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羊肉”不及“吃糟糠”

2017-08-11 08:30晏建怀
同舟共进 2017年8期
关键词:赵构宋高宗江宁

晏建怀

南宋前期,宋高宗赵构任命秦桧为宰相,时长近20年。朝廷上下许多大臣都唯秦桧马首是瞻,不敢轻易发表异见。然而,也有少数人敢于向秦桧说“不”,叶义问就是一个。

叶义问,严州府寿昌县(今浙江建德)人。他于建炎二年入围赵构登基后科考的第一批进士,随后调临安府任司理参军,一个八品小官。宋高宗绍兴年间,叶义问调饶州(今江西鄱阳)任教授,掌学校课试诸事,因知州缺人,朝廷让他代理知州一职。当时,有一个较有名的僧人犯了罪,叶义问准备按法律对其治罪,但有人马上提醒他,此僧为徐俯的门僧(约定为大户人家做礼忏的僧人),不可轻率对待。徐俯任过翰林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副宰相),曾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如今退休在家。而且,徐俯对叶义问也不错,刚写了一封荐书,准备向皇帝推荐叶义问,委以重任。身边同僚深知此僧来头,屡屡劝叶网开一面。

徐俯亲自赶到饶州府,当面向叶义问请求释放此僧,然而被当场拒绝。徐俯不禁大怒,责骂叶义问不讲情面,不知好歹,拂袖而去。僧人终于还是被绳之以法。

最能体现叶义问胆量的事情,是他敢在秦桧这个“太岁”头上动土。叶义问曾任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县,秦桧是江宁人,江宁有他大批亲属。以前,这些沾亲带故者皆因秦桧而免掉了应该履行的差役,叶义问来江宁后,听说秦桧亲属不服差役,立刻下令给他们派差。同僚们纷纷劝他别自寻烦恼,叶义问反问:“他们不服役,何以服他人?”照派不误。

叶义问任江州(今江西九江)通判期间,豫章太守张宗元得罪了秦桧,秦桧示意叶义问的上司张常先处理,张宗元乘船恰好路过九江,张常先便命令叶义问扣押张宗元的官船。谁知,叶义问非但不执行,反而将张常先派人送来的文书丢到地上,表示宁愿获罪,也不做这种事。张常先向秦桧报告,叶义问因此被罢官,终秦桧一世,未得重任。

其实,在当时,像叶义问这种性格的人,最适合的岗位是当御史,因为御史可以放言无忌而免责。后来的事情也确实是这样发展的。绍兴二十五年,秦桧去世后,在继任者汤思退的推荐下,叶义问进入了宋高宗赵构的视野。赵构想起当年叶以一介末吏弹劾宰相范宗尹,想必既正直又大胆,便提拔他任殿中侍御史。叶义问到任,果然不负赵构所望,知枢密院事汤鹏举效法秦桧,培植亲信,铲除异己,叶义问上书弹劾,文中有“一桧死,一桧生”之语,掷地有声,结果汤及其亲信被罢免。

这样一个正直大胆的书生,任御史当言官确实干得风生水起。然而,后來赵构却任命他为同知枢密院事,掌全国兵权,以至于连连闹出笑话。

比如,金主完颜亮率军南侵,叶义问到江淮一线督军。一天,打了胜仗的大将刘锜来信报捷,当叶义问读到“金贼又添生兵”时,竟不知“生兵”(生力军)的意思,茫然顾左右问道:生兵为何物?”下属们禁不住掩口而笑。又比如,他到镇江视察,对岸的金军即将渡江来袭,他竟让老百姓在沙地上挖沟,然后在沟边将尖锐坚固的树枝捆绑在一起,形似鹿角,用以御敌。老百姓一边无可奈何地做事,一边笑着说:枢密大人吃羊肉,其识见为何还不如我们这些吃糟糠的村夫呢?江沙上的工事,如同稻草人,怎么御敌呢?”果然,当夜涨潮,沙沟全平,树枝也都漂浮不知去向。叶义问因此落下笑柄。

“吃羊肉”不及“吃糟糠”,历代不乏其人其事,用人是个永远的课题。用人得当,则事半功倍,有助于江山社稷;用人不当,小则引人一笑,大则害家误国。当年金军兵临城下,进攻开封,宋钦宗竟将首都安危,全部托付于一江湖骗子郭京,结果城破国亡,留下了最惨痛的教训。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赵构宋高宗江宁
刘江宁作品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宋高宗:面子比国法重要
谁是帝王之才
好名得官
谁是帝王之才
好名得官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少年赵构亦英雄
求解医改“江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