钻石大神取得五杀……”可是游戏没有结束,Vincent需要继续和队友协作推倒对方的“水晶”,也就是游戏中的基地。他的手一直没有离开过键盘和鼠标。

半小时后,这场游戏最终以碾压之势完美收官,画面显示“vincent”,“水晶”被摧毁。Vinent模仿外国人高呼“nice!”身旁的队友也忍不住欢呼,其他几个在线队友的庆祝声,通过耳麦传来。

像Vincent这样的游戏玩家,正逐渐成为网吧的主要顾客。各类游戏逐渐占领网咖电脑的开机画面,曾经在这里只是发邮件、聊QQ、看电影的上一代网民,已经越来越少光顾。

然而,即使是游戏玩家,也有了新的游戏工具——手机。

如今,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数量第一的网民。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7亿人,移动游戏创新带来收入快速增长,甚至让腾讯和网易成为全球移动MOBA(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和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游戏的佼佼者。

靠着台式电脑为生的网吧,正面临用户流失的考验。PC时代正在一步步成为过去,网吧的前半生也在一点点结束。

神秘的21号机

Vincent是这个大三学生在游戏里的名字。他身形瘦高,一身牛仔短裤配体恤衫透着学生气。他也是伊惦园网咖的常客,每周会来四五次,选择坐在21号机位。21岁的Vincent将与自己年龄相同的数字“21”,视为幸运数字。他也发现,在这个角落打游戏更容易赢。

又一个周五晚上,Vincent上完最后一节课,就匆匆来到老地方,继续完成游戏里的任务。第二天上午没课,他决定 “包夜”。

这次他形单影只。通常,他会和室友一起来。与游戏配套的语音设备和软件的发展,让玩家们在集体作战时,能实时在线交流、相互配合。游戏时隔空对话的声音,也成为网吧里的主调。

玩家们把这种一边语音沟通,一边玩游戏的方式,称为“开黑”。

Vincent在这儿小有名气,老板陈先生说,他游戏技术好,为人友善而且身兼代练的任务,赚了一些钱。但具体赚了多少,他们都不愿意透露。

Vincent已经处于“战斗”状态。晚上10点,伊惦园的226个屏幕,60%被点亮。游戏之夜,网咖里无人入睡。

走出网咖,已是早上8点。一夜厮杀后,Vincent疲惫不堪。21号机也暂时得以“休息”。

周六晚,21号机的“主人”不是Vincent,但32英寸电脑屏幕里同样闪烁着《英雄联盟》的蓝色火焰和光圈,键盘发出清脆且颇有节奏的声音。

21号机的体验不仅在于皮质沙发提供的舒适。4年前新店开业,这里几乎每天能达到90%的上机率。老板给电脑安装了先进的软硬件,狼派机械键盘,按动时手感好;屏幕分辨率高,要还原游戏的真实度;“西伯利亚”耳机提供环绕立体音;极速光纤要保证玩游戏的流畅度。

这还不够,陈先生每天都会守在网咖里,亲自招呼顾客,打点生意。伊惦园所在的北碚区,距离重庆市中心四十几公里。这里唯一的一所高校西南大学,拥有师生约5万人,激活了校外商业街区的生意。他必须随时盯守着学校5号门外的客流,行业竞争激烈,一个不小心,顾客就可能流失。

Vincent喜欢来伊惦园的原因之一,就是与老板关系不错。

与陈先生守卫的5号门相隔的2号门,是天生丽街商业区,餐饮、旅馆、网咖一应俱全,学生是最主要的消费力,没有之一。街上分布着至少10家网吧,老式网吧、新式网咖、连锁网咖同时存在。这里有网吧行业的历史缩影。

校门和商业街之间只有一条马路的距离,左边和右边呈现不同的业态。

马路的这一头,只有一家骏达网吧。周四晚上10点,它已经被黑夜淹没。走进去,40岁左右的老板正光着膀子,坐在收银台前斗地主,对前来的客人没有特意招呼。约300平方米的空间摆放着三十几台电脑,十几个顾客正在游戏里“厮杀”。

新来的客人匆匆落座,电脑却无法开机,换个位子依然如此。桌面留着清理的烟灰,键盘油腻,无法下手。

近5年时间,骏达就已经走完属于它的美好时光。一直没有翻新的网吧,内饰颇显老旧,仿佛从上世纪穿越而来。谈到网吧的情况,老板不愿多说,只是一句“生意不好,只是等死”。

看来,他更关心眼前的斗地主。

这样守旧的网吧,不在少数。比起改变向前,它们更愿意生存在PC和移动互联网交替的夹缝里,时不时回忆一下20年前的好日子。

想到那会儿,老板们都忍不住笑意。

煤老板都震惊

1995年9月,第一家电脑室威盖特出现在上海。128K的网络专线,50台电脑,提供局域游戏和休闲娱乐。40元/小时的收费,在人均工资500元的年代堪称天价,却挤满了前来尝鲜的人。这就是网吧的雏形,当时网速慢到打开一个当时最流行的BBS需要等待20分钟。

威盖特的成功鼓舞人心,网吧也在接下来的20年里野蛮生长,遍布大街小巷。

刘峰原本是河南登封的一個煤老板,因政府对小煤矿实施专项治理整顿,他就把煤矿转让给郑煤集团,拿到了几百万元。1998年,网吧扩张如火如荼,全国已经有890万个上网用户,刘峰正上初中的儿子便是其中之一。见他天天沉迷网吧,刘峰就跟着去一探究竟。只见一台机子后面有几个人等着上网,玩单机游戏的,发邮件的,电脑几乎24小时不闲,刘峰动了心,准备开一家网吧。

他的第一家网吧规模不大,50台机器,成本50多万元。因为附近有4所学校,又同时被2个城中村围绕,流动人口多,开业后网吧几乎天天爆满,每天收入两三千元,不到半年就回本了。

小杨回忆起当年,感慨起来:“大三时,郑州大学外面开了家网吧,而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不超过100元,去网吧10元一个小时,太贵了。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愿意排队等着上网。”

2000年5月,中国移动推出“全球通WAP服务”,将网络信息传送到移动电话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无线通讯终端上网。而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制造商纷纷从普通功能手机向WAP手机过渡,掀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角。

另一边,单体网吧的发展在2000年已经达到顶峰。大街小巷,网吧只需十几台电脑便可营业。人们在QQ里和陌生人聊天,玩CS、魔兽,无聊了还可以看最新的电影。这也成了西南大学2号门外的一道风景,几家网吧散布在街道边,学生们在那里消磨时光,尽情娱乐。这段经历也充斥了无数人的年少回忆。

此时,刘峰已经投资200万元,拥有5家网吧,由弟弟、妹妹和亲戚管理。每天晚上,一家人把一天收到的现金用箱子提回来,坐在一起数钱,大部分是1元、5元的现钞。刘峰回忆起来,那真是“数钱数到手软”的日子。

网吧的游戏人生

Vincent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次游戏经历。10岁时,他被朋友带着走进网吧,20台电脑,座无虚席。2006年,游戏玩家数量已经超过网吧里聊天、看电影的人,没有座位,更多人站在旁边观看。Vincent玩的第一个游戏是《魔兽争霸》。

2006年公测的80多款网游,包括《跑跑卡丁车》《征途》《QQ音速》在内均免费,各类竞技游戏满足了上网者体验日常生活之外的惊险刺激。

玩游戏要流畅,还要求电脑屏幕大,增强视觉冲击。于是,网吧里的14英寸纯屏显示器开始变大到17英寸、20英寸、24英寸……

在拼硬件的年代,除了屏幕,网吧还要比哪家显卡最好,处理器更快。于是,“本店使用Intel处理器和NVIDIA显卡”一时成了网吧宣传的噱头,因为这代表网吧硬件的最高规格。

王庆丰是这场拼硬件历史的见证者,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重庆石桥铺卖硬件,同时负责网吧硬件安装和维护。

“当年,网吧是所有电脑城的大客户。电脑城下午5:30关门,每家开始扎账。老板们开始比,比各自为网吧装了多少台电脑。去电脑城走一圈,每家店铺门口堆着机箱,像小山。如果要判断哪家商铺生意更好,看它们堆的机箱数量就行了。”王庆丰说,“硬件商每天要配置20台、上百台电脑,生意好得很。”

硬件商的生意也延伸到了北碚。从重庆石桥铺到北碚,一辆辆货车翻山越岭而来,满载电脑。据说,网吧主必须订购满50台电脑,硬件商才会帮忙安装。

红海里的十年

2006年,一家名叫斯巴达克的网吧在重庆高新区开业,第一次以网吧联盟品牌的身份出现。221台电脑,更高配置,普通上网区、游戏区、情侣区等一应俱全,还融入了现代化装修风格。

很难求证这是不是重庆出现的第一家豪华网吧,但媒体的报道,给网吧经营者带来启示——原来拼规格、硬件之外,还可以拼装修。

重庆唯楷装饰的创始人易先生,早在两三年前就发现了网吧装修的商机,据说当时在全国还没有专业从事网吧装修的机构。可是对网吧主而言,即使不注重装修和上网环境,经营状况依然很好。他们果断拒绝了易先生升级装修的提议。

后来,易先生终于说服一家网吧老板,参照咖啡屋的设计元素,在重庆大礼堂边合作推出边缘部落网吧。“这家欧式装修风格的网吧一经推出,营业额一天能达到8 000~10 000元。

边缘部落声名大噪,也推动了网吧欧式装修风格的流行。“不仅在整个重庆,这种豪华装修风格甚至辐射到了成都地区。”易先生兴奋地说。他们的装修业务也拓展到了成都。

属于网吧的疯狂在2008年底达到顶峰,我国网民已经有2.98亿人,约12万家大大小小的网吧散布在全国各地。伊惦园还未出现,一家名叫网络电玩城的网吧抢先入驻,楼上就是1 000多平米的360网吧,竞争激烈。

网吧的密度越来越大,现任盛趣时代产品总监的王华曾是这场盛宴的参与者之一。回想当年,他提前察觉到市场的饱和迹象,毅然抽掉投入网吧的资金,全身而退。

一纸限令,网吧的转折

2008年是顶峰,也是网吧的转折。那一年,iPhone手机问世,长久以来被网线束缚的互联网,获得了更多自由。大部分人的手机已经开始智能化,内置游戏和娱乐软件为生活带来不少乐趣。那些网吧里的非游戏玩家发现,直接用手机登陆QQ就可以和陌生人交友,手机浏览器已经让全球新闻触手可及。他们去网吧的次数正在减少。

一纸限令更阻挡了网吧扩张的脚步。

2007年,反对网吧的声音此起彼伏,不少家长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网吧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恶劣影响。同年,文化部等14个部委联合颁布了各地不得审批新网吧的通知。

限令当前,有人为了从别人手里买张网络经营许可证,花费了38万元。在广州某些城市,这张纸更贵,能卖到100万元左右。有人走了捷径,于是在城中村、居民楼内,大量的黑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里面坐满了外来务工者和未成年人。

此时,西南大学2号门外的商业氛围渐浓。

吴代萍入行时,已经是行业的后进者。她曾询问在2号门外经营网吧8年有余的“过来人”:“网吧还能做吗?”“可以的!”对方坚定地回答。

2008年,她的網吧开业,处在十字路口的边缘,距离2号门3公里,地段不算好但租金便宜。100平方米,60台电脑,一切崭新,刚开始生意还不错,外来打工者和学生是常客。15个月后,她收回了本金。

在遥远的美国,一款名叫“英雄联盟”的游戏于2009年正式上线。2011年,这款竞技类游戏在中国发行,并在接下来的6年里横扫PC游戏,制霸网吧。

网络游戏产业蒸蒸日上,带动电竞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26.3亿元。2013年,2号门外的商业街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生丽街。地下商场修成后,人气更足了。

这时,网络电玩城因经营不善转手变成了伊惦园。而一家名叫银幻之恋的网吧,在校外承接起了英雄联盟第一届高校挑战赛校园海选赛,借此作为宣传,吸纳更多游戏玩家光顾。

吴代萍的网吧终于撑不下去了。“进入2011年,生意开始下滑,上座率逐渐降低。”吴代萍说。为此,她更换了液晶显示屏,网络传输也从刚开店时的宽带换成了光纤……然而,网吧在工作日的上座率只有50%左右。“2元/小时的价格利润低,我的店又没有提供餐食,削弱了一部分收入来源。有的依傍电竞,生意也比我好。”

网吧生意越来越惨淡,房租、人员成本、宽带费用却年年涨,吴代萍认为走到了尽头。她把这一切归结于宽带普及、智能手机兴起。

2014年,总共赚了20万元后,她转让了网吧。“这20万元是辛苦钱,我几乎每天都要来网吧守着,隔三差五熬夜……早些年,人家轻轻松松月入万元。”

1995-2009年,互联网以新技术的强大力量,无情地甄别着所有领域里的老产业。网吧率先遭殃,被迫寻找新出路。

网咖来了

在2号门前的那条马路另一头,和骏达网吧相距1 000米的天生丽街二楼,恋恋不网网咖正在营业,约1 500平方米的空间涵盖了上网区、台球室、阅读区、麻将区等。

走进大门,吧台工作人员立即询问我的需求;眼见另一个人正在吧台旁的饮品区忙碌着;走到上网区,视线匆匆扫过,几乎满座。网咖合伙人之一的何先生,用略带福建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目前240台电脑的上机率为70%。

他们在青海、甘肃、西安也有自营门店,均是超过1 000平方米的多元化空间,是为了树立品牌,或许也有以后也可以走连锁路线的考虑。

在这片商业区,像何先生这样的独立经营的网咖占据80%。以骏达为代表的上一代网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挑剔的顾客,他们对上网环境的要求甚至细化到沙发的舒适度,当然还要有电竞区。网速和硬件已经无法成为网吧引以为傲的资本,电竞是新的由头。

网咖时代来了,以连锁发展为主的网鱼网咖、杰拉网咖、比逗网咖等连锁模式盛行。它们极早地完成了转型,和電竞紧密连接。

2017年1月26日,网鱼获得2.1亿元D轮融资,创行业纪录。资本让网鱼更有底气,无论是网咖还是电竞馆,扩张速度几乎是独立网吧的10~20倍。

可是2009年,它同样遭遇过行业低谷。网吧主们面对顾客数量下滑和供大于求的残酷竞争,有人妥协,有人开始积极寻求新出路。

那一批勇敢者里,有网鱼网咖创始人黄锋的身影。他率先将苏州和上海的4家门店融入咖啡吧,升级服务,虽然上网单价比以前提高了,但“结果好得出奇”。

两年后,“网鱼网络”更名为“网鱼网咖”。为了让网鱼更酷炫,黄锋还执拗地请了美国DCI设计室内空间,配置iMac电脑,原装定制桌椅……之后不断迭代网咖装修、布局、服务,“网咖2.0”“网咖3.0”模式相继诞生。

这种玩法广受年轻人青睐,个性化的上网环境、服务,甚至是网吧餐食都能影响他们对网咖的喜好,并直接反馈在网咖的收入构成上。网鱼网咖市场品牌部负责人彭聪说,目前网鱼网咖一家单店,产生利润最高的是上网收入,占比50%,其次20%~25%来自饮品,5%是小食品。这完全打破了网吧在过去以上网为单一功能的模式,更多新鲜元素正在充实网咖的盈利模式。

关于电竞的布局,网鱼不仅在网咖里设立黑房、对战区等,还布局电竞场馆,并将虎猫电竞的加盟模式投放到二三线城市,扩大规模效应。

如今网鱼已经在全国有935家连锁网咖,注册会员近800万人,服务范围覆盖100多个城市。而杭州的杰拉、广州的比逗,也在以其不同的方式快速实现割据。

此时,与2号门相对的1号仓网咖,也就是曾经的银幻之恋,率先变成网鱼网咖的加盟商,更名为网鱼网咖1号仓店,1 100平方米空间,涵盖卡座区、黑房区、对战区、高凳区……

至此,天生丽街的三种网吧形态丰富了商业区的风景。网咖们看似互不干涉,但无声的竞争每天都在上演,拼装修、拼硬件、拼服务,抢夺为数不多的顾客。

此“咖”非彼“咖”

网吧的后半生,有了新的名字——网咖。

网咖中“咖”,被广泛地认为是网吧转型的灵感来源。但是有人不同意,“这个‘咖概念是把用户当大咖的意思。用户是上帝,现在网咖比拼的是个性化和服务。”热玩网咖负责人芮哲说。

2016年,他们的第一家现代风格网咖在重庆江北区望海花市开业,从选址到装修再到经营策划,由5个80后独立完成。一年半后,收回成本,他们又在2017年接连开了两家店,正在加紧装修。

尽管重庆江北区的网咖竞争最激烈,上网价格已经低到“没了下限”,他们仍能从中发现商机——填补介于高端网吧高消费和低端网吧环境差之间的断层,做中端的,面对年轻群体的网咖。

“年轻群体既要性价比又要好服务,如果网咖具备特色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于是,第二家店走美食工厂风格,第三家店走未来科技风格。

为了给用户带来更舒适体验,团队在二店三店削减座位数量,腾挪出更宽敞的空间。普通上网区、手游区、卡座区……透明玻璃将竞技观赛区隔断,略高的台阶营造竞技的半开放空间。

网咖无论怎么变,必须要加入电竞因素。

现在,他们正在酝酿更大的计划,比如开更多直营店,研发一个“网咖地图”App,建立网管培训学校。不过,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在这个行业扎根更牢一些。

谁是最强王者?

网吧行业已经进入淘汰期。全国约14万家网吧,到明年年初可能会少一半。

一家网咖经营5年左右便需要再次投入几百万元整修,更换损耗的软硬件。“坚持一下,明年再说。”陈先生面露难色。虽然他的网咖有2万个会员,周五晚上9点的上机率为61%,看起来经营状况不差。一台电脑一小时只赚三四毛钱,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经营起来,仍颇感艰辛。

有人试图在体量500多亿元的电竞产业里,找到更多商机。

2016年电竞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504.6亿元。王思聪、腾讯等纷纷入局,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入网咖——国美在2016年底打造了自己的网咖品牌小美网咖,电竞战队WE的前队员也开始经营网咖……

不过在王华看来,电竞虽热,却不是网咖的救命稻草。专业的大型竞技游戏只会在电竞馆举行,独立的小型网咖不具备承办专业赛事的资格。一年几次的电竞游戏也不足以刺激网咖消费,那些网咖的常客,不过是普通的游戏玩家。

问题是,普通玩家们开始喜欢《王者荣耀》这样的手游。网咖对PC游戏的高度依赖,要如何面对手游开启的新时代?已经有人开始想象一种新的业态:在几十平米的空间里,没有电脑,只提供咖啡、奶茶、简餐,人们坐在没有电脑的网吧里,用自己的手机“开黑”。

再次见到Vincent是周日下午,他刚坐在最爱的21号机前。在他心中,最强王者才是站在《英雄联盟》金字塔顶端的人。

从钻石到超凡大师再到最强王者,是一条漫长的路。Vincent还有一年就毕业,他的梦想就是在毕业前能达到这个段位,因为毕业后可能会离开“英雄联盟”,进入社会。

但这是一个每10分钟就会更新一次的残酷游戏排名,他需要很努力。

对这台21号机而言,这一个Vincent毕业后,不知道它还能不能等到下一个Vincent。

就像网吧,不知道自己叫作网咖的下半生能有多长。

猜你喜欢
网吧电脑游戏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爆笑游戏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发挥“五老”作用 创建“四好四无”网吧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锦旗献给查网吧的“五老”
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