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愿分享京剧之美

2017-08-14 21:05鲍文玉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票友老生京剧

鲍文玉

王珮瑜,1978年3月4日生于苏州, 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余派(余叔岩)女演员,师从王思及。1992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200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身为票友的舅舅将其带进京剧大门。开蒙学老旦,很快就以一出《钓金龟》获得江苏省票友大赛第一名,后改学老生。王珮瑜扮相俊秀,演唱古朴隽永。2011年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人称“瑜老板”的京剧老生演员王珮瑜,最近频繁跨界,出现在了几档综艺节目中。先是在《奇葩大会》教人三级韵,后又登上《朗读者》的舞台用韵白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而不久后,她还将以导师嘉宾的身份坐镇《跨界歌王》。

“小孟小冬”“京剧第一女老生”……头顶着这些光环的瑜老板,似乎在做着与专业毫不相干的事。但对她来说,看上去不搭边,实际上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分享京剧之美,做京剧的传播者。

从2008年开始,王珮瑜就开始了自己“温和改革,积极保守”的探索。一方面,她致力于恢复传统骨子老戏,比如《朱砂痣》《芦花河》之类几十年来几乎无人再演的剧目;另一方面,她试图用各种创新方式打通戏曲与时代的壁垒,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京剧。

她尝试了各种招数。2010年,她邀请画家申世辉创作一组山水画卷,将《赵氏孤儿》的唱段同新颖的舞美相结合;2012年,她和吉他手梁剑锋合作,在京剧演唱中加入了《加州旅馆》等流行歌曲的元素;2016年,她打造京昆演音会《乱弹·三月》,把京剧文武场中的诸多乐器,如板鼓、京胡、二胡、三弦、阮、月琴、小锣、大锣、铙钹等,都单独剥离展现,并将他们的演奏内容既传统又现代地呈现出来;而因为直播当红,她又干脆在京剧清音会中玩起了直播和弹幕,直播演员在后台化装、扮戏的幕后事。

“说实话,京剧艺术有一定门槛,但如果我们只强调京剧艺术精深的那一面,而忽略了它大众化的这一面,其实会把很多现代的观众拒之门外。”所有这些尝试都带着王珮瑜对京剧现代化传播的思考。对她来说,京剧清音会就是“在90分钟内让更多的人能听懂京剧老生”。

“我尝试用年轻人或者是新观众迅速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传播和推广京剧,用大家都听得懂的方式来讲京剧。”接触综艺节目,也在她的京剧传播规划之内。《朗读者》中,她坚持用京剧的韵白来朗诵,而并非采用传统的朗读方式。“在我们京剧的歌唱里面,念白本来就是直接和朗读相关。当我只是作为一个朗读者时,可能就少一些艺术的感染力,而当我用京剧的韵白来念这段宋词,它一定会有更好的戏剧和舞台的感染力。”

在录制了多档综艺节目后,她也眼瞅着自己微博的粉丝数开始成千上万地增长,个人的工作安排也开始需要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接受媒体采访,连广告商都会主动找上门来。

如今,有这么多年轻人喜欢王珮瑜,或者说开始关注京剧,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开始。不过,对于始终以“传统艺术从业者”自居的王珮瑜来说,她更坚持自己作为一名京剧演员的属性。正如王珮瑜所说:“我希望自己不要太紅,这是一把双刃剑,而京剧的传播之路依然很难走,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人物解读】

热爱一件事很容易,做精一件事不容易,而像王珮瑜一样致力于弘扬一种自己热爱又精通的文化,更是难能可贵。众所周知,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但始终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距离感,以至于你在票友的队伍中很难发现年轻的面孔,然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需要传承的,任何一种艺术也都是源于生活的,王珮瑜想做的,就是将毕生热爱的京剧,由供人欣赏的高台,挪移到大众的关注意识中。传播之路固然难走,但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像王佩瑜这样忠实的传播者。

猜你喜欢
票友老生京剧
Songs from the Past
京剧表演开始了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京剧行当——老生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