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序、境的角度理解教材编排意图

2017-08-11 21:52高飞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交换律三边等式

高飞

教材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媒介,是构成课堂的“三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之一。研读教材,除了读懂教材的内容以外,更多指向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只有如此,教学活动才不会偏离教学目标,背离教学方向,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共同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用教材”的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和评优课,重新改编、调整教材的现象屡见不鲜。当然,在充分了解学情和准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适当改编或调整教材中那些不能适应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并无不妥。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博取听课人的眼球,体现所谓的教学“创新”,而随意改变和调整教材内容,从而削弱或背离了教材编排意图的现象,则应该摈弃。笔者结合听课所见、所感和所想,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理解教材的“材”

理解教材的“材”是指理解教材选择“素材”的意图。教材选材要兼顾知识和学生,二者不可偏废。不仅要按照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素材呈现数学知识,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比如,教学三角形的高(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材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人字梁”(图1)为素材,引导学生从比较、分析、辨别、测量和交流“人字梁”的高入手,通过激活、类比和迁移,引导学生经历三角形的高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知并体验三角形的高的本质特征和内涵要义。

而实际教学中,常常有教师抛弃了“人字梁”的教学素材。比如,有的教师从量身高切入,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物高的生活经验;接着,过渡到三角形帐篷,让学生讨论并表征帐篷的高的特点,初步感知图形“高”的几何要义。从有利于概念建构的角度,分析以上两种“三角形的高”的教学素材,孰优孰劣?笔者更倾向于使用教材“人字梁”的素材组织教学活动。理由有二:一是根据“形”不离“体”的教学原则,从比较、分析和交流三角形“人字梁”的高出发,不仅能激活学生已有物体高的生活经验,而且从“人字梁”到三角形过渡自然、不突兀,学生思想上易于接受;二是在“人字梁”平面图上,既有高的正例,又有高的反例,内容丰富。学生从正例和反例的对比与分析、辨别与交流活动中,可以深刻理解物体高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促进对三角形的高的认识。与之相比,从身高到三角形帐篷高的素材,不仅内容单一,而且实物图中身高及帐篷高的起点、终点在哪里?学生仅仅凭着感觉去研判,最终,头脑中只保留“直上直下”的痕迹。为此,在概念学习的初始阶段,选用这种模棱两可的“原型”,学生普遍存在感知和体验模糊的现象,不利于掌握概念的内涵。

二、理解教材的“序”

理解教材的“序”即理解教材内容编排“顺序”的意图。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材不仅要选择恰当的素材,而且要依据具体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排列教学素材的先后顺序。正确理解教材编排的顺序,同样是教师研读教材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材依据学生认知的“序”,结合该内容的教学特点,精心编排了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学顺序:第一步,选用8厘米、4厘米、5厘米和2厘米四种长度小棒作素材,让学生任意挑选三根小棒“围一围”三角形,呈现出“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围不成”“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的两种情况。并以生成的资源作为深入研究的材料,组织学生经历比较、分析、辨别、归纳、猜测、验证和交流等活动,通过正反实例(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对比与分析,积极探索“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规律,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第二步,在此基础上,教材继续提供“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的素材,引导学生从已有的“围三角形”的知识经验出发,思考和分析“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这样编排目的,一是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特征,进行推理与判断;二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既成事实且先入为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操作,发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即两边之和与第三边重合,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结果,从而巩固和深化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

而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不仅舍弃了教材提供的教学素材,而且完全打破了教材编排的教学顺序,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三种情况“同时”融进学生操作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学生感知、比較、分析、归纳和概括“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难度,而且遇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时,由于受到纸质小棒的宽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操作中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部分学生坚持认为能围成三角形,之所以围不成,归因为“不够聪明”的缘故。这给学生首次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留下了“难以消除”的隐患。

三、理解教材的“境”

理解教材的“境”是指理解教材创设“情境”的意图。比如,教学“加法交换律”(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有位教师完全避开教材选取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路径,“另辟蹊径”地组织教学:从学生已有的加法知识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从“纯数学”角度探究加法交换律。简要过程如下:

1.构建等式,作出猜想

(1)你能很快地找出下面哪些算式的和相等吗?

19+8 12+58 26+49

49+26 34+12 8+19

(2) 用等式表达:

19+8=8+19 26+49=49+26

(3) 比较分析,作出猜想:

①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②观察两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列举实例,验证真伪

在验证环节,大部分学生出现迅速构建等式,直接写出类似695+106=106+695的式子,而完全忽略了计算验证的意识,学生更没有体会到计算验证的必要性。

……

教学这部分内容,教材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情境(图2)。提出“跳绳的有多少人?”的问题。首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与解答:28+17=45(人),17+28=45(人)。在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男生+女生,女生+男生)的基础上,构建等式:28+17=17+28。然后,让学生对等式进行比较和分析,作出猜想。接着,学生举例计算验证,最后,归纳和概括结论。

教材为什么“舍近求远”创设情境?现实情境对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内涵有什么作用?事实上,情境的作用,除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以外,更重要的功能是可以借助其中蕴含的事理,阐释数学中抽象的道理。比如,教学“加法交换律”,在学生计算、分析和交流“28+17=17+28”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依托现实情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深入讨论和思辨“无论是28+17,还是17+28。由于男女生人数不变,所以总人数不变”的道理。由此,计算事实(数学经验)和生活事理共同发力,从而使学生首次感知加法交换律,不仅知其然——28+17=17+28,而且知其所以然——为什么相等。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交换律三边等式
“数数”求源,叩问本质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纪实与反思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一类问题中的应用
智力冲关·奇怪的等式
运算律,无论在哪里都适用吗?
一个等式的应用
听“加法交换律”一课教学片段的分析与思考
一道2007北方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推广
三角形三边关系考点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