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成效与启示

2017-08-13 09:09李兰芬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示范区现代农业

李兰芬

摘要 自农业部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活动以来,昌邑市农业示范区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坚持规划先行,明确发展思路;突出产业特色,推动转型发展;强化科技服务,提供科技支撑;加快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昌邑市经验可为其他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7-0214-03

Achievement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in Changyi City

LI Lan-fen

(Agricultural Integrated Service Center, Weizi Street Office, Changyi, Shandong 261300 )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 in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he cre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 in Changyi City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mainly as follows:Improv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work, to form the development effort;adhere to the planning first, clear development ideas;highlight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on;strengt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provid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speed up the innovation of mechanism an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vitality.Changyi experiences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 in other areas.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Demonstration zone;Development mode

自農业部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活动以来,山东省昌邑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突出保障粮食生产和特色示范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支撑,积极打造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园区”为抓手、以高效生态安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1]。笔者从工作运行机制、规划思路、产业特色、科技服务、机制创新5个方面分析了昌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取得的成效,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山东省昌邑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属环渤海经济圈,为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建设中,功能叠加,优势明显。市域总面积1 627.5 km2,辖6个镇,3个街道,690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58万,耕地面积5.933万hm2。昌邑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先进市、全国畜牧生产重点市、山东省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0年以来,全市着力发展粮食、蔬菜、果品、畜牧、渔业“五大产业”,突出示范園区建设、规模化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等工作重点,完善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等支撑[2],着力促进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产品生产标准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生产环境生态化、新型农民职业化,示范园建设水平不断推高。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1.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 860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本外币余额达到33 846元。

2 昌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成效

2.1 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发展合力

2.1.1

完善组织领导体制。昌邑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农机局、“农民、农村、农业”工作办公室、财政局、发展与改革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昌邑支行为成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运作机制,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指导、协调,项目资金的整合、使用。围绕示范区建设内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培植特色,优化投资环境,搞好服务等。多次召开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场会、调度会,全面分析形势,明确目标任务,专题部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促进了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2.1.2

设立技术指导办公室。集中技术力量,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指导办公室,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农业局局长任副主任,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农机局、科技局分管领导,农业局相关站(科、室)负责人任成员。技术指导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和发布有关技术操作规程,搞好科技规划,整合各方面科技力量,解决技术难题。围绕建设内容,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及时对有关科技信息和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搜集、整理和发布,做好全方位技术服务。

2.1.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项目集中投入、政府配套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民筹资筹劳”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集中投入建设。全力争取国家、山东省和潍坊市扶持资金,对上级各类农业、农机、水利、科技等扶持项目进行有效整合,重点向示范区倾斜。加大财政投入,每年列支专项资金3 000万元支持示范区建设。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培育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工商业资本和社会资金更多的进入农业领域。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融资渠道,增加农业发展信贷支持。规范筹资筹劳程序,鼓励农民自筹资金。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有效整合项目、多方筹措资金,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确保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

2.2 坚持规划先行,明确发展思路

昌邑市按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突出先进性、创新性和示范性,高标准编制完成了《昌邑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4—2020年)》,重点规划建设“一带三区五大基地三十个园区”,大力发展粮食、蔬菜、果品、畜牧、渔业“五大产业”,努力建设一批优质粮食、绿色果蔬、特色养殖等标准化种植、养殖示范园区,扶持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3]。力争到2017年,“一带三区五大基地三十个园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2.1 粮食产业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加强高产优质栽培等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通过推进优质粮基地建设,粮食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保障体系基本健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万hm2左右,粮食生产能力72万t,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万hm2,总产量33万t,玉米4万hm2,总产量39万t。

2.2.2 蔬菜产业规划。以“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为原则,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进蔬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的加工增值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20年,计划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333万hm2,蔬菜总产量超过81万t;建成马铃薯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基地0.067万hm2,大姜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基地0.333万hm2,蔬菜示范园20处,面积0.667万hm2。

2.2.3

果品产业规划。以特色果品为主导,以龙头为带动,以品牌为引领,以基地为支撑,重点发展区域特色显著的山阳大梨、大陆梨枣、鼎立核桃、永安大棚葡萄、奎聚山楂等已成规模、效益较高、特色突出的果品基地,培育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通过提升果品产业的产业化程度,促进全市果品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到2020年,计划全市各类果树种植面积规模稳定在0.067 hm2,总产量18万t,通过调整结构和产品品质,产业效益得到整体提升,产值达6亿元。

2.2.4

畜牧产业规划。以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为重点,抓好“发展、防控、监管、改革、合作”等关键措施落实,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到2020年,计划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畜牧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占农业纯收入的比例力争达到60%;标准化生产基本普及,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态养殖技术大面积推广,覆盖率达到60%以上;规模饲养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全部配套,粪污处理利用达到95%以上。

2.2.5

水产业规划。按照发展“高效、生态、品牌”渔业的目标,以下营渔港为依托,“以港兴业”发展临港产业;以海水池塘養殖、浅海筏式养殖为支柱,培育海洋优势产业;以发展滨海休闲渔业为突破,延伸产业链条,拉动渔业产业升级;以北部沿海为主战场,以渔港、保护区建设为依托,努力将昌邑市建设成为半岛经济“深蓝区”。到2020年,计划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0万t,实现渔业产业总产值28亿元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6万元。

2.2.6

农产品加工业规划。重点加强以蔬菜、粮食、畜禽、花卉苗木等为主的五大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形成以面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果蔬饮料加工、休闲食品加工、调味品加工为主的多元化农产品加工格局。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形成产供销有机结合、贸工农融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逐渐把农产品加工业建设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4]。到2020年,计划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到100家,过10 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20家,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3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带动农户20万户以上。

2.2.7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规划。根据市域地形狭长及潍河南北贯穿的特点,坚持“以水为脉,以绿为衣”的理念,北部以沿海为依托,发展盐林海观光体验区;中部以青山为中心,发展石埠青山秀水旅游度假区;南部以山阳梨园、博陆山为中心,发展乡村民俗生态旅游区。因地制宜开发多样化、多功能休闲农业项目。到2020年,计划发展15个休闲农业园区,建设12个精品休闲农庄、10个“农家乐”、5个民俗村,年带动就业1万余人,接待国内外游客 1 60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2亿元。

2.2.8

农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办好“昌邑农业信息网”等农业网站,完善农业短信平台建设,加强农业专家远程视频服务,提高“12316”三農热线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建设,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通过示范引入、中试熟化、以点带面,重点开发信息采集、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舆情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2.3 突出产业特色,推动转型发展

2.3.1

稳步挖掘粮食潜能。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单产为目标,整合农业、水利、国土等涉农资金,打造了一批“粮田集中连片、土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抗灾能力较强、综合配套技术到位”的高标准示范田,建成4个高产创建示范方、面积1.18万hm2。集成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建设了10个“万亩高产示范片”,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遭遇四季连旱的不利条件下,2014年昌邑市粮食总产达到60.4万t,同比增长8.8%,实现了粮食生产“十三连增”,并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2.3.2

突出抓好特色园区建设。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重点培育以梨、梨枣、葡萄为主的果品产业链,以大姜、马铃薯、大蒜为主的蔬菜产业链,以金针菇、杏鲍菇、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链,以肉食鸡、鸭、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链,以对虾、扇贝、梭子蟹为主的水产产业链,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园区发展格局。截至2014年,全市市级生态循环和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8个,国家级标准果蔬园区发展到3个,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养殖面积发展到0.53万hm2,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发展到1 300多个[5]。

2.4 强化科技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2.4.1

培育职业农民。按照“培训和培育一起抓”的理念,开展“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系统培训、经常性跟踪服务,拓宽培育思维,创新培育方式,加快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等培训工作,培训职业农民8 000余人次。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农技人员联系企业制度、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培训制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现代农技服务方式,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健全镇级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科技人员力量,积极发展多元化农技推广模式。截至2014年,全市主导产业的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到位率超过98%。

2.4.2

加强科技指导。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年年均新发展“三品一标”30个以上。大力推广秸秆生物反应技术和沼气、有机肥料、绿色蔬菜“三位一体”的循环模式,扩大測土配方施肥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5%以上。推广农作物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推广实施绿色控害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年新增绿色防控面积1 333.33 hm2。

2.4.3

强化农业信息化服务。以建设“全省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市”为契机,昌邑市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了县域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技术、信息、人才方面,最大限度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支持。结合“智慧昌邑”建设,开发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查询系统、农业投入品准入系统、农业专家移动信息服务平台等软件系统。开展了小麦、玉米“四情”动态监测、趋势分析和专家会商,为小麦、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和救灾指导,为粮食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2.5 加快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2.5.1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在现有合作组织中选择了一批既有一定实力、又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的作为示范代表,通过帮助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促进自我完善等措施,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2014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 046家(包括联合社23家,土地合作社45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17家,合作社成员总数超过2.5万,带动农户超过4.3万户。

2.5.2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坚持“依法规范、注重实际、公开公正、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市已有601个村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占应确权村总数的98%,确权耕地面积5.07万hm2。

2.5.3

着力破解融资瓶颈。围绕盘活农户承包土地财产权,依托昌邑市农村商业银行,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已为110户农民办理、发放抵押贷款950万元,有效破解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

3 结论与启示

虽然昌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上级政府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够;三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慢,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应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粮食安全生产、特色园区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科技创新等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粮食良种推广、大型农机配套、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资金帮扶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尽快出台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建设用地、融资等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帮助解决土地、资金难题,确保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实效[6]。

参考文献

[1] 蒋和平,王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5(2):163-169.

[2] 李里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几个关键问题[J].科技与经济,2004,17(1):35-37.

[3] 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山东省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节选)[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0(11):22-29.

[4] 张作智.昌邑市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5] 付生.潍坊拟建360处农产品安全示范园区[J].农业知识,2010(32):41.

[6] 黄利鑫.关于加快昌邑市現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调研[J].基层农技推广,2016,4(4):56-57.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示范区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