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知识可视化的方式

2017-08-11 23:16周信东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7期

周信东

小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少,知觉经验以形象化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与思维的过程由具象逐渐向抽象过渡,在此阶段适合他们的信息表征是图片、图表等可视化内容。知识可视化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图形、图像表示出来。本文所说的小学语文阅读中的知识可视化教学包含一切可用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可视化方式,包括独具语文学科特点的可视化方式的使用,以下试作具体阐述。

一、概念图

概念图是将某个主题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用二维图形来表示,将主题的不同层级用线连起来,描绘出人脑内部的思维图形。阅读教学中借助绘制概念图,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把对一篇文章主要内容、层次和脉络的理解,或者对一类文本共性特征及个性差异的领悟,用关键词表征出来,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个性化、可持续的教学交互。

一是一些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记叙、说明类文本,可以让学生借助概念图深度自学、合作交流、智慧分享。比如《记金华的雙龙洞》(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章以游踪为线索,分“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几个部分,详写“孔隙”和“内洞”两个部分。文章条理清晰、朴实浅显,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周姓学生以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主题,抓住地点转换的关键词,以游踪为节点进行连接,在“孔隙”和“内洞”部分延伸层级,提炼出孔隙“窄、险”、内洞“大、黑、奇”的特点(图1),与文本相关描述相呼应,细致诠释文本“写什么”与“怎么写”的相关知识,内化为此类文本的一种阅读图式,为写相似题材的文章提供了借鉴。

二是一些综合复习知识课型,使用概念图能帮助学生快速捕捉细节信息,“对号入座”般进行归类整理,对比、分析相似知识之间的细微差别,把对知识的表层理解引向深入。比如知识点较多的同主题古诗词整理、整册教材人物形象梳理、同一标点符号多种使用情况等,可以充分利用概念图的二维层级关系,相对完整地罗列出相关联的内容,细致区分其异同,促进理解、记忆和综合运用。

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把大脑中的想法用彩色的笔画在纸上,或用计算机绘图的方式向他人或自己呈现思路的方法。它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向周围释放出关联的分支,利用图示、符号、关键词或短语对分支进行标注,是动态记录思维过程的方法[1]。小学生阅读时,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将文本各部分的组成,利用相互关联的分支表达出来,并结合相应的关键词、图示等,对文本进行理解与记忆、比较与区分,完善自己的阅读图式,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比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围绕中心主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释放关联的一级分支即文章所列举的三个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例(图2)。清晰的网络建构起了文本整体框架,为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内在结构打下了基础。接着以第一个事例(课文第3自然段)“谢皮罗发现洗澡水漩涡方向”为例,师生共同研究文章“发现问题—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的表达结构,绘出二级分支,“结论”的三种情况又可以延伸出三级分支。在共同绘制了导图第一个分支后,学生再自主阅读、提炼关键词,画出事例二、三的思维导图,此时文章主体“发现问题—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显性结构清晰可见。借助导图进一步发掘背后的隐性结构:为什么选取这三个事例?三个事例写法是否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什么?平时写作通常要把经过写具体,这三个事例研究经过为什么只一句话略过?在陌生化问题的启发下再次聚焦文本,学生思维指向更加集中,更容易发现作者运思的细微奥妙。最后再让学生列举科学发现、发明的例子,仿照文本写作方法先画出结构图再写出来,深化对思维导图理解的同时,又能实践运用一种结构方式进行写作,可谓一举多得。

阅读说明、说理或写景状物类文本思维导图运用较多,比如苏教版中《谈礼貌》《音乐之都维也纳》《九寨沟》等。

三、鱼骨图

鱼骨图是日本东京大学石川馨教授发明的一种管控质量的有效方法,它通过鱼形骨架勾勒出相互关联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能够直观形象、条理清楚地揭示问题的因果关系及本质。一些结构复杂、内涵丰富的文本,小学生阅读时难以迅速理解各部分内容与主题的关系,尤其对内容背后的文章结构以及作者的思维方式难以把握。采用鱼骨图梳理文本,以形象的形式抽取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并贯穿在主线上下,将立体时空变成二维图示,更加清晰直观,便于抓住思想和内容的核心揭示其结构,了解其思维过程。

比如《开天辟地》(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一篇具有英雄神话类文本共性结构特征的典型文本,阅读时可以绘制出文章的鱼骨图(图3):“鱼头”表示起因,即天地混沌一团;“鱼尾”表示结局,即开辟了天地;中间鱼骨是故事的发展,“鱼椎骨”是主线,开创、奉献是故事的主旨,上方“鱼骨架”主要标识宇宙的变化,下方标识盘古的所作。通过直观形象的鱼骨图,整个故事的脉络一目了然。对一种叙事结构的洞悉,也是对一种思维方式的洞悉,学生再阅读英雄神话类文本,就易于走进其内核了。鱼骨图一般较多运用于主题突出,结构较复杂的文本,除了具有特殊结构的神话、寓言、文包诗等,一些散文也可以运用,比如苏教版中的《珍珠鸟》《番茄太阳》等。

四、思维地图

思维地图以比较和对比、排序、归类、因果推理等认知技巧为基础,共分为8种:括弧图、桥接图、起泡图、圆圈图、双起泡图、流程图、复流程图、树状图等[2]。这8种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比如流程图,它的优点是能有顺序地展示事物发展的顺序、过程和步骤。如《人物描写一组》(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片段“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师大多关注其动作描写的特色,但揭示其动作描写奥秘的教学却不多。小学生作文不具体、不生动往往是因为动词使用出了问题,不教给学生将人物的连贯动作分解后写具体的方法,只反复作“注意人物动作描写”之类的空洞说教,并无帮助。绘制动作流程图,就是将人物连贯动作分解,使连贯动作可视化、思维可视化、表达可视化的有效策略。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自读圈出胖墩儿的动作,然后绘制人物动作流程图(图4)。

胖墩儿:跳?圯退?圯闪?圯脱?圯叉?圯说

图4 “胖墩儿”动作流程图

有了可视的动作,学生就能在头脑中想象具体画面,对文本内容、人物形象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接着再阅读圈出嘎子的动作,尝试画动作流程图。通过如此这般的琢磨文字,学生对写好人物动作已有领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做一个连贯动作,让学生尝试画出动作流程图,回家观察妈妈做家务画出动作流程图,并写出妈妈做家务的过程。通过这样逐步深入的实践训练,借助人物动作流程图这一可视化工具,学生就可能掌握动作描写的图式,写好人物动作了。像这样的流程图,还有心情流程图、情节流程图等,苏教版中《鞋匠的儿子》《莫泊桑拜师》等课文可以使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核心,撷取关键,掌握发展变化的线索,细化思维,促进表达。

五、启发式草图

启发式草图是利用手绘形式向自己或他人呈现个人思路或主要观点的可视化方式,这种方式操作简单,能边绘制边修改,绘制和讲解能同时进行[3]。绘制草图,可以训练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点,把理解文本的思维过程直观呈现出来;讲解草图,是创造性复述,是在口头表达的言语实践中内化语言,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语言和思维。

如科普童话《云雀的心愿》(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以云雀妈妈的口吻介绍了森林是大水库、空调器等,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提取信息的方法阅读文本,绘制形象的草图介绍森林的作用。吴姓学生结合绘制的草图(图5),讲述了森林为什么是个大水库的知识:森林的树冠挡住雨水以免雨水直接冲刷地面,苔藓和枯枝败叶吸收雨水,土壤蓄水,所以森林是一个大水库。讲述既检验学生对森林作用的相关科学知识的了解是否正确,又是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在言语实践的同时也能领悟“从上到下”的表达顺序。介绍完“大水库”和“空调器”,通过对比概括出这两段“提问题+作解释+反问照应”的总分总结构,将“写什么”与“怎么写”有机融合,布置学生选择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写一篇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类文本教学的“语言文字运用”味道就更浓了。许多信息点多而分散的文本,比如苏教版中《恐龙》《莫高窟》《人类的老师》等,也可以利用这种可视化工具,促进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同时,练习语言表达。

六、文配画

文配画是根据文本描述的内容绘出图画,是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用小学生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如《美丽的丹顶鹤》(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自然段对丹顶鹤样子的描写,支离破碎地咬文嚼字并无裨益,让学生为文配画既可以检验理解的准确性,又可以调动学生多感官协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一些状物类文本可采用此方式,如苏教版中的《航天飞机》《石头书》等。

古诗词配画也是常用的策略。“诗中有画”,通过诗配画,学生对字词的理解、画面的想象、意境的领悟可以更加深刻。比如《池上》(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非常贴近儿童生活,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交流,给诗配画,并通过讲述分享绘制过程,深化对诗文的理解。一次课上有一个小组给这首诗配了一幅画,描述了这幅画(这首诗)的故事:一天,几个小孩撑着小船去池塘里玩,偷偷采了几朵白莲准备带回家。他们快速地划着船,可是不懂得要隐藏自己的行踪,水面上的浮萍被小船荡开了一道水路都没有察觉。

当他们描述完时,其他同学提出:这一小组忘了画出一道水痕,小娃的可爱就体现不出来了。把想法画出来能暴露思维是否严密,诗配画检验了学生是否真的理解,是否关注了细节,同时通过进一步讨论,提升了对诗歌意境的领会,诗歌中的“踪迹”,配画中的“水痕”,学生思维的碰撞,正是可视化教学的魅力。

七、情节曲线图

情节曲线图是标示文本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的可视化工具,主要适用于有跌宕起伏情节的故事类文本。它通过线条高低起伏的变化表示情节的跌宕以及人物心理变化的走向,突出矛盾冲突,凸显人物形象,揭示故事主题。以情节取胜的小说,设置冲突、制造矛盾、塑造人物形象是核心,借助情节曲线图可以直观地呈现小说的运思过程。如《三打白骨精》(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唐僧师徒饥饿难耐寻找食物,白骨夫人变化为村姑、老妇人、老公公行“骗”,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变形(图6)。通过情节曲线图的绘制,什么时候故事情节紧张,读者的心被悬置,矛盾到达高潮;什么时候又趋于平缓,心情得以松弛,一目了然,学生一下子便可以把握情节,了解发展线索了。苏教版中《半截蜡烛》《鞋匠的儿子》等小说类文本均适合使用情节曲线图,在起伏的线条中感受故事的“起落”,既是阅读策略引导,又是写作方法指导的渗透。

八、人物关系图

人物关系图是罗列文章主要人物,用箭头和线条连接,并用关键词标示人物之间所发生关联的可视化方式,主要适用于一些人物较多,人物之间显性和隐性关系较复杂的文本。图示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透过复杂事件的表象,看到事情的本质,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尤其是整本書阅读,利用人物关系图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俯瞰全书,把握精髓。

如《无言的爱》(沪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第2节“镜头一”出现了母狗、4只小狗、母花猫,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哪个词能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借助人物关系图梳理,“母爱”的主旨就清晰了。“镜头二”课文3、4节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画人物关系图,收获“友爱”的主题,全文表现“爱”的写作目的就清楚了(图7)。当把握“写什么”之后,再去研究“怎么写”的表达奥秘,可以发现两个镜头有相同的结构方式:现象+感受。其不同之处是:镜头一是主持人点出感受,镜头二是借房主之口说出感受;镜头一没有写环境,镜头二开头有环境描写。理解了内容,洞悉了表达方式,拓展模仿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苏教版中的《爱之链》《负荆请罪》等课文也可以使用该可视化方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尝试引入设计良好的知识可视化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领悟阅读的方法,建构表达图式,提升科学素养。当然,知识可视化工具的使用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原理,并通过反复的课堂教学实践验证其效能,逐步使其系统化、科学化,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边会艳.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13.

[2] 张霞.知识可视化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2).

[3] 赵慧臣.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1).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