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众调查的河道水污染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

2017-08-13 07:40薛泽雨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污水治理环境保护

薛泽雨

摘要 利用公众调查取得的信息,分析了圭塘河目前水污染状况及主要的污染原因。大部分受访居民认为圭塘河水质污染严重,水质污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恶化,并且入水量较以前减少。从水污染原因来看,多数居民认为是生活污水排放所致,也有部分居民认为是城镇化导致的地表改变所致。从环境保护措施上来看,目前政府应加大保护力度,除了加强垃圾、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外,还需要从湘江或圭塘河引入清洁水,加大水量,以减少河水污染。

关键词 圭塘河;公众调查;环境保护;污水治理

中图分类号 X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7-0061-03

Situation Analysis and Treatment Suggestions on Water Pollution of River Based on Public Investigation—Take Guitang River of Changsha City as an ExampleXUE Ze-yu

(No.1 Middle School of Xiangtan County, Changsha, Hunan 410012)

Abstract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public investig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the main causes on water pollution of Guitang River were analyzed. Most of the respondents think that water pollution of Guitang River became serious since the 1990s, and inflow water reduced than befo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water pollution causes, the majority of residents recognized that domestic sewage discharge is the main reason, while some residents believe that the reason should be the change of the surface caused by urbaniz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protection efforts. In addition to strengthening the capacity of garbage and sewage treatment, they also need to increase inflow water to reduce the water pollution by introducing the clean water from Xiangjiang or Guitang River.

Key words Guitang River;Public investig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ewage treatment

圭塘河位于長沙市东南部,系浏阳河的一级支流,在汇入浏阳河前,圭塘河穿越了长沙大半个核心城区,是长沙唯一的城市内河。它发源于长沙县跳马乡石门村的石燕湖水库,在黎托乡花桥村汇入浏阳河,全程约28.3 km[1],控制流域面积125 km2。

圭塘河的历史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五代的《异录记》,公元907年已作为灌溉水源开发利用。解放后,大兴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对圭塘河进行了人工改造。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周边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圭塘河流域及两岸由原来的山林、村庄、农田被高楼大厦、道路工厂等代替,水质逐渐恶化,河流生态功能退化,景观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城市形象[2]。

近年来,长沙市政府和雨花区政府对圭塘河水污染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河道污染治理与修复。据不完全调查,已实施中下游部分河道清淤、重金属治理、河堤护坡、绿化[2];对两岸沿线废水排污企业进行整治;对流域的生态植被进行恢复[3-4];建设污水处理设施[5-6];规范整治了100余家涉水排污企业。目前圭塘河污染状况有所好转,但现状及其持续性仍不乐观。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最早出现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目前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公众调查是公众参与的一种主要形式[7]。生态环境公众调查是指生态环境规划的编制者和决策者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与公众之间进行一种双向交流。目的是让规划编制者和决策者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获知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感受,以及公众对未来生态建设方案与环境保护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公众调查也有助于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争取市民对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规划蓝本的最终实施[8]。笔者基于公众调查,以圭塘河为例,分析了河道水污染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治理对策,以期為我国河道水污染治理提供借鉴。

1 圭塘河生态环境公众调查

2016年从圭塘河水源石燕湖开始至下游与浏阳河汇合口,选择沿岸附近安置小区,针对年纪较大的中老年人群,发放调查表,试图通过调查取得的信息,分析圭塘河水污染及其变化情况。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了解或历经圭塘河流域及其两岸环境变迁的居民,他们往往是以往居住在郊区的农民,现在是居住在安置小区的城镇居民,因此,问卷既要有一定的专业性,又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既要调查对象的职业、年龄及其对圭塘河变迁的了解程度,又要调查其对待环境污染的态度,同时还要有针对性,便于摸清圭塘河水量、水质及其污染源时空变化,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原因。为此,笔者设计了15个问题,包括:①性别、居住地、居住时间、年龄和职业(5个问题);

②调查居民对环境污染的关心程度(2个问题);

③调查了解圭塘河水质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4个问题);

④主要了解圭塘河水量变化情况(2个问题);

⑤主要了解调查对象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2个问题)。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河源石燕湖至汇口东屯渡,在石燕湖村、跳马镇、洪塘村、洞井铺、中南院、圭塘、井塘、高岭、东岸等社区,分别发放8~10张问卷,共80张问卷,全部收回,且均为有效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中,男性49人,占61.3%,女性31人,占38.7%;本地户籍75人,占93.8%,外地户籍5人,占6.2%;年龄41~60岁60人,占75.0%,61岁以上12人,占15.0%;自由职业者57人,占71.3%,其他职业占28.7%。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受访居民了解环境现状,并关心圭塘河污染;大多数居民认为圭塘河水质污染严重(图1a),32%的居民认为水质污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46%的居民认为从2001年开始恶化(图1b),下游河段两岸居民(25%)认为水质有异味,从味觉、视觉判断水质污染,上游居民多数(51%)通过视觉或媒体网络判断水质污染,说明下游水质污染较上游严重(图1c);32%的居民认为污染对生活有影响(图1d);61%的居民认为圭塘河水量比以往有所减少(图2a);从水污染原因来看,60%的居民认为是城镇化导致地表改变而引起(图2b);35%的居民认为是生活污水排放所致(图3a),大多数居民认为政府应加大力度(图3b),除了加大垃圾、污水收集及增加垃圾、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外,还需要从湘江或圭塘河引入清洁水,加大水量(图4)。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一步分析发现,从绝大多数人(61%)认为水量减少(图2a)来看,造成水质污染,除了污染源外,水量减少也是主要原因,这也可能是近年政府对垃圾、污水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情况下水质不见明显好转的原因。

为了找出水量减少的原因和时序,笔者查找了湖南省地图出版社20世纪80年代初至近年出版的长沙市地图,对比变化明显的1980、1990、2005和2015年,历年集中居住区分布情况叠加见图5。从图5可见,从2005年开始长沙市城镇化加速,主城区面积急剧扩大,林地、农田和村庄被混凝土覆盖,土地水源涵养能力大幅下降,汛期洪水迅速排泄,绝大多数时候水量仅靠上游石燕湖水量泄水和中、下游居民小区污水补给,这与圭塘河水量减少、水质从2005年变差的认知一致。因此,快速城镇化导致水量减少是水质变差的重要原因。

3 圭塘河水污染治理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对圭塘河水环境污染分布及其原因调查分析,结合圭塘河流域周边环境和城市化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3.1 全面摸排排污口

继续做好对圭塘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的全面摸排,对排污口进行定位、分类统计及分类整治,杜绝污水直排圭塘河。对沿岸工厂、农贸市场、屠宰场等重点工业企业的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进行长期监督和监测,以防将污水偷排漏排入河。在城市扩张过程中,重视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同步配套建设污水和垃圾收集系统,对圭塘河下游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建,以满足圭塘河两岸收集污水的处理任务;将尾水引到湿地进行再度净化后再流入圭塘河。

3.2 建设海绵城市

圭塘河中、下游兩岸现状大多属于城市建成区,改变了原先两岸下垫面类型,造成流域径流系数增大,城市面源污染加重。为减轻流域城市面源污染程度,从住宅小区、绿地广场、城市道路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构建绿色框架。可通过构建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削减城市面源污染负荷,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生态海绵型圭塘河流域。

3.3 从浏阳河引水

圭塘河流域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衡,枯水期水量明显偏少,季节性缺水问题严重,水体流动性不足。为进一步增大圭塘河枯水期生态基流量及增强水体水动力条件,在浏阳河下游新建引水泵站引水,通过修建暗渠,将水引至圭塘河上游,同时在上游修筑拦蓄河坝和大型湿地公园,对浏阳河引水进行净化和调蓄,從而实现圭塘河活水循环,增大水环境容量,提高水动力条件,改善水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黎德俊.长沙圭塘河治理思路探讨[J].科技风,2015(7):44-45.

[2] 谢丹,龙岳林,肖云.以圭塘河绿道为例的长沙城市绿道建设现状初探[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0):57-60.

[3] 许海南.营造宜居的城市滨水环境:圭塘河植物空间营造和生态设计[J].中华民居,2013(8):63-64.

[4] 曾丽丽.和谐雨花香两岸 盛妆长沙耀城南:长沙圭塘河滨水景观与生态系统的双重规划实践[J].林业与生态,2011(12):37-39.

[5] 汤文艳,姚贤宇,潘婷,等.城市内河水质监测与治理:以长沙市圭塘河为例[J].绿色科技,2016(16):116-118.

[6] 张玮.修复与创新:浅谈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生态景观(二期)修建性景观设计[J].建筑知识,2016(3):53-94.

[7] 贾宁.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研究[J].绿色科技,2016,2(4):134-136.

[8] 王贵勇,李森.佛山市生态环境公众调查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44-48.

猜你喜欢
污水治理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探讨环境工程中的污水治理
PPP模式下城市污水治理的现状分析
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治理的问题与建议
世界银行天台农村及小城镇污水治理项目研究
环境保护税如何实现立法宗旨
环境保护税立法应解决好三大问题
环境工程建设中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