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香榧产业发展探析

2017-08-13 09:09洪明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香榧产业发展

洪明明

摘要 为促进香榧在旌德县的快速发展,分析了旌德县香榧产业发展的现状、必要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香榧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香榧;产业发展;旌德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7-0219-02

Study on Torreya grandi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Jingde County

HONG Ming-ming (Jingde County Forestry Bureau, Xuancheng, Anhui 242600)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rreya grandis in Jingde County, the current situation, necessity and feasikil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orreya grandis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and suggestions on Torreya grandi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Torreya grandis;Industrial development;Jingde

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 ex Lindl. cv. Merrillii.),别名中国榧,为红豆杉目红豆杉科榧树属常绿乔木,产于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分布比较狭窄,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2]。香榧是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观赏为一体的多用途优良经济树种,由于生产条件独特、收益缓慢等方面的原因,香榧年产量一直在1 000 t左右,货源十分紧缺,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且呈逐年攀升之势[3-4]。同时,香榧种皮的提炼价值不断体现,其中30多种成分在香料、医药、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笔者分析了旗德县香榧产业发展的现状、必要性、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香榧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1 香榧产业发展现状

安徽省香榧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2014年4月在旌德县成立,虽然僅2年,在县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协会不辜负旌德县委、县政府的期望,积极主动地为旌德香榧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旌德县注册成立香榧生产经营公司12家,落实基地规模1 000 hm2,最大的基地达400 hm2,现已建成320 hm2。香榧专业合作社6个,建成基地约133 hm2,规模育苗基地6家,培育各类优质榧苗550余万株,影响和带动林农500余户。香榧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600余人,年发放工资700余万元。香榧树种的有效开发利用,对旌德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资源产业、稳定增加林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2 香榧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必要性

2.1.1 有利于接轨安徽省木本油料发展战略。

安徽省政府于2015年3月29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0年,建成30个香榧等木本油料生产重点县、100个重点乡镇;创建一批优质、高产示范基地,这对旌德县发展香榧产业是一个良好的机遇。香榧树形优美、四季常青、寿命特长,对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巨大。发展香榧产业,是深入实施国家级“生态立县”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2.1.2 有利于增加林农收入。

香榧是榧树中的自然变异类型,经人工培育发展而成的优良品种。通过嫁接的香榧,一般5年开始结果,15年进入盛产期,可延续300~600年,绝对寿命可达千余年。香榧分布地域较窄,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逐年攀升,必将成为山区农民的“摇钱树”。旌德县不再仅是青山绿水,而将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之乡,人人享有“养老保险”,既能减少林农对木质资源的依赖,增加林木资源,又能持续增加林农收入,不仅迎合当今社会对食品生态环保安全的消费需求,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林业新常态,切合旌德林情,顺应林农意愿。

2.2 可行性

2.2.1 具有适宜的生长条件。

旌德县地处118°15′~118°44′ E和30°07′~30°29′ N,四季分明,昼热夜凉,年平均气温为15.8 ℃ ,年降雨量为1 490.5 mm,山地资源丰富(全县80%是山地和丘陵),土层深厚,pH 5.5~7.5,境内土壤多为花岗闪长岩、砂页岩分化的砂质壤土,土壤通透性好。旌德县立地条件优越,十分适宜香榧种植。

2.2.2 具有适宜发展的林地资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旌德县共营建约4.05万hm2杉木林,其中80%的杉木采伐迹地适宜发展香榧。同时全县有6 666.67 hm2松树、竹林,1 333.33 hm2梯田、荒地需要逐年改造。通过在采伐迹地、老竹林、荒田地改种和套種香榧,既很好地解决了更新造林的树种问题,又可以减少大面积纯林易发生的病虫害问题,还可以保持旌德县原有生态景观。

2.2.3 具有成功的示范典型案例。

目前,旌德县有10个乡镇多个村种植香榧,长势好。其中,白地镇白地、高甲村,兴隆镇大礼村,三溪镇双河村等引种的香榧开始挂果,已经形成高产树形,为旌德发展香榧产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 香榧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前期投资较大,产出时间长

采用嫁接苗造林,第5年或第6年后开始结果,一般20年进入进入盛果期,经营管理水平好的15年后进入盛果期。前期投入较大,产生效益时间迟。

3.2 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较低

在早期的引种造林过程中,造林户未完全掌握香榧的生态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又缺乏与技术部门的有效联系,幼龄期抚育管理不及时,加之2016年持续高温干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造林失败,严重打击了林农种植香榧的积极性。

4 香榧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旌德县山多林多,用材林面积6.05万hm2,占79.3%,经济林面积1 600 hm2,仅占2.3%。林业经济结构失衡,是典型的“生态强县、产业弱县”。要实现生态增量、林农增收,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旌德县林业新常态亟需解决的难题,确立发展香榧产业是旌德县林业实现“双增”的有效途径。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香榧产业的重要意义,真正把香榧产业作为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山区林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建议成立县香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分管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香榧产业发展[5]。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广泛开展专题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香榧产业是创业富民的一条好路子,提高发展香榧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制定产业规划,出台优惠政策

尽快编制全县香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布局,各乡镇要制定香榧基地建设规划。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制定出台促进香榧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香榧基地建设、科研推广、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每年适度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香榧产业发展,对采用3年生以上嫁接大苗或营养钵嫁接苗造林的、连片面积6.67 hm2以上基地造林的抚育管理和零星种植的采用以苗代补形式进行补助。

4.3 加大科技投入,搞好服务工作

4.3.1 设立香榧发展基金。发展基金主要用于香榧科研、新产品开发、加工设备的研制和更新、无公害香榧标准的推广使用、名牌产品开发,奖励为旌德县香榧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4.3.2 加大科技兴榧力度。

加强香榧产业的科研,提高香榧产业的科技含量,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合作,加强对香榧古树的保护、香榧种质资源选优、高接换种、低产改造、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科研成果和营林新技术,不断吸收、借鉴和应用其他产业的先进技术,促进旌德县香榧产业的发展。

4.3.3 建立全县香榧产业协会。

充分发挥产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协会与榧农、企业的联系,强化协会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促进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4.4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全民参与

对现有香榧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支持其做大做强,逐步培育成产业龙头。积极引导企业创品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规模化香榧基地,并通过绿色、有机认证,逐步培育市场知名度高的香榧产品品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鼓励工商业主承租国有和乡村集体林场和山地或采取合作造林的方式,发展规模香榧基地;支持榧农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培养一定规模的香榧种植大户和高质量的香榧基地;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组织发动广大林农利用自留山、旱地、园地、山边地头、房前屋后栽种香榧,建立大师(懂技术、有经验、会指导的专业人才)联大户、大户带散户的技术服务流程,设立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站,创办技术服务手册,让更多林农更便捷、更直接地接受技术咨询和服务[6]。

参考文献

[1] 黎章矩,程晓建,戴文圣,等.浙江香榧生产历史、现状与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71-474.

[2] 戴文圣,黎章矩,程曉建,等.杭州市香榧生产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3):334-337.

[3] 程曉建,黎章矩,喻卫武,等.榧树的资源分布与生态习性[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4):383-388.

[4] 马正山,施拱生.香榧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83(1):31-35.

[5] 程晓建,黎章矩,陈建新.香榧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08,35(4):49-52.

[6] 童品璋.诸暨香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经济林研究,2003,21(4):148-150.

猜你喜欢
香榧产业发展
老 爸 和香榧
香榧驱虫述古今
磐安榧树不同类型种实性状比较研究
千年古董
——香榧(fěi)树
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篇章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