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体育设施优化配置研究

2017-08-13 09:09马艳辉周绍文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发展

马艳辉 周绍文

摘要 以曲靖市南盘江沿线村庄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乡村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现状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发展为主线,对乡村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不足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乡村体育设施规划配置策略及建议,旨在完善我国乡村公共体育设施配建体系,增强乡村居民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乡村体育设施;发展,规划配置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7-0212-02

Study o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ural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A Case Study of Villages along the Nanpan River in Qujing

MA Yan-hui, ZHOU Shao-wen*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Yunnan 650504)

Abstract Taking the village along the Nanpan River in Qujing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interview, field survey and check out literatu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were summarized . With the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line, the deficiencies in allocation of rural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Then the village sports facilities planning configuration strategy and the recommends were proposed, aimed at perfect Chinese village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distribution built system, enhance village residents fitness, improve life quality.

Key words Village sports facilities;Development;Plan disposition

隨著我国农村体育现代化推进,“增强体质”逐步被“强身健体”的主流趋势所取代,乡村某些特殊群体(慢性病患者、身体虚弱者以及老年人等)展现出对公共体育设施强烈的需求[1]。因此,完善乡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对增强居民身体素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所指的乡村公共体育设施,主要是由政府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以非盈利和向公众开放为原则,满足广大群众进行日常体育锻炼、参与观赏体育活动赛事需求的县级体育场、体育馆及其他体育设施。其属于全县域居民所有,由体育行政部门具体进行管理[2]。研究范围以南盘江两侧区域为主,包含沾益县城东部片区、3个街道办事处(珠街、沿江、三宝)以及越州。总面积约300 km2,研究区域现状总人口23.64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对曲靖市南盘江沿线村庄体育设施配置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乡村体育设施的优化配置策略及建议。

1 乡村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现状

1.1 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乡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一般由政府出资,城建局组织建设。但由于公共体育设施一次性投资较高,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政府所要承担的财政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公共体育设施建成后还要对其进行维护,政府要长期承担一定的财政支出,进而导致村庄体育设施建设匮乏。

在村庄调研中发现,60%的村庄配置体育设施用地,但该类用地一般用于篮球场的建设,功能单一且设施陈旧。乡村公共体育设施总量不高,并且城乡差距较大。由于设施的选址可达性较差、设施规模小等原因,导致乡村现有的公共体育设施不足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大部分乡镇活动室、体育馆等常年上锁紧闭,导致设施的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浪费。

1.2 乡村公共体育设施使用频率及满意度较低

一方面乡村公共体育设施整体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乡村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调研中发现,有45%的居民表示“从不使用”村庄体育设施,26%的居民表示“偶尔使用”,仅29%的居民表示“经常使用”。且在“经常使用”的人群中,男性普遍高于女性,主要是因为适宜于女性的体育设施较少,绝大部分中青年、老年女性主要选择广场或公园进行健身操、广场舞等活动。

在对乡村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满意度调查分析发现,43%的村民使用不满意,25%的村民表示比较满意,满意的村民仅占18%。可见,居民对村庄公共体育设施满意度较低。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关注度较高,且个人投资建设的积极性很高,建设需求较大。其中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要求较高,希望体育设施的类型更丰富,尤其是对老年人活动中心需求最大,对多种多样的健身设施充满期待。

1.3 乡村体育活动类型较为单一,缺乏体育组织和管理者

乡村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主要为篮球场及配套健身设施,该设施常年失修,部分已损坏,导致使用率较低。通过乡村走访发现,大部分村庄没有专门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也没有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干部,大部分乡村负责村落体育场地、设施的都是村党支部书记1人,体育场地也是建设在村委会的旁边,或者离村委会较近的地方,这样也是出于方便管理。在对体育活动的组织情况的调查中,81.6%的农村居民表示近几年从未组织过任何体育活动,这说明了乡村公共体育在组织活动上存在严重不足。

1.4 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意识较为薄弱

健身意识的增强是推动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实施的前提,加强宣传工作是提高居民健身意识的重要途径。乡村体育往往缺乏较为有力的宣传,居民的健身意识较为薄弱。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村民每天基本忙于提高经济收入及督促孩子学习,娱乐活动较为单一,多数都是在家看电视或走亲戚串门。而在当今繁重的学业压力下,青少年业余时间较少,仅有的娱乐时间主要用于上网、看电视,仅有少部分会用于篮球运动且参与者多为男孩。在这一环境条件下,居民体育意识越来越薄弱,身体素质也急剧下滑,连增强体质的需求都难以满足,更难以达到国家体育人才的培养需求。

2 乡村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策略及建议

2.1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乡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体育資金和体育建设基本资金是保证乡村体育发展的基础。加大乡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需要大批的资金支持,因此,需要增加乡村公共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融资渠道,鼓励市场、乡镇(或村办)企业、社会团体、村民集资等方式来资助乡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倡家庭和个人投资于体育健身中,形成以政府财政支持为基础,社会集资与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另外,为了在短时间内改善农民基础健身场地设施短缺的现状,应充分挖掘现有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的潜力。在乡村现有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中,学校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在不影响学生体育活动需求及保障校园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将学校体育设施资源适当地对居民开放,这样就可以增加一部分公共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对部分村庄周边设有单位、工厂的各类闲置设施可以适当进行利用,如一些现有的体育基础设施,通过对外开放或其他形式与社会共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各村庄实际情况进行比选,寻求最佳方案来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

体育资金是保证体育各项任务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资金的来源并不是单一的,可以是多渠道的,如通过企业赞助、体育彩票、体育俱乐部等多渠道筹集资金[3]。但这几个部门的赞助资金只能满足小型体育活动举办,不足以支撑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费用,只能靠政府的投入。因此,为保障乡村公共体育活动的顺利组织与开展,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在硬件与软件上不断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需求。

拓宽资金来源,除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外,还要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和赢利性服务机构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作用,通过动员社会及个人筹集来弥补资金的不足,以保证乡村公共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有充足的经费。

2.2 加大对公共体育的组织和管理

乡村公共体育服务缺乏相关的指导人员,信息服务工作也很难开展。乡村体育人才的缺乏已成为阻碍乡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培训更多的乡村体育人才,加强对居民体育指导已成为目前乡村公共体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应引进和培训更多的体育人才,加强乡级行政管理人员、社会体育组织人员以及体育信息咨询员等相关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在乡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带头作用,使目前乡村体育人才缺乏的问题得到解决。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和观念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提高居民自愿加入到体育锻炼中的积极性,首先要让广大农民喜欢上体育活动。由此,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新闻、广播、互联网、报刊、宣传栏等进行宣传,加大体育健身知识和科学健身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将体育锻炼引入居民日常生活,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并且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另外,结合乡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资源,积极引导居民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根据调查发现,近几年乡村的体育教师大多受过高等的体育教育,有着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体育科学素养,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采取一些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政策优惠机制,激励体育教师加入到乡村体育专业人才培训中,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引导居民进行体育活动和健身锻炼,增强其体育健身意识,满足他们的健身引导需求。

2.3 创新乡村体育活动形式,丰富乡村体育活动类别

积极支持体育协会、各级各类体育社团加强规范化建设,开展单项活动比赛,提高非奥运项目活动开展水平。比如骑行比赛、马拉松比赛、踏青、郊游等。学校也要加強学生体育锻炼,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使得学生都能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强身健体,乡村居民体育也可以与学校学生体育相结合,开展体育类竞技比赛或者组织亲子游戏,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扶持老年人、残疾人体育协会开展工作,发挥老年人、残疾人体育协会的作用,使老年人和残疾人也有自己锻炼身体的方式。

政府可以大力提倡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根据自己区域的民俗习惯开展具有特色的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传承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多样化大融合。居民还可以利用乡村现有的优势条件,寻找体育活动资源。政府可结合乡村养老,留出保障养老服务的土地,每年定时组织志愿者举办“播种”“插秧”“收割”等一系列竞赛活动[4],优胜者给予一定奖励,农作物收成则用于养老服务基本的物质保障,解决老年人基本的吃饭问题,同时还达到给村民减压、放松、体验乐趣的目的[6]。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增强体质、强身健体”发展目标将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重视,满足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已成为现如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5]。政府在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中仍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要积极发挥其主导优势。乡村体育组织要在乡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征。乡村因为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较差,要全面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让农民真正能够享受到体育福利,不仅需要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也需要社会各界和乡村社区及居民自身的不断努力,积极参与,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达到增强居民身体素质、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6]。

参考文献

[1] 刘梅英.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体育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2] 余阳.不同地域背景县城文化、体育设施适宜性标准比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 庞云飞.山西省大同市城乡结合部公共体育设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4.

[4] 陶李.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及体系构建[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5] 傅振磊.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6] 于文谦,孔庆波.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质层文化力分析:农民体育思想对农村体育的影响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10-15.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