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017-08-13 08:38尤根彪刘伟王敏彪郑晓鸣王良和陈伟龙陈志红朱秀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扦插木槿苗木

尤根彪 刘伟 王敏彪 郑晓鸣 王良和 陈伟龙 陈志红 朱秀玲

摘要 [目的]筛选木槿扦插最优条件。[方法]通过采用不同浓度ABT6号生根粉处理,比较不同枝龄木槿插穗的成活生根情况。[结果]插穗枝龄对生根率、根长、根数量的影响极显著。其中,采用3年生枝条、50 mg/kg ABT6号生根粉浸泡1 h后,扦插繁殖效果最理想,生根率达91.6%,根长5.8 cm,生根量60.3 根。[结论]该研究可为木槿扦插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木槿;苗木;扦插

中图分类号 S723.1+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7-0143-02

Study on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Hibiscus syriacus Cutting

YOU Gen-biao,LIU Wei,WANG Min-biao et al

(Lishui Baiyun Mountain Ecological Forest Farm of Zhejiang,Lishui,Zhejiang 323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cree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Hibiscus syriacus cuttings. [Method]By us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BT6 rooting powder treatment,the survival rooting of different age cuttings of Hibiscus syriacus was compared. [Result]The effect of cutting age on rooting rate,root length and rooting number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Among them,the 3 year old branches soaking with 50 mg/kg ABT6 rooting powder for 1 h,the best cutting propagation effect could be obtained,the rooting rate reached 91.6%,the root length of 5.8 cm,root number 60.3. [Conclusion]The stud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breeding of Hibiscus syriacus cuttings.

Key words Hibiscus syriacus;Nursery stock;Cuttage

木槿(Hibiscus syriacus)別名無穷花、清明篱、朝开暮落花,在北美有“沙漠玫瑰”之美称,为锦葵科木槿属(Hibiscus)落叶灌木。树高2~5 m,枝干直立,多分枝,树皮灰白色,小枝皮孔明显,嫩枝有黄色星状绒毛,后脱落;单叶互生,叶菱形或三角状卵形,叶柄长5~25 mm,上面被星状柔毛,托叶线形;花期5—10月,嫩叶可食用,单生叶腋,有白、粉红、紫红等,花瓣基部有时红或紫红;花营养丰富、无污染,有润燥、利尿、除湿等保健作用,备受城镇居民青睐,是夏秋季极具观赏性与食用价值的优良树种,加之其萌蘖性强,寿命长,对氧化氢、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在园林绿化中运用广泛。

目前,对木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1-3]、胁迫反应[4-5]、开发利用[6-7]及育苗栽培[8-9]等方面,而对木槿扦插育苗繁殖技术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研究木槿扦插繁殖技术,筛选最优扦插条件,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食用和观赏兼具的植物资源,丰富园林绿化和食用花卉树种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周坦村,119°44′21″ E,28°30′41″ 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6 ℃,3月均温12.0 ℃,极端最低温-5.2 ℃,6月均温24.2 ℃,9月平均温度22.9 ℃,极端最高温39.1 ℃,无霜期292 d,年降水量1 676.9 mm,年平均相对温度71%。

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条件好的农田做圃地。试验地面积3.5 hm2,海拔高280 m,坡度15~23 °,南坡,土壤为红壤,土层厚度50~100 cm,土壤水肥条件较好。在扦插前将圃地全面深翻20 cm,耙1次,清除草根和杂物,做床,床宽100~120 cm(床面长不超过20 m为宜,便于排水)、高40 cm,做成龟背形。开好步道,步道宽30 cm,深40 cm。苗床做好后,于扦插前24~72 h将床面土壤用0.5%高锰酸钾溶液均匀浇透,覆盖保湿备用。

1.2 材料选择

供试木槿采于龙泉市游强园艺有限公司圃地。根据生产实践和木槿扦插繁殖试验[10],扦插在70%河砂+30%泥碳土混合而成的基质上,扦床覆盖黑色农膜为宜。在植株树冠的中上部分,选择1~3年生健壮、未萌芽及直径0.5~1.2 cm无病虫害的木质化枝条。将枝条切制成长10~15 cm枝段,每段插穗3~5个饱满芽,上切口为平口,下切口平滑成马耳形,每50个穗条绑成1捆。插穗从采集到扦插前应做好保湿保鲜,宜在48 h内插完。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1年生(A1)、2年生(A2)、3年生(A3)3个年龄段的粗壮枝条,分别采用20 mg/kg(B1)、50 mg/kg(B2)、100 mg/kg(B3)3个浓度梯度的ABT6号生根粉浸泡处理1 h,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100株。在插穗处理1 h后,及时进行扦插,在覆盖农膜的苗床上,株行距按(8~10) cm×(10~15) cm在农膜上划1个小口,插穗从小口插入插穗的2/3深度为宜,插完后按实土壤,浇透水,并立即喷杀菌类药物消毒。

栽后苗床管理主要是清除杂草及成活后的水肥管理。如扦插后遇干旱需及时喷水,补水时宜采用步行道灌水方式,每次补水时结合防病。温度过高时要及时揭开农膜,保持土壤和插条湿润。当叶芽长至3~5 cm时,每隔10~15 d进行叶面补肥1次,一般使用氮∶磷∶钾比例为30∶10∶20的水溶性肥料,喷施浓度2‰。每次补水补肥时应结合防病。出圃前30 d,喷施5‰磷酸二氢钾,以促进苗木充分木质化,出圃前3 d内应喷施杀菌类药物1次。

1.4 数据采集及处理

植物扦插后的生根率、根长度及根数量是影响植物扦插效果的重要指标[11-12]。扦插20 d后,每隔5 d观察1次插穗生根情況,60 d调查生根率、不定根长度(1级侧根平均长)和不定根数量(1级侧根平均数量)等指标。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 2003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不同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根长和根数量的调查统计,在3个生根剂处理浓度下,3年生的生根率、根长及根数量均为最高,1年生插条最低;在3种不同枝龄的插条中,生根率、根长和根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B2、B1、B3(表1),这说明插条枝龄和ABT 6号生根粉处理浓度均影响插穗成活效果。

对扦插生根率进行反正弦变换后,不考虑交互作用,并进行方差分析,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枝龄处理和ABT6号生根粉不同浓度处理对生根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ABT6号生根粉不同浓度浸泡1 h处理的平均生根率以50 mg/kg浓度最好,20 mg/kg浓度处理次之,100 mg/kg浓度处理最差,其平均生根率分别为83.8%、79.8%和75.2%;3年生枝龄插条的生根率要比2年生和1年生枝龄的平均生根率分别高4.0%和8.6%。主要原因是木槿枝条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是随着组织成熟度的提高而下降,PPO活性高,助长了插条切口的氧化,抑制了插条的吸水,导致生根困难;酚类物质含量低 ,减少了对生根的抑制作用 ,有利于木槿插条的生根。枝条中PPO活性低、酚类物质含量少、可溶性总含糖量高,有利于木槿插条生根[13]。许多研究表明,植物的PPO活性因树种、年龄而异,其在插条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14]。

不考虑交互作用,对根长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枝龄的插条处理对根长的影响极显著(P<0.01)。采用3年生枝龄插条的平均根长比2年生和1年生枝龄插条的平均根长分别长0.4和0.9 cm。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不同枝龄插条中所含养分不同,枝龄越大养分含量越多,越有利于插条根系生长。ABT6号生根粉不同浓度浸泡处理对根长的影响极显著(P<0.01),采用50 mg/kg ABT6号生根粉浸泡穗段基部比用20、100 mg/kg浓度浸泡穗段基部平均根长分别增长0.6和1.1 cm 。

对生根量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不考虑交互作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枝龄穗条、ABT6号生根粉不同浓度浸泡处理对木槿扦插根数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采用3年生枝龄插条扦插比2年生和1年生枝龄插条扦插的平均根数量增加5.6、11.2根;50 mg/kg ABT6号生根粉浸泡穗段基部比用20、100 mg/kg浸泡的平均生根量分别增多10.0和12.5根。原因可能是枝龄越大养分含量越多,越有利于插条根系生长,从而促进插条根系生长;激素配比浓度偏高具有抑制根系生长的作用,而浓度偏低则难以完全发挥激素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因此不同树种应选择不同ABT6号生根粉浓度,以获得较好的扦插效果[15-16]。

3 小结

插穗枝龄是影响生根率及根系长度的主要因素,生根剂浓度处理是影响根系数量的主要因素。木槿扦插繁殖应采用3年生枝龄的枝条剪成穗段,插前用50 mg/kg ABT6号生根粉浸泡穗段基部1 h,扦插在70%河砂+30%泥碳土混合而成的基质上,并在扦床覆盖黑色农膜,按常规管理,生根率可达91.6%,根长可达5.8 cm,生根量可达60.3根,扦插繁殖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刘萍,徐克东,孙丽萍,等.木槿花期花瓣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86-89.

[2] 李秀芬,张建锋,朱建军,等.木槿开花特性及食用价值[J].经济林研究,2014,32(1):175-178.

[3] 徐慧.木槿生物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4(7):27-28.

[4] 杨华,杜国坚,汪奎宏.胁迫环境下海滨木槿生理特性的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3):43-47.

[5] 徐瑢.盐胁迫对木槿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6):142-145.

[6] 俞慈英,徐树华.海滨木槿的驯化及开发利用前景[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2):210-213.

[7] 苏万楷,李裕,黄家灿,等.木槿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及开发潜力[J].四川林业科技,2005,26(2):80-83.

[8] 罗静贤.单杆重瓣木槿嫁接育苗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4(1):101-102,115.

[9] 刘志国,汤健,徐京萍.木槿的育苗栽育技術[J].国土绿化,2012(9):43-44.

[10] 王良和,刘伟,尤根彪,等.木槿扦插繁殖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16,36(S1):75-78.

[11] 郭素娟.林木扦插生根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19(4):64-69.

[12] 兰彦平,顾万春.林木无性繁殖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2,15(6):7-13.

[13] 刘玉艳,于凤鸣,韩淑丽.影响木槿硬枝扦插若干生理指标的研究[J].林业科技,2002,27(5):4-7.

[14] 李玲,麦青梅,黎雄燕.黄化处理促进绿豆下胚轴插条生根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3):194-195.

[15] 刘伟,张先祥,周善森,等.圆头蚊母树扦插繁殖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09,29(6):46-49.

[16] 张建忠,姚小华,任华东,等.香樟扦插繁殖试验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5):665-668.

猜你喜欢
扦插木槿苗木
书画影苑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茵芋扦插不定根影响效应
挽留
影响美国红枫扦插成活的主要因素探析
紫叶矮樱的栽培与园林应用技术
最新苗木价格行情
·小幽默·In the Sky(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