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对话”

2017-08-11 09:02戴志红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7期
关键词:赎罪伊恩

摘 要:《赎罪》是麦克尤恩最成功的一部作品,该小说以英国的大庄园为背景,年幼时布里奥妮对罗比人品认知错误,因此葬送了罗比的一生。在复调小说中,小说围绕主人公布里奥妮与其他主人公的对话、主人公与作者的对话、主人公与读者的对话等一系列对话来展开,展现布里奥妮内心深深的赎罪感,以此体现作者一生的赎罪历程。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赎罪 复调小说

《赎罪》是麦克尤恩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它获得了包括布克奖在内的多项提名。特别的写作手法和多样性的主题使小说吸引了大量学者和读者的注意力。

小说探讨了多种主题,包括人性、战争、成长和赎罪等。许多学者都从多种角度对它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如从叙事技巧、元小说、主题、互文性等方面入手。徐永红探讨了“从《赎罪》看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关系,从小说《赎罪》和电影《赎罪》的叙事角度出发,论述电影叙事对文学叙事的传承与超越。”[7]赵喜梅从元小说到主题来解读《赎罪》,认为:“《赎罪》在叙事形式上具有元小说的种种特征,虽然作品进行了元小说的叙事,但它并没有与现实主义传统截然断裂。”[12]这种形式特点不仅突出了主题“赎罪”,而且解构了“赎罪”的可能性。尹吉明从互文性角度解读小说《赎罪》的文学体裁溯源,认为:“读者对某一文本的解读不再限于单一文本,而是可以借助其他文本或资料作为参考,利用自己的知识背景建立起一张互文之网来进行创作性的解读。”[8]但鲜有人从复调小说特征来关注这部作品。

通过细读文本,笔者认为该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且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1]故此论文希望通过小说的复调性特征解读,揭示隐含在复调小说中主人公一生的赎罪历程,并着重分析小说中复调特征表现的三个方面。

一、作者与主人公之间

在麦克尤恩的眼中,主人公“布里奥妮”已不再是独白型小说中完全受作者支配的“客体”形象,而是一位充满个人意识的“主体”形象。作者不再发挥他的主体地位,而是将作品中的人物作为一种主导。作者给他笔下的人物一种独立自主和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推翻了传统小说中作者全知全能的角色。在作品中,作者甚至可以与主人公进行平等对话。

在作者与作品人物的关系中,麦克尤恩认为,给人物自由是作品新思路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进入作品,并与之进行平等的對话、交流。“在敞开的窗户外,有一只蟋蟀在歌唱。沿着窗台,摆着许多搔首弄姿的穿紧身衣的布娃娃,它们在等待她落笔写下字字珠玑的第一句话。”[9](P126)在这里,麦克尤恩化身一只蟋蟀与布里奥妮进行深入的对话,洞察布里奥妮内心所想。除此之外,作者在文本中还频频以其他形象不断出现。例如布里奥妮房间里的“小娃娃们”。它们和蟋蟀一样似乎都在洞察布里奥妮内心的声音,想了解这个13岁小女孩的大脑中会迸发出怎样的奇思妙想。麦克尤恩是作为一个与主人公布里奥妮平等的角色出现在作品中的,一同参与作品的虚构。

对于主人公,巴赫金认为:“应该揭示和刻画的,不是主人公的外在形象,而是她潜在的自我意识。”[1]对于布里奥妮,麦克尤恩曾经也思考着该如何利用这一人物。他曾经想让布里奥妮继续剑桥的学业,可是这又违背了必须给他的人物以自由的写作原则。“在那里,她可以读她的米尔顿。”[9](P312)她可以继续她美好的前程。然而,是她自己最终葬送了她美好的前景。由于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她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业中。唯有选择在姐姐曾经的医院就职,她良心上才会得到一丝安慰。张现红提到:“在复调小说中,既然人物已经被作者赋予了极大自由,作者也不可能阻止主人公进行心灵的忏悔之路。”[13](P103)即作者根本无权干涉主人公的一切行为。

巴赫金把主人公主体化了,她与作者处于一个平等的对话交流中。而麦克尤恩又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一原则,这就使《赎罪》这部作品带有很强的复调性。

二、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

麦克尤恩的作品《赎罪》自始自终都贯穿了一种主人公自我赎罪的历程,从起初完全凭借自我意识来断定别人的罪行,直到真相大白后,自我意识得到否定,且心中想求得慰藉这一过程都充满了很强的复调性。这是由作品中的主人公和其他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复调小说会让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面对面地交流。并且在这一部分,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的对话主要体现在布里奥妮与罗比两个人物之间。

布里奥妮一度对罗比怀有一种深深的不成熟的爱慕之情。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不成熟,才慢慢衍生了布里奥妮对罗比的误会。在作品第八章:“他向她挥了挥手,他朝她走过去,她点头接过信封,突然他的脑海里闪现一个不安的观念。”[9](P103)这封信俨然为罗比之后的无端犯罪埋下了无辜的证据。此刻,罗比心中充满了悬念。布里奥妮会去偷看信吗?如果偷看了,她会如何想呢?布里奥妮的身影已渐渐远去,但罗比心中的疑虑依然存在。在这段话中,布里奥妮的自我意识明显太过强大,强大到使罗比不得不冷静想想送信的风险。在这里,两者的意识进行了强烈的碰撞。尤其当罗拉被强奸时,罗比的冤枉俨然被放大。这种冤枉在布里奥妮的思想中得到反映:“她希望罗拉能说出他的名字,封缄他的罪行,定格他的罪孽。”[9](P184)布里奥妮与罗比这两个生来在阶级地位和社会身份上并不平等的人似乎在进行着一场平等的“大型对话”,布里奥妮好似生来就拥有一颗爱幻想的大脑,而罗比由于有着底层阶级的出身,在阶级力量中变得异常薄弱。周穗明也谈到阶级力量之间的悬殊:“阶级差异最终也会导致个人命运的不公。”[10](P23)在与布里奥妮的对话中,罗比明显感觉力不从心。即便他再努力,上层阶级的人对底层阶级人依旧存在偏见。张欣然认为:“罗比无法辩白的那一刻,心灵已经受到创伤。”[11](P257)身份等级的悬殊也是导致罗比悲剧的根源。

并且在战争中,罗比的创伤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这主要体现在罗比与布里奥妮的对话中。当布里奥妮前去看望租住在巴勒姆的姐姐时,她试图想得到姐姐和罗比的原谅,但是罗比对布里奥妮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五年前,你不关心什么是事实的真相,你和你的家人都相信,不管我受过多少教育,一个佣人仍然不值得被相信!多亏你,他们才有机会送我去前线,送我去虎口!”[9](P391)此刻,罗比的话语充满了深深的怨恨,这也充分体现了主人公强大的自我意识。王建刚认为:“一个人的眼睛在长时期的有意识的观感过程中会体制化,形成一种相对偏执的视觉定势。”[5](P104)这就好比带上了一副有色眼镜,用自己的主观判断盖过客观事实的真相。弗洛伊德认为:“布里奥妮的行为还是由于缺乏道德观念和逻辑推理的本我造成”。[2](P90)作为一个13岁的孩子,她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没有一个规范的道德标准和逻辑推理。这样的本我无疑给罗比带来了严重性的伤害。

三、主人公与读者之间

在作品中,主人公发出的声音无形中在设法获得读者的回应,这实际上体现了主人公与读者的对话关系。在作品第十三章出现了布里奥妮与读者的交流:“布里奥妮小声问她:“他是谁?还没等罗拉回答,她又加了两句:“我看见他了,我看见他了。”[9](P183)布里奥妮内心十分紧张心虚,她外表所表现出的镇静实际上都在极力掩饰她内心的害怕,她话语的不断重复实际上都体现了她的慌张以及对读者回应的渴望。同样,汪洪章也认为:“读者的意识状态相对于作者而言是对话性的。”[6](P20)读者可能会对作者有意识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这不仅有利于解决作者本身存在的困惑,也有利于巩固读者的地位。

为了突显主人公的声音和读者的地位,作品设置了隐含作者。换句话说,隐含作者是主人公的化身和另一个自我。它可以让主人公的声音和意识放大,以使主人公更好地展现自我观点,有效加强读者的审美价值判断,增强主人公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在作品最后一章,时间地点停顿在1999年的伦敦,今天是布里奥妮77岁生日,此刻她正在接受读者采访:“请问这是您第21部小说吗?”[9](P405)“是的,这是我最后一步小说,名义上也是第一部小说,里面的人名都是真实的,包括我自己。”“那么结局是真实的吗?”[9](P406)“不是,事实上,当时胆小的我,根本没有勇气去见我的姐姐。”“既然这样,您为何还创造一个美好的结局?”[9](P407)“因为我没有机会再得到姐姐和罗比的原谅,他们俩人也一直没有机会获得他们渴望的团聚。读者在那样一个结局背后又怎能获得希望和满足呢?所以,我想在这本书里,给罗比和西西莉亚俩人一生都渴望却不曾获得的东西。”布里奥妮认为,改写结局不是一种软弱或逃避,而是一种人性的最终关怀。它满足了读者对作品的精神需求,让读者的声音在作品中落实到位。汪洪章提到:“隐含作者在创作时,心目中已经暗含了各种类型的读者,其小说审美价值的体现最终都要落实到读者身上。”[6](P21)一直以来,读者作为一个边缘人物,他们的形象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赎罪》这部作品却象征性地颠覆了读者的传统地位,使读者的声音逐渐被关注,这也是小说创造性的提升。

同时,作品中隐含作者对战争的描写也揭示了主人公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在最后一章中,布里奧妮提及战争,“我一眼瞥见圣汤姆斯医院,它经历过1940年德国闪电式空袭,感谢上帝,我当时不在。”[9](P408)短短几句,却蕴含了战争的威力和严重性。从另一方面,隐含作者想让读者深刻了解战争背后人们的悲惨境况。揭示了战争背后人们心灵受到的创伤,也劝服读者附加了自己内心对主人物的感受,使作品达到了战争真实描写与读者审美价值判断的有效结合。

四、结语

在《赎罪》这部小说中,“复调”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体现在主人公与作者之间、主人公与其他主人公之间,还体现在主人公与读者之间。麦克尤恩笔下的小说人物“布里奥妮”不仅是小说中的女主角,更是小说中的第二作者。这一点不仅充分体现了主人公的地位,更加突显了她的声音和意识。一位拥有绝对权力,能呼风唤雨、指点江山的上帝般的女小说家,怎样才能获得赎罪呢?这也一直是全文正在探讨的中心。全文通过刻画布里奥妮的自我意识以及与各人物之间的交流突显了布里奥妮赎罪的历程。

注释:

[1]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3]胡艳兰:《20世纪西方对话理论初探》,扬州:扬州大学学报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沈晴:《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复调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年,第05期,第88-92页。

[5]王建刚:《巴赫金对话理论现实取向的世俗化》,浙江学刊,1999年,第05期,第103-120页。

[6]汪洪章:《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阐释学含义》,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09期,第18-26页。

[7]徐永红:《从赎罪看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关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09期,第210-211页。

[8]尹吉明:《小说赎罪的文学题材溯源——从互文性角度解读》,江淮论坛,2013年,第04期,第177-192页。

[9]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10]周穗明:《20世纪西方主流学术界的阶级与社会结构理论述评》,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理论,2007年,第02期,第4-25页。

[11]张欣然:《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之创伤理论解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02期,第255-258页。

[12]赵喜梅:《从元小说到主题-解读麦克尤恩的赎罪》,内蒙古大学学报,2013年,第01期,第102-106页。

[13]张现红:《从巴赫金复调理论看法国中尉的女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02期,第102-106页。

参考文献:

[1]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26.

[2]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12.

[3]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03.

[4]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84.

[5]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91.

[6]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83.

[7]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05.

[8]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06.

[9]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07.

[10]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08.

(戴志红 湖南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411201)

猜你喜欢
赎罪伊恩
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分析《赎罪》
一滴水的幸福
《赎罪》电影语言浅析
用精神分析法解读《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论《赎罪》的误读叙事
《洛丽塔》与《赎罪》的救赎之路
博茨瓦纳总统称永不结婚
伊恩很爱丛林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