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作用下“折桂”词义的生成与演变

2017-08-11 10:51李雯
卷宗 2017年20期
关键词:折桂隐喻

李雯

摘 要:隐喻与转喻的界限具有模糊性,分辨词义的生成与转变是在隐喻作用下进行还是在转喻作用下进行变得至关重要。“折桂”一词由古到今,词义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影响“折桂”语义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认知、心理、语言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揭示隐喻作用下“折桂”词义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隐喻;折桂;词义演变;原因

隐喻和转喻同属于认知现象,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隐喻和转喻同时又隶属于语言现象,我们也可以在语言发展的规律中发现隐喻和转喻的作用。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而转喻并没有修饰作用,但具有引人联想的作用。隐喻主要基于相似,而转喻则基于邻近。在使用汉语词汇中,区分汉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隐喻和转喻尤为重要。“折桂”一词本义为“登科,考中举人”后发展成为“获胜”“夺得冠军”之义,其中体现的是隐喻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认知、心理、语言三个方面探究“折桂”词义的演变,更为加深对隐喻在词义演变过程作用的理解。

1 隐喻和转喻

陆俭明在其论文《隐喻、转喻散议》中指出: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Haser,2005),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转喻基于邻近(contiguity),隐喻基于相似(similarity)。但是,有学者认为,转喻是隐喻的基础;而现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隐喻、转喻是一个连续统。转喻基于邻近(contiguity),隐喻基于相似(similarity)。(陆俭明,2009)按照陆俭明的说法,无论是隐喻还是转喻,都统一分为单一激活和叠加激活。单一激活又可分为单一激活又分为“相似性激活”、“`整体—部分'联想激活”、“`因—果'推理联想激活”三类。比如“他呀,活脱脱就是一块木头”就是“相似性激活”,用木头来激活人们对他的认识;“那个眼镜儿你起来答一下问题”就属于“`整体—部分'联想激活”,用眼镜儿来指代那个戴眼镜的人;“你有笔吗?”则属于“`因—果'推理联想激活”,其中暗含着说话人向听话人借笔之意。而谈到“叠加激活”,“他是我们班的小诸葛”,诸葛激活诸葛亮,再用诸葛亮激活“最聪明能干的人”。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指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因此,隐喻和明喻本质上是一致的。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公元1世纪的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提出了“替代论”,他认为所谓隐喻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语去替代另一个词语的修辞现象。亚里士多德和昆体良的观点,都是将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都将隐喻的功能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同时,两种理论都认为隐喻就其结构和形式来看,都是正常语言规则的一种偏离。20世纪美国修辞学家理查兹对隐喻作过深入研究。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发表了《修辞哲学》,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使其成为继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昆替良的“替代论”之后的第三种最有影响的隐喻解释理论。

刘金英在文章《换喻和拟人辨异》中比较了转喻和拟人的区别,在这种比较之中对转喻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刘金英认为,转喻是用某一事物或该事物属性的名称来代替该事物本身的一种修辞格,转喻反映的是两个密切相关的事物的现实关系。在提到某一事物时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另一事物。比如人们在说到五角大楼时会想到在这栋楼里办公的美国国防部。转喻和提喻一样属联想类辞格,是由语词义的转换而形成的,是词汇的引申意义,其语义根据是心理联想,不是任意的想象。刘金英指出了转喻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如用事物的典型特征代替職业或特征所有者,用容器名称代替容器内所盛的东西,用工具代替动作或工具使用者,用人体器官代替其感觉或作用,用地名或机构名称代替与其密切关联的人或事物,用材料代替用该材料做成的东西,用人名代替其作品或商标名代替其产品,用感情或行为代替其对象,用原因代替结果或用结果代替原因,用数词代替等同数目的人或物。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转喻不是什么特殊的修辞手段,而是一般的语言现象,更是人们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的思和行所依赖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说具有转喻的性质。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转喻常常涉及同一个认知领域的事物之间的关系。2)隐喻根据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转喻着重的是事物本身的特点或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特殊关系。3)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始源域事物特点向目标域事物映射的过程,而转喻的理解主要是根据喻体的特点来确定实际所指的对象。4)从功能上来说,隐喻和转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隐喻因为以此代彼,因此更能创造“诗意”和“意境”,也更具认知价值。而转喻主要是以事物的某一特点替代该事物,因此其主要功能为指称。(束定芳)

2 “折桂”来源及本义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内篇·人间世》这里的“桂”还没被赋予意象特征。在楚辞中大量地写到“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这里屈原借有香气的桂花来指人的美好品德。而在此处还没有优秀贤能的譬喻。

在「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的比喻之后,文人开始使用“折桂”来比喻选拔人才。有一种说法为“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此种说法尚待考证)杜甫《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唐代墓志铭中也出现了“折桂”一词,“君分球吐润,折桂腾芳,绮服翔英,青襟擢秀,游书猎藻,托剑奔奇,以武艺见知”。南宋《古尊宿语录》中“登科第一人。下座。上堂。三平禅师道。只此见闻非见闻。”也提及到了“折桂”。元·王实甫《西厢记》“【得胜令】谁着你夤夜入人家,非奸做贼拿。你本是个折桂客,做了偷花汉。”这些诗句及杂剧中的“折桂”均是登科,考中举人之义。另外,鲁迅在其旧体诗集《祭书神文》注释中提到“因称考中秀才,即入学宫为入泮。樨香:木樨即桂花,古称登科为折桂,指考中举人。”“折桂”一词出现时便是登科,考中举人之义。“折桂”一词在出现时,便是以“登科,考中举人”之义出现。并没有简单的“折取桂花”之义。“折桂”一词作为典故广泛地出现在各类诗词中,但此处不能把“折桂”理解为“折桂冠”。若简单地理解为“折桂冠”则有把词义范围缩小之嫌。

3 “折桂”词义演变

现今,折桂一词多用于体育赛事及其他各项比赛当中,有“获胜”“夺得冠军”之意。

(1).继去年在全国城市卫生评比中折桂后,厦门今年又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这里的“折桂”为“获胜”之义。

(2).女子撑杆跳高,蔡维燕越过四米折桂,孙彩云屈居亚军。这里的“折桂”为“夺得冠军”之义。

(3).张洁今年凭《无字》再折桂,两捧茅盾文学奖后首次坦然面对媒体。这里的“折桂”为“获奖”之义。

(4).為什么有的干部德政可歌、贤名攸著,屡屡折桂,从群众的心秤上我们可以具体生动地勾画出新时期好干部的形象以及为公仆者所应具备的全部关键要素:廉洁、勤政、务实、质朴,有政治责任心又具有突出的能力。这里的“折桂”为“获得表彰”之义。

(5).经评委评审,俄罗斯维亚泽姆斯基代表队的作品《花蜜》蟾宫折桂,夺得一等奖;中国三队的作品《民族》和马来西亚一队的作品《世代家族》荣获二等奖。此处“折桂”为“获胜”之义。

(6).翌年,高村薰以《怀抱黄金飞翔》折桂。这两位女作家都相当有实力,先后获奖,使该奖名声大振。此处“折桂”为“获胜”之义。

(7).曾在1989年创造了1.97米亚洲女子跳高纪录的金玲,虽已30岁,但近期代表上海市复出。她在5月中旬石家庄站比赛中,以1.85米的成绩折桂。今天,她以1.82米的成绩再居此项目榜首。此处“折桂”为“夺冠”之义。

(8).据统计,在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强中,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再次折桂,去年进出口额达到95.2亿美元。此处“折桂”为“获胜”之义。

(9).今天率先进行的男子3米板双人跳决赛,中国选手余卓成/徐浩发挥稳定,从第一轮动作开始一直排名榜首,最后以311.46分的总成绩折桂。此处“折桂”义为“夺冠”。

(10).世界杯体操系列赛法国站比赛毕文静高低杠折桂,张京津双杠夺冠。此处“折桂”为“夺冠”之义。

“折桂”一词本义为“登科”,在后世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引申为“获胜”等义。“他在这场比赛中折桂”该例中用“折桂”激活“他在比赛中获胜”。而根据研究隐喻的语言学家所述,隐喻因为一种修辞现象,而转喻为一种语言现象,而此例中折桂是用来形容“在比赛中获胜”,带有修辞意义。“折桂”与“在比赛中获胜”为相似关系,并且“折桂”一词由“登科,考中举人”到“获胜”“夺得冠军”,词义的发展史单向的,并不可逆,因此,可判断“折桂”的词义演变是在隐喻作用下进行的。

4 “折桂”词义演变原因

1.认知原因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是古代人认识和描述事物的一个基本原则。根据有人对《说文解字》取类系统的研究,古代汉字造字的取类反映了人们发现不同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以彼物喻此物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如把“佳人”比作“花木”或把“花木”比作“佳人”。这类比喻将女性体态的“婀娜”特征施于自然物体,又非草木姿态之所专。“这类关系,初非尽出于假借,而是古人观物‘结习。看来,二者原本可以相通连以致于相认同”。(《说文解字》的文化解读:16)古代人观物取象的一般过程是:人-物之间,由人及物,即由“近取”到“远取”,如:禾→人体动态→妖→女子情态→妖;笑→草木动态,笑→情态物化。(束定芳,2000)但仅仅只通过观物来取象是远远不够的,若只通过观物取象,则不会有当今汉语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也会给汉语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不便。柏拉图曾断言人类将永远不可能看到真正的世界。人类的认知能力不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还受到自身感知器官结构的限制;人类的经历不仅相当有限,而且具有证伪性。因此,人类要认知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就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借助已知的概念系统,并将此隐射到未知的领域,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这就是为什么在科学思维中,在对新概念的探索和阐述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束定芳,2000)“折桂”首次出现时,为“登科,考中举人”之义,而当今,早已废除科举考试,“折桂”的原本义在现今不具备广泛使用的土壤,但“折桂”在隐喻作用下,发展成为“获胜”“夺得冠军”之义则充分具备了发展的土壤,使之能够继续广泛地被运用。同时,这也是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对新概念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使用其已知的“登科,考中举人”,并将此隐射到未知的领域,获得“获胜”“夺得冠军”新理解。

2.心理原因

“语言被称为思想的衣服,然而,更确切地说它是用肉做成的思想的衣服,即身体。我说过是想象织成了这一肉衣;难道不是吗?隐喻是她的原料:看看语言吧,除了几个原始的成分以外,完全都是隐喻,有的仍可以认出,有的已经认不出来;有的仍然充满生命,有的已经完全成熟,失去了色彩。如果说那些原始成分是语言这一肉衣的经纬的话,那么隐喻就是其肌肉、织体和活的肌肤。没有隐喻的风格你是永远找不到的。”Carlyle,T.,1937:p73)

罗杰斯把“非有意的”(notintended)的隐喻称作“幼稚隐喻”(naive metaphors),因为它们与孩子的话语相似。儿童常常从直义的角度理解成年人的修辞性语言。何兰(Norman Holland)曾经说过,“只有你变成小孩,你才能进入文学的王国。”(转引自Rogers:24)罗杰斯通过对张力理论的修正提出了一个诗歌语言的心理学模式:在某种语境条件下,语言调动读者大脑中的基本和第二性过程大脑活动,产生一种向心心理张力,使大脑感觉到与在冲动和保护结构之间,包括记忆结构和相同(identity)形状产生的张力的数量成正比关系的一种充满活力的、强大的、想象性的过程(passage)。基本过程和第二性过程不是张力的直接来源,而是相对立的冲动和保护力量得以调动的媒介。经历这种语言的快感更多地来自大脑活动方式的调节,而非张力的简单形成和释放(Rogers,28-29)。能够引起读者大脑中这种认知和情感平衡振荡的最小语言单位是隐喻。每一个隐喻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小小的谜语。换句话说,每一个隐喻都包含一个内在的逻辑证伪,都要求读者从至少两种不同或多少有点不相容的方式来理解其意义。(束定芳,2000)

“折桂”一词本为“登科,考中举人”之义,该词带有美好的寓意,其中可以体现一种自豪的心理,同样地,在体育赛事中以及在其他各项的评选以及竞争中获得胜利,也同样是令人感到自豪的事情,例如“他在此次比赛中折桂”,则马上能联想到“他在此次比赛中夺冠”,与此同时还伴随有自豪、夸赞的心理。

3.语言原因

从一般的大众心理角度,隐喻使用大多与“求新”、“求异”等有关。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也讨论到了人们在兴奋状态时使用隐喻的倾向性:“复合词、许多许多的警句以及生僻的词最适合情绪化的语言。我们能够原谅一个处于愤怒状态的人说‘天大或‘无限的冤屈;如果他已经通过赞颂或发怒或情感表露征服了听众,深深地打动了他们,我们也会原谅这样的语言。就像伊索克瑞提斯(Isocrates)一样,在其演讲的结束,说出“name and fame”和“in that they brooked”等话语。人们在被深深激动时确实用这种方式说话。因此,当听众也进入同样的状态时,他们也就自然赞成了。这就是为什么这样的语言特别适合诗歌,因为诗歌是一种灵感激发的产物。”(Aristotle,Rhetoric:1408b)

隐喻性构词方法有很多。而且不同的语言还有不同的隐喻构词方法。但以下的一些隐喻的构成手段则是许多语言中都有的(束定芳,2000):(1)词义的延伸如“牢”表示“监牢”就是由本义“牲畜圈”直接派生出来的。“步”,本义指行走,行路,特指慢行,是动词。《说文》:“步,行也。”《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步”和“趋”是相对的,“趋”是疾行,“步”是慢行。“步”由本义引申为指两足各迈一次。《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又引申为古代的六尺,这是量地单位,三百步为一里。由动词“步”引申为名词“步”,名词“步”又引申出量词“步”,引申义都与本义相关联,但它们之间也是互不从属的。(2)词性转换汉语中的“牛”由名词变成形容词,如“很牛”“牛”本为一种家畜,而“很牛”是指很厉害,比如“他这个人很牛”就是指“他这个人很厉害”;汉语中某一名词与某一动词搭配,构成一个新的具有隐喻意义的动词,如“鼎立”、“瓜分”、“冰释”、“瓦解”等,“鼎立”若单纯从他的构词来看,则为“鼎立在地上”,而组合在一起,则具有了“势均力敌”的隐喻义;“瓜分”,名词“瓜”和动词“分”组合在一起,则带有了“任人宰割”的隐喻义,含贬义;名词“冰”和动词“释”组合在一起,则带有“之前两者之间有嫌隙”的隐喻义;名词“瓦”和动词“解”组合在一起,则带有“分裂、崩溃”的隐喻义。(3)复合造词 汉语中通过这类构词法构成的隐喻性复合词很多,如:“鹅卵石”、“杏眼”、“鸭梨”、“柳眉”、“鸡冠花”、“驼背”、“鹰鼻”、“兔唇”“马鞍山”、“龙须菜”、“麦粒肿”、“象鼻”、“狐步舞”、“罗圈腿”、“剑麻”、“梭鱼”、“鸡胸”、“犬齿”、“剑齿兰”、“虎牙”等等。这些词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修饰词,后一部分为中心词,后者与前者之间存在在一种形体上的相似,如“鹅卵石”是指石头形状上与鹅卵相似,“杏眼”则指眼睛肖似杏子。(4)在使用汉语过程中,说话者常常需要使用一个比现成词更漂亮、更有力的词,或更有表达力的词,那么在此过程中运用的语言手段被称为修辞手段。如,汉语中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常用“饭桶”一词来形容“吃得多但无用的人”,更加的形象生动。那么在此运用过程中“饭桶”则具有了“贪吃但无用”的隐喻义。类似的例子还有“万金油”,“万金油”原指有多种用途的膏状药物,用“万金油”来形容人时,则形容人八面玲珑、心思活络,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加深人的印象。

“折桂”一词,则使用到了隐喻性构词中的词义的延伸,“折桂”原本只指“考中举人”,而现在则指在各赛事中取得胜利,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和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胜利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可以说“获胜”“夺得冠军”为“登科,考中举人”的引申义。同样地,也可以认为“折桂”一词运用了隐喻性构词方法中的修辞手段,用“折桂”能更加形象生动地体现在各赛事中取得的胜利。用“折桂”一词来隐喻“获胜”“夺得冠军”体现了语言使用机制中的“求新”“求异”,“他在本次短跑中以7分2秒的成绩折桂”和“他在本次短跑中以7分2秒的成绩获胜”这两句话,显然前一句更让人感到印象深刻,正是在语言中的不断追新,不断求异,推动了“折桂”词义的演变。

5 结语

本文简要讨论了“折桂”的本义以及其后来在隐喻作用下演变发展成的意义。探究词义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折桂”一词在隐喻作用下词义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折桂”一词词义生成及转变原因的探究,对其他隐喻词生成及转变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对我们揭示隐喻词的特点、机制和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Aristotle. Rhetoric and Poetics [ M ].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1954

[2]陆俭明.隐喻、转喻散议[J]外国语,2009(L)

[3]徐海英.汉语词义引申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A]当代语言学,2006

[4]刘金英.换喻和拟人辨异[J]教学与管理,2001(2)

[5]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朱德熙.自指和转指[J].方言,1987(1).

[7]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98-106

[8]束定芳.亚里斯多德的隐喻理论[M].《外语研究》11995第3期.

[9]束定芳.论现代隐喻学的目标、任务和方法[J].《外国语》11996第2期.

[10]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1996第2期.

[11]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外语学刊》2000第2期.

猜你喜欢
折桂隐喻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重庆小丫技能奥林匹克折桂副教授级剪发工匠尊享“国贴”
月宫折桂的女子——写给西楼的《穿越白》
五连冠折桂,中国再登菲迪克工程项目奖榜首——肖凤桐会长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折桂令·客窗清明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艰难的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