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美国、放眼世界的战略家

2017-08-11 23:01刘元玲
百科知识 2017年15期
关键词:布热津斯基世界政治

刘元玲

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博士于2017年5月26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9岁。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专门发文哀悼,称“他的辞世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损失……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友好合作事业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这将是对布热津斯基先生最好的纪念”。美国媒体和智库的评论也很多,例如FT中文网评论说“布热津斯基的辞世是美国精英治国的终结”,兰德公司也发讣告称“大家会永远怀念布热津斯基”。

其人其事

布热津斯基1928年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因外交官父亲的职务调动,随父母来到加拿大,21岁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经济和政治学系,后移居美国并在1953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30岁加入美国国籍。1953~1960年,布热津斯基在哈佛大学俄罗斯问题研究中心和国际问题中心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60~197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是俄罗斯问题研究院的成员;1961~1962年,任当代中国问题研究联合委员会和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他完成的主要著作有:《苏联集团的统一与矛盾》《苏联政治上的思想意识和权力》《政治权力:美国与苏联》《避免政治瓜分》《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等。

1966~1976年间,他通过“旋转门”进入政府,曾担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委员、欧美日三边委员会主任。1977~198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达到事业发展的顶峰。布热津斯基和同时代的基辛格一起,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的整体布局发挥了重要影响,甚至某种程度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81年,布热津斯基获得美国总统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

此外,他还曾担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外交政策顾问,也是美国前总统约翰逊的科学顾问,以后又在汉弗莱和麦戈文竞选总统时充当顾问。离开政坛以后,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等学术职务。

斯人已逝,其行也远,但有著作传世,他先后出版十几本著作,各种评论与文章达数百篇,其中《运筹帷幄:指导美苏争夺的地缘战略思想》和《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简称《大棋局》)是他研究地缘外交思想的代表作,也是国际政治等学科的必读书目。

其人其书

每个人都是站在专属自己的立场上、透过自己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进而得出有关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观点与方法。布热津斯基作为一位波兰裔美国人,拥有其看待美国、波兰以及世界的独特眼光。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这种眼光,即“地缘政治理论”。

“地缘政治理论”又称“地缘政治学”,该词最早由瑞典政治地理学家契伦在所著《论国家》一书中提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注重研究国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规律。可以说,地缘政治学就是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是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学发展出不同的流派,有重视海洋的海权派,代表人物是美国海军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汉;有放眼天空的空权论,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空军战略理论家杜黑;也有俯视大地的陆权论,代表人物是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布热津斯基正是把麦金德的理论进一步发扬光大。

麦金德在1904年首次提出“心脏地带”的战略概念,成为首个以全球战略观点来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他推出高度凝练的三段警句: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麦金德晚年根据世界战略地理形势的变化,意识到“企图支配世界的威胁,与其说是来自东欧,不如说是来自心脏地带本身,即来自苏联”。

透过布热津斯基的代表作《大棋局》,尤其第四章“黑洞”开篇讲:“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1991年末解体,在欧亚大陆正中心造成一个‘黑洞,这就如同地缘政治学家所描述的‘心脏地带突然从世界地图上被挖走了一样。” 布热津斯基的著作中,麦金德地缘政治思想的痕迹清晰可见。

有所不同的是,麦金德当时是为了提醒英国如何更好统治世界提出的建议,而布热津斯基是在新形势下对美国如何维持和增进自己的全球唯一霸权地位建言献策。在《大棋局》一书中,作者还指出“美国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善良的和有眼光的:依照长期的潮流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大家庭。

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对该书的评价是:“《大棋局》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好书,它以锐利的眼光和坚实的思维,权威地阐述了美国在冷战后世界上的战略利益,全书巧妙地综合运用了历史、地理和政治的分析方法,是具有俾斯麦伟大传统的战略思想的体现。”

读罢全书,让人想起星云大师的两句话:“两手将山河大地捏扁搓圆掐碎了,遍洒虚空,浑无色相。一棒把千古业魔打死救活唤醒来,放入微尘,共做道场。”布热津斯基就是戴上了麦金德传下来的透视镜重新对焦,将他心目中“处于一个相互交织的宇宙中心”的美国取代英国放在该理论的中心位置,将全球局势掰开揉碎搓圆,一手指着世界地图,一边向你娓娓道来,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绝对优势地位,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美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其著作《大失控——二十一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反映了布热津斯基思想的另一面,书中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深切关注是其地缘政治分析的主要框架,尤其是书中对全球精神道德危机的部分呈现和论述,当我们结合当下欧洲和美国发生的种种政治、经济和社会难题,不得不感嘆和佩服布热津斯基具有的深刻穿透力和解释力。

他通过分析物质丰饶中人的纵欲无度、科学革命提出的根本难题以及这在第三世界贫困人民中造成的道德真空,得出的结论是:持久的信仰原则被时髦的口号所取代,无所不包的信条让位于空洞的渴求,而这种剧烈彻底的世俗化浪潮所导致的逻辑后果就是一切的价值观都是相对的。美国一直都感到难以应付社会享乐主义的文化影响,以及以宗教为基础的价值观的社会中心地位急剧下降所造成的文化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的危险来自于自身,来自美国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所创造出的生活方式的深刻危机……归根结底,控制人类共同体命运的努力的成败取决于具有极端重要意义的哲学或文化规模,在这个方面,西方社会需要经历一场艰难的哲学和文化上的重新定位。

与中国的关系

布热津斯基在其著作中对中国的看法,我们不见得完全赞同,相信读者各自会有自己的判断,但是他在中美外交的实践中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他生前对中国密切关注,分别在1978年、1984年、1994年和1997年访问中国。与同时代的基辛格一样,他们都看重中美关系,他们在促成中美建交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各自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他对邓小平的评价和二人的交往,也为国内外媒体津津乐道。从国际关系的演进看,他们不愧是具有前瞻意识的战略家,因为中美建交改变了全球力量的对比,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演变朝着终结冷战的趋势发展。

2016年12月,布热津斯基在挪威奥斯陆诺贝尔和平奖论坛上发表讲话,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大范围内进行较高规格的公開演讲,虽也关注诸如气候变化之类的问题,但重点还是用地缘政治的透视镜来看这个世界,针对中俄关系他指出:“俄罗斯穆尔州共有83万人口,整个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人口为600万,而对岸的黑龙江省人口有4000万,在不远的将来,如此显著的人口差距可能会为中俄提出地缘政治难题……这片荒无人烟的疆域,可能成为中国地缘政治复兴的远期焦点……”如何评判他的判断,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伏尔泰曾经指出: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思考问题,比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行动更重要。布热津斯基在其代表作《大棋局》中指出:“献给我的学生,他们是能创造性地改变世界的人。”然而,看看当下美国所发生的一切,尤其是总统特朗普在诸多国际事务中的立场与态度,让人感慨万千。

随着布热津斯基的辞世,拥有如他这种思维广度和高度的人不是更多而是更少了。对美国以及世界而言,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责任编辑】王 凯

猜你喜欢
布热津斯基世界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领悟“战略远见” 增强“中国自信”——读布热津斯基《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力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